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诚斌专利>正文

一种钻探孔口除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649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钻探孔口除尘结构公开了一种能够形成稳定的吸尘气流漩涡通道,在吸尘的同时还能吸收顶板渗出的泥水的除尘结构。能够避免由于抽吸孔在抽吸管上的位置不同,而影响抽吸效果,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其特征在于漩涡板的一端置于除尘筒的内部,所述漩涡板的另一端向远离除尘筒中心的方向延伸,所述漩涡板将除尘筒内部分隔成多个漩涡风道,多个连接管等距置于除尘筒上,多个所述连接管沿除尘筒的轴向分布,所述连接管和漩涡风道相连通,集气罩置于多个连接管上,所述集气罩的内部通过连接管和漩涡风道相连通,抽尘管置于集气罩上,且和集气罩的内部相连通,顶盖板置于除尘筒的顶端,所述顶盖板的中部开有钻穿孔。所述顶盖板的中部开有钻穿孔。所述顶盖板的中部开有钻穿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探孔口除尘结构


[0001]本技术一种钻探孔口除尘结构涉及一种对钻探孔口进行除尘的除尘结构,属于煤矿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形成稳定的吸尘气流漩涡通道,在吸尘的同时还能吸收顶板渗出的泥水的除尘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对煤矿巷道顶板进行钻孔时,由于钻头钻杆和顶板之间产生剧烈摩擦碰撞,会在钻孔口处产生大量的飞扬粉尘,巷道顶板上渗出的泥水还会随着钻孔流出,由于工作人员需要抬头对钻孔的情况进行观察,粉尘和泥水会影响工作人员的视线,此外,大量粉尘还会恶化周围的工作环境,极大的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而现有的钻探孔口除尘方式主要是在孔口处设置接有抽吸管的除尘罩管,通过抽吸管进行吸尘,但是由于除尘罩管内靠近抽吸管一侧的抽尘孔抽吸力大,而远离抽吸管一侧的抽尘孔抽吸力度小,抽吸力度不均导致除尘抽吸时抽吸气流流动不畅,抽吸除尘效果较差,且无法对泥水进行处理。
[0003]公告号CN210829373U公开了一种瓦斯抽采钻孔除尘装置,包括外接于煤壁的孔口防喷孔装置和外接于孔口防喷孔装置外端顶部接口的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包括箱体、进气管、进气口、储水箱、防尘隔板、防尘网、排气管、排气口、注水口、排水口;箱体底部设有储水箱,箱体内部的防尘隔板将箱体分为左腔和右腔,左腔内进气管,右腔出口处设有排气管,箱体左侧上方设有注水口,储水箱右侧下方设有排水口,该装置抽吸除尘时,由于孔口处偏向除尘装置的一侧,导致该装置抽除尘时气流流通较为不畅,粉尘空气吸除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技术一种钻探孔口除尘结构提供了一种能够形成稳定的吸尘气流漩涡通道,在吸尘的同时还能吸收顶板渗出的泥水的除尘结构。能够避免由于抽吸孔在抽吸管上的位置不同,而影响抽吸效果,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0005]本技术一种钻探孔口除尘结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一种钻探孔口除尘结构由钻穿孔、扇叶、转动套、顶盖板、除尘筒、抽尘管、集气罩、齿轮、连接管、漩涡风道、漩涡板和气动机组成,漩涡板的一端置于除尘筒的内部,所述漩涡板的另一端向远离除尘筒中心的方向延伸,所述漩涡板将除尘筒内部分隔成多个漩涡风道,多个连接管等距置于除尘筒上,多个所述连接管沿除尘筒的轴向分布,所述连接管和漩涡风道相连通,集气罩置于多个连接管上,所述集气罩的内部通过连接管和漩涡风道相连通,抽尘管置于集气罩上,且和集气罩的内部相连通,顶盖板置于除尘筒的顶端,所述顶盖板的中部开有钻穿孔,所述钻穿孔和除尘筒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顶盖板内置有气动机,所述气动机的电机轴穿过顶盖板,置于顶盖板上部,齿轮置于气动机的电机轴上,转动套置于顶盖板上,且位于钻穿孔的外圈,所述转动套的外侧壁上开有齿槽,所述齿轮和齿槽相对应啮合,多个扇叶等角度的置于转动套的内侧壁上,所述扇叶斜向布置,所述漩涡板的侧壁上置有吸水棉,所述除尘筒的底部置有吸水棉。
[0006]有益效果。
[0007]一、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0008]二、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0009]三、能够形成稳定的吸尘气流漩涡通道,从而避免由于抽吸孔在抽吸管上位置不同,产生抽吸孔抽吸力度不均的问题。
[0010]四、 能够在吸尘的同时,对顶板渗出的泥水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0011]图1本技术一种钻探孔口除尘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0012]图2本技术一种钻探孔口除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本技术一种钻探孔口除尘结构顶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中
[0015]其中为:钻穿孔1,扇叶2,转动套3,顶盖板4,除尘筒5,抽尘管6,集气罩7,齿轮8,连接管9,漩涡风道10,漩涡板11,气动机12。
[0016]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技术一种钻探孔口除尘结构是这样实现的,由钻穿孔1、扇叶2、转动套3、顶盖板4、除尘筒5、抽尘管6、集气罩7、齿轮8、连接管9、漩涡风道10、漩涡板11和气动机12组成,漩涡板11的一端置于除尘筒5的内部,所述漩涡板11的另一端向远离除尘筒5中心的方向延伸,所述漩涡板11将除尘筒5内部分隔成多个漩涡风道10,多个连接管9等距置于除尘筒5上,多个所述连接管9沿除尘筒5的轴向分布,所述连接管9和漩涡风道10相连通,集气罩7置于多个连接管9上,所述集气罩7的内部通过连接管9和漩涡风道10相连通,抽尘管6置于集气罩7上,且和集气罩7的内部相连通,顶盖板4置于除尘筒5的顶端,所述顶盖板4的中部开有钻穿孔1,所述钻穿孔1和除尘筒5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顶盖板4内置有气动机12,所述气动机12的电机轴穿过顶盖板4,置于顶盖板4上部,齿轮8置于气动机12的电机轴上,转动套3置于顶盖板4上,且位于钻穿孔1的外圈,所述转动套3的外侧壁上开有齿槽,所述齿轮8和齿槽相对应啮合,多个扇叶2等角度的置于转动套3的内侧壁上,所述扇叶2斜向布置,所述漩涡板11的侧壁上置有吸水棉,所述除尘筒5的底部置有吸水棉。
[0018]使用时,当需要煤矿巷道顶板进行钻孔时,首先通过液压杆将除尘结构抵撑在钻孔的外圈,使得除尘筒5的底部和钻孔的外圈相贴合,将钻头钻杆从钻穿孔1穿入到除尘结构中,进行钻孔作业,将抽尘管6和抽气泵的抽气孔相连接,启动抽气泵和气动机12,然后通过钻杆对煤矿巷道顶板进行钻孔,钻孔产生的粉尘通过除尘筒5的底部进入到除尘筒5中,抽气泵将除尘筒5内的粉尘从抽尘管6内抽出,配合漩涡风道10对粉尘进行导向,以此形成稳定有序的吸尘气流漩涡通道,从而避免由于抽尘孔在抽吸管上位置不同,产生抽吸孔抽吸力度不均的问题,同时,气动机12的电机轴带动齿轮8旋转,齿轮8和转动套3上的齿槽相啮合带动转动套3进行旋转,转动套3内的扇叶2旋转形成下压气流,避免除尘筒5内的粉尘从除尘筒5的顶端溢出,此外,除尘筒5底部的吸水棉对伴随着钻孔流出的泥水进行初步吸收,漩涡板11对流入到除尘筒5内的泥水进行二次吸收,从而在吸尘的同时对泥水进行处理;
[0019]所述除尘筒5的底部置有吸水棉的设计,能够对伴随着钻孔流出的泥水进行初步
吸收,此外,当钻杆进行持续钻孔时,钻孔内的泥水受到钻杆的挤压力,造成泥水喷溅现象,除尘筒5底部的吸水棉能够吸收喷溅的泥水,避免喷溅的泥水影响工作人员的钻孔作业;
[0020]所述漩涡板11的侧壁上置有吸水棉的设计,能够使得对流入到除尘筒5内的泥水进行二次吸收,避免泥水从除尘筒5顶端流出,从而避免泥水对扇叶2的旋转造成影响;
[0021]所述扇叶2斜向布置的设计,配合转动套3,能够使得多个扇叶2相配合旋转,形成沿除尘筒5方向延伸的涡旋下压气流,涡旋下压气流对除尘筒5内的粉尘进行阻隔,避免除尘筒5内的粉尘从除尘筒5的顶端溢出;
[0022]所述漩涡板11将除尘筒5内部分隔成多个漩涡风道10的设计,能够使得钻孔产生的粉尘在漩涡风道10中流动,漩涡风道10对粉尘进行导向,配合抽气泵,使得漩涡风道10内形成稳定有序的吸尘气流,从而对钻探孔口进行除尘;
[0023]达到通过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探孔口除尘结构,其特征是:由钻穿孔、扇叶、转动套、顶盖板、除尘筒、抽尘管、集气罩、齿轮、连接管、漩涡风道、漩涡板和气动机组成,漩涡板的一端置于除尘筒的内部,所述漩涡板的另一端向远离除尘筒中心的方向延伸,所述漩涡板将除尘筒内部分隔成多个漩涡风道,多个连接管等距置于除尘筒上,多个所述连接管沿除尘筒的轴向分布,所述连接管和漩涡风道相连通,集气罩置于多个连接管上,所述集气罩的内部通过连接管和漩涡风道相连通,抽尘管置于集气罩上,且和集气罩的内部相连通,顶盖板置于除尘筒的顶端,所述顶盖板的中部开有钻穿孔,所述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诚斌马伯华武鹏
申请(专利权)人:杜诚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