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墩柱承台基础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墩柱承台基础。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墩柱承台基础一般采用如下两种方式:一是在结构基础下直接施工桩基,然而,这种方式需要采用泥浆护壁,从而需要制备泥浆、开挖泥浆池、沉淀池等一系列相关工序,施工工期长,且污染环境;二是开挖尺寸较大的基坑,然而,这种方式对周边环境要求较高,具体地,对于过于复杂的周边环境来说,牵涉到很多的管线、地下结构,从而影响道路的交通通行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墩柱承台基础,基础开挖工作量小,且施工速度快,工期短,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墩柱承台基础,包括基坑支护以及浇筑于基坑支护内的混凝土结构,其中,所述基坑支护包括:多个板桩,多个所述板桩沿周向首尾相连,每个所述板桩包括第一板桩段和两个第二板桩段,两个所述第二板桩段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板桩段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板桩段均位于所述第一板桩段的同一侧,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墩柱承台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支护以及浇筑于所述基坑支护内的混凝土结构,其中,所述基坑支护包括:多个板桩,多个所述板桩沿周向首尾相连,每个所述板桩包括第一板桩段和两个第二板桩段,两个所述第二板桩段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板桩段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板桩段均位于所述第一板桩段的同一侧,且沿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板桩段的方向、两个所述第二板桩段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两个所述第二板桩段均具有朝向背离彼此且向所述第一板桩段折弯的折弯部,相邻两个所述板桩之间通过所述折弯部反向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墩柱承台基础,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板桩段的所述折弯部为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包括:第一折弯段,所述第一折弯段连接在所述第二板桩段的自由端,所述第一折弯段朝向远离另一个所述第二板桩段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板桩段平行;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二折弯段连接在所述第一折弯段的自由端且朝向所述第一板桩段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墩柱承台基础,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板桩包括第一板桩,所述第一板桩的两个所述第二板桩段的所述折弯部均为第一折弯部。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墩柱承台基础,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板桩包括第二板桩,所述第二板桩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板桩段的所述折弯部为所述第一折弯部、另一个所述第二板桩段的所述折弯部为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包括:第三折弯段,所述第三折弯段连接在所述第二板桩段的自由端,所述第三折弯段朝向远离另一个所述第二板桩段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板桩段平行;第四折弯段,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克军,张军,夏军,谢超,刘思伽,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