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高强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深基坑防坍塌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49128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施工深基坑防坍塌结构,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机构,底座的一侧侧壁下端设置有多个挤压机构,通过卡杆带动侧板转动,侧板带冬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转动使挤压第一螺孔,进而使第一螺杆向底座方向移动,使第一螺杆插接在插槽内部,同时第一螺杆继续推动底座移动,使底座与基坑壁紧密贴合,当底座与坑壁贴合时,坑壁推动斜杆移动,斜杆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插杆转动,使插杆带动第一锥块插接在地面上,进而使底座固定在地面上,斜杆移动时推动推杆从通孔中移出,进而可以从外部观察到底座与坑壁是否紧密贴合。与坑壁是否紧密贴合。与坑壁是否紧密贴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深基坑防坍塌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施工深基坑防坍塌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在地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就不再需要。
[0003]现有的深基坑需要通过支护装置对基坑的坑壁进行支撑,防止基坑的坑壁发生坍塌,现有的基坑支护在使用时无法确定支护的支撑面是否贴合坑壁,进而导致坑壁和支护的贴合面存在空隙,进而可能导致基坑的坑壁处土壤可能塌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现有的基坑支护装置在使用时需要使用大量的连接工件,在安装和拆卸时都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深基坑需要通过支护装置对基坑的坑壁进行支撑,防止基坑的坑壁发生坍塌,现有的基坑支护在使用时无法确定支护的支撑面是否贴合坑壁,进而导致坑壁和支护的贴合面存在空隙,进而可能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深基坑防坍塌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机构(2),所述底座(1)的一侧侧壁下端设置有多个挤压机构(3),所述底座(1)的另一侧侧壁下端设置有多个固定机构(4),多个所述连接机构(6)的表面上均设置有加固机构(7);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支撑杆(21)、支撑孔(22)、支撑板(23)、支撑卡块(24)、支撑卡槽(25)、支撑锥(26),所述支撑杆(21)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上表面上,所述支撑杆(21)插接在支撑孔(22)内部,所述支撑孔(22)开设在支撑板(23)的下表面上,所述支撑板(23)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卡块(24),所述支撑板(23)的另一端侧壁上开设有支撑卡槽(25),所述底座(1)的一侧侧上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锥(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深基坑防坍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3)包括底板(31)、移动槽(32)、地桩(33)、第一螺孔(34)、第一螺杆(35)、插槽(36)、第一转轴(37)、侧板(38)、卡杆(39)、卡接槽(310),所述底板(31)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一侧侧壁下端,所述底板(31)的另一端上表面上开设有移动槽(32),所述移动槽(32)的内部插接有地桩(33),所述地桩(33)的上端开设有第一螺孔(34),所述第一螺孔(3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35),所述第一螺杆(35)的一端插接在插槽(36)内部,所述插槽(36)开设在底座(1)的一侧侧壁上,所述第一螺杆(35)的另一端表面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7),所述第一转轴(3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侧板(38),两个所述侧板(38)固定连接在同一个卡杆(39)的表面上,所述卡杆(39)卡接在卡接槽(310)内部,所述卡接槽(310)开设在地桩(33)的上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深基坑防坍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转槽(41)、固定轴(42)、转杆(43)、斜杆(44)、插杆(45)、第一锥块(46)、第二螺孔(47)、第二螺杆(48)、通孔(49)、推杆(410)、转动杆(411),所述转槽(41)开设在底座(1)远离底板(31)的一侧侧壁下端,所述转槽(4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42),所述固定轴(42)的表面上转动连接有转杆(43),所述转杆(43)远离底板(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杆(44),所述转杆(4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杆(45),所述插杆(4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块(46),所述转槽(4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螺孔(47),所述第二螺孔(4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48),所述第二螺杆(48)的内部开设有通孔(49),所述通孔(49)的内部插接有推杆(410),所述推杆(410)的长度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高强
申请(专利权)人:郭高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