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便捷的消防机器人用火源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570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便捷的消防机器人用火源识别装置,主机壳的内部靠近副机壳的上端一侧固定有横板,横板的上端开设有凹槽,凹糟上设有转台,转台的上端延伸至主机壳的外部,副机壳的内部底端固定有内支撑架,内支撑架的上端设有水泵,水泵的连通有进水端,水泵的上端连通有出水端且延伸至主机壳的内部,转台的上端固定有第一保护罩,第一保护罩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保护罩所,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均套设在L型管、直管与喷头的外部;通过了L型管和直管外套接了一个一体的第一保护罩,两端固定连接,方便了整体的安装,同时减轻了该装置的重量,节省成本。节省成本。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装便捷的消防机器人用火源识别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安装便捷的消防机器人用火源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和企业生产的特殊性,导致化学危险品和放射性物质泄漏以及燃烧、爆炸、坍塌的事故隐患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也相应提高。一旦发生灾害事故,消防员面对高温、黑暗、有毒和浓烟等危害环境时,若没有相应的设备贸然冲进现场,不仅不能完成任务,还会徒增人员伤亡。现有的消防机器人安装都比较复杂,机体的本身也比较重,移动,移动速度也会随之减慢,浪费了宝贵的救援的时间,给救援带来很大的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安装便捷的消防机器人用火源识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便捷的消防机器人用火源识别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消防机器人安装都比较复杂,机体的本身也比较重,移动,移动速度也会随之减慢,浪费了宝贵的救援的时间,给救援带来很大的不便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装便捷的消防机器人用火源识别装置,包括履带轮和火源识别系统,所述履带轮的上端设有主机壳和副机壳,所述主机壳固定连接在副机壳的一侧,所述主机壳的内部靠近副机壳的上端一侧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糟上设有转台,所述转台的上端延伸至主机壳的外部,所述副机壳的内部底端固定有内支撑架,所述内支撑架的上端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连通有进水端,所述水泵的上端连通有出水端且延伸至主机壳的内部,所述出水端的上端连接有L型管,所述L型管依次贯穿横板和转台延伸至主机壳的外部,所述L型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直管,所述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喷头,所述转台的上端固定有第一保护罩,所述第一保护罩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保护罩,所述第二保护罩的外端设有铰接盖,所述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均套设在L型管、直管与喷头的外部,所述主机壳的一端开设有通风孔且外壁设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通过信号分别连接水泵和转台。
[0005]优选的,所述主机壳在远离副机壳的一侧分别铰接有清障斗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清障斗的上端。
[0006]优选的,所述主机壳的上壁直管的下端设有火焰识别器,所述火焰识别器通过信号连接PLC控制器。
[0007]优选的,所述副机壳的上端外部固定有外支撑架,所述外支撑架的上端设有散热风机,所述PLC控制器通过信号连接散热风机。
[0008]优选的,所述副机壳的高度大于主机壳的高度。
[0009]优选的,所述转台的转动角度不超过度。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罩的截面直径小于第二保护罩的截面直径。
[0011]优选的,所述副机壳的顶面固定有警报灯,所述PLC控制器通过信号连接警报灯。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了L型管和直管外套接了一个一体的第一保护罩,两端固定连接,方便了整体的安装,同时减轻了该装置的重量,节省成本。
[0014](2)通过在该装置的前方铰接清障机构,在消防机器人工作时,清除前方的障碍物,方便通行。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火焰识别系统图;
[0018]图中:1、履带轮;2、主机壳;201、横板;202、通风孔;3、副机壳;4、内支撑架;401、水泵;402、进水端;403、出水端;5、外支撑架;6、散热风机;7、清障斗;701、伸缩杆;8、转台;801、L型管;802、直管;803、喷头;804、第一保护罩;805、第二保护罩;9、火焰识别器;10、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安装便捷的消防机器人用火源识别装置,包括履带轮1和火焰识别系统,履带轮1的上端设有主机壳2和副机壳3,主机壳2固定连接在副机壳3的一侧,主机壳2的内部靠近副机壳3的上端一侧固定有横板201,横板201的上端开设有凹槽,凹糟上设有转台8,转台8的上端延伸至主机壳2的外部,副机壳3的内部底端固定有内支撑架4,内支撑架4的上端设有水泵401,水泵401的连通有进水端402,水泵401的上端连通有出水端403且延伸至主机壳2的内部,出水端403的上端连接有L型管801,L型管801依次贯穿横板201和转台8延伸至主机壳2的外部,L型管801的另一端连接有直管802,直管802的另一端连接有喷头803,转台8的上端固定有第一保护罩804,第一保护罩804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保护罩805,所述第二保护罩805的外端设有铰接盖,第一保护罩804和第二保护罩805均套设在L型管801、直管802与喷头803的外部,主机壳2的一端开设有通风孔202且外壁设有PLC控制器10,PLC控制器10通过信号分别连接水泵401和转台8。
[0021]为了不阻碍机器人前行,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主机壳2在远离副机壳3的一侧分别铰接有清障斗7和伸缩杆701,伸缩杆701的另一端铰接在清障斗7的上端。
[0022]为了便于识别火源,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主机壳2的上壁直管802的下端设有火焰识别器9,火焰识别器9通过信号连接PLC控制器10。
[0023]为了安装散热风机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副机壳3的上端外部固定有外支撑架5,外支撑架5的上端设有散热风机6,PLC控制器10通过信号连接散热风机6。
[0024]为了便于安装散热风机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副机壳3的高度大于主机壳2的高
度。
[0025]为了避免L型管801过度转动撞到副机壳3的上端,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转台8的转动角度不超过180度。
[0026]为了方便在第二保护罩805的外端设铰接盖,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保护罩804的截面直径小于第二保护罩805的截面直径,当该装置不工作时,关上铰接盖,防止杂物进入到喷头803内。
[0027]为了观察机器人是否在工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副机壳3的顶面固定有警报灯,PLC控制器10通过信号连接警报灯。
[002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装置完成后,第一保护罩804直接套接在L型管801和直管802的外部,当遇到火灾时,进水端402连接外部水源,打开喷头803的铰接盖,PLC控制器10控制履带轮1前行,通过火焰识别器9识别火源位置,通过PLC控制器10控制转台8转动,调整直管802的方向,使得喷头803对准火源,然后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便捷的消防机器人用火源识别装置,包括履带轮(1)和火源识别系统,所述履带轮(1)的上端设有主机壳(2)和副机壳(3),所述主机壳(2)固定连接在副机壳(3)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2)的内部靠近副机壳(3)的上端一侧固定有横板(201),所述横板(201)的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上设有转台(8),所述转台(8)的上端延伸至主机壳(2)的外部,所述副机壳(3)的内部底端固定有内支撑架(4),所述内支撑架(4)的上端设有水泵(401),所述水泵(401)的连通有进水端(402),所述水泵(401)的上端连通有出水端(403)且延伸至主机壳(2)的内部,所述出水端(403)的上端连接有L型管(801),所述L型管(801)依次贯穿横板(201)和转台(8)延伸至主机壳(2)的外部,所述L型管(801)的另一端连接有直管(802),所述直管(802)的另一端连接有喷头(803),所述转台(8)的上端固定有第一保护罩(804),所述第一保护罩(804)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保护罩(805),所述第一保护罩(804)和第二保护罩(805)均套设在L型管(801)、直管(802)与喷头(803)的外部,所述第二保护罩(805)的外端设有铰接盖,所述主机壳(2)的一端开设有通风孔(202)且外壁设有PLC控制器(10),所述PLC控制器(10)通过信号分别连接水泵(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文伟魏宁胡四雄方传喜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惠朋消防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