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结构及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6215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抛光设备领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抛光结构及抛光机,抛光结构包括抛光机连接轴、中间连接块以及抛光部件;抛光机连接轴包括轴体及盘体,盘体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中间连接块的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插接配合,盘体上设置有第一磁吸元件,中间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二磁吸元件,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插接配合时,第一磁吸元件与第二磁吸元件相互吸引以实现抛光机连接轴与中间连接块的临时性固定。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磁吸元件和第二磁吸元件之间的磁性连接,使得所述抛光部件能够快速的在抛光机连接轴上安装或拆卸,不再需要孔对孔对位,也不需要通过螺丝等进行安装固定,安装快速。速。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光结构及抛光机


[0001]本技术属于抛光设备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抛光结构及抛光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抛光机为了使抛光液能够出水通畅,大多采用孔对孔的方式进行抛光部件的安装,这种安装方式加大了员工进行抛光部件安装的难度,极其不方便,而且连接抛光部件的连接板进行安装的时候大部分需要采用螺丝来固定,每次更换抛光部件的时候都需要装卸,费时费力,效率得不到最大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抛光机的抛光部件安装费时费力的问题,提供一种抛光结构及抛光机。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抛光结构,包括抛光机连接轴、中间连接块以及抛光部件,所述抛光部件连接在所述中间连接块的远离所述抛光机连接轴的一侧端面上;
[0005]所述抛光机连接轴包括用于与抛光机的主轴连接的轴体及连接在所述轴体一端的盘体,所述盘体的远离所述轴体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中间连接块的靠近所述盘体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插接配合以限制所述中间连接块与抛光机连接轴的相对转动;
[0006]所述盘体上设置有第一磁吸元件,所述中间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二磁吸元件,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插接配合时,所述第一磁吸元件与第二磁吸元件相互吸引以实现所述抛光机连接轴与中间连接块的磁性连接。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为突出于所述盘体的远离所述轴体的一侧端面的限转块,所述第二限位部为由中间连接块的靠近所述盘体的一侧端面向远离所述盘体的方向凹陷的限转槽,所述限转块及限转槽具有相同的限转形状,以使得所述限转块与限转槽插接配合时,能够限制所述中间连接块与抛光机连接轴的相对转动。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为由盘体的靠近所述中间连接块的一侧端面向远离所述中间连接块的方向凹陷的限转槽,所述第二限位部为突出于所述中间连接块的靠近所述盘体的一侧端面的限转块,所述限转块及限转槽具有相同的限转形状,以使得所述限转块与限转槽插接配合时,能够限制所述中间连接块与抛光机连接轴的相对转动。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磁吸元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磁吸元件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盘体的边缘之间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二磁吸元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磁吸元件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中间连接块的边缘之间等间距设置;
[0010]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插接配合时,所述第一磁吸元件与所述第二磁吸元件一一对应磁吸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盘体的靠近所述中间连接块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向着远离所述中间
连接块的方向凹陷的多个凹槽,所述第一磁吸元件容置在所述凹槽中,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插接配合时,所述第二磁吸元件伸入所述凹槽中并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相互吸引。
[0012]可选地,所述抛光机连接轴内部形成有沿轴向贯穿所述抛光机连接轴的第一通道,所述中间连接块内部形成有沿轴向贯穿所述中间连接块的第二通道,所述抛光部件形成有沿轴向贯穿所述抛光部件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连通以形成用于抛光液流动的通道。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直径相同。
[0014]可选地,所述抛光部件包括毛刷底板和安装在所述毛刷底板上的毛刷;
[0015]所述中间连接块的远离所述抛光机连接轴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毛刷固定区以及位于所述毛刷固定区外围的凸缘,所述毛刷底板连接在所述毛刷固定区上。
[0016]可选地,所述抛光部件还包括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沿着所述毛刷底板的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毛刷底板的外周侧面上;所述凸缘上设置有多个毛刷卡槽,所述限位块一一对应地连接在所述毛刷卡槽中。
[0017]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抛光机,包括抛光机主轴及如前所述的抛光机构,所述抛光结构通过所述抛光机连接轴连接在所述抛光机主轴上。
[0018]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抛光部件安装在所述中间连接块上,通过所述第一磁吸元件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之间的磁性连接,使得所述中间连接块及安装在所述中间连接块上的所述抛光部件能够快速的在所述抛光机连接轴上安装或拆卸,不再需要孔对孔对位,也不需要通过螺丝等进行安装固定,安装快速。
[0019]所述抛光机连接轴上设置第一限位部,所述中间连接块上设置第二限位部,所述中间连接块安装在所述抛光机连接轴上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插接配合,使得在高速旋转下,所述中间连接块与所述抛光机连接轴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不会松动打滑。
[0020]另外,所述中间连接块作为所述抛光部件与所述转动连接部之间的连接件,可根据不同型号、尺寸的抛光部件制作所述中间连接块,需要更换所述抛光部件时,只需要更换所述中间连接块即可,安装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抛光部件更换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抛光结构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抛光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抛光结构的抛光机连接轴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抛光结构的中间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抛光结构的中间连接块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抛光结构的抛光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28]11、第一通道;12、轴体;13、盘体;14、第一磁吸元件;15、限转块;2、中间连接块;21、第二磁吸元件;22、限转槽;23、第二通道;24、凸缘;25、毛刷固定区;26、毛刷卡槽;3、抛光部件;31、毛刷底板;32、第三通道;33、限位块;34、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0]如图1至图6所示,一方面,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抛光结构,包括抛光机连接轴、中间连接块2以及抛光部件3,所述抛光部件3连接在所述中间连接块2的远离所述抛光机连接轴的一侧端面上。
[0031]所述抛光机连接轴包括用于与抛光机的主轴连接的轴体12及连接在所述轴体12一端的盘体13,所述盘体13的远离所述轴体12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中间连接块2的靠近所述盘体13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插接配合以限制所述中间连接块2与抛光机连接轴的相对转动。
[0032]所述盘体13上设置有第一磁吸元件14,所述中间连接块2上设置有第二磁吸元件21,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插接配合时,所述第一磁吸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抛光机连接轴、中间连接块以及抛光部件,所述抛光部件连接在所述中间连接块的远离所述抛光机连接轴的一侧端面上;所述抛光机连接轴包括用于与抛光机的主轴连接的轴体及连接在所述轴体一端的盘体,所述盘体的远离所述轴体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中间连接块的靠近所述盘体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插接配合以限制所述中间连接块与抛光机连接轴的相对转动;所述盘体上设置有第一磁吸元件,所述中间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二磁吸元件,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插接配合时,所述第一磁吸元件与第二磁吸元件相互吸引以实现所述抛光机连接轴与中间连接块的磁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突出于所述盘体的远离所述轴体的一侧端面的限转块,所述第二限位部为由中间连接块的靠近所述盘体的一侧端面向远离所述盘体的方向凹陷的限转槽,所述限转块及限转槽具有相同的限转形状,以使得所述限转块与限转槽插接配合时,能够限制所述中间连接块与抛光机连接轴的相对转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由盘体的靠近所述中间连接块的一侧端面向远离所述中间连接块的方向凹陷的限转槽,所述第二限位部为突出于所述中间连接块的靠近所述盘体的一侧端面的限转块,所述限转块及限转槽具有相同的限转形状,以使得所述限转块与限转槽插接配合时,能够限制所述中间连接块与抛光机连接轴的相对转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磁吸元件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盘体的边缘之间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二磁吸元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磁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经杰马兰王洺浩陈梁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