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STATCOM模式的运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519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STATCOM模式的运行系统,包括A相隔离开关、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AC、B相隔离开关、C相隔离开关和限流电阻R,其中,所述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一相交流侧通过A相隔离开关连接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AC的输出端;所述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剩余两相交流侧分别连接B相隔离开关和C相隔离开关;所述B相隔离开关的C相隔离开关的另一端并联连接限流电阻R;所述限流电阻R的另一端连接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AC的接地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进行STATCOM模式的测试,相比传统的三相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结构简单、成本低,运输方便。运输方便。运输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STATCOM模式的运行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柔性直流输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STATCOM模式的运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非常适合电网互联、海上风电并网、孤岛供电等领域。
[0003]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在并网前需要进行STATCOM运行试验对换流阀测试,在无电网电力供应的情况下,通常需要配置大功率柴油发电机供电,成本高昂,尤其对于复杂海洋环境的海上平台,运输困难,给测试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亟需一种即经济便捷且容易实现的方法解决换流阀测试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STATCOM模式的运行系统,解决了现有的换流阀测试方法中存在的测试成本高的缺陷。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STATCOM模式的运行系统,包括A相隔离开关、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AC、B相隔离开关、C相隔离开关和限流电阻R,其中,所述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一相交流侧通过A相隔离开关连接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AC的输出端;所述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剩余两相交流侧分别连接B相隔离开关和C相隔离开关;所述B相隔离开关的C相隔离开关的另一端并联连接限流电阻R;所述限流电阻R的另一端连接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AC的接地端。
[0007]优选地,所述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AC的输出端经过A相隔离开关依次连接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A相上桥臂的模块下臂反并联二极管和A相上桥臂电抗器;所述A相上桥臂电抗器分别与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B相上桥臂电抗器和C相上桥臂电抗器连接;所述B相上桥臂电抗器依次连接B相上桥臂的模块上臂反并联二极管和模块电容,以及B相隔离开关;所述C相上桥臂电抗器依次连接C相上桥臂的模块上臂反并联二极管和模块电容,以及C相隔离开关;所述B相隔离开关和C相隔离开关并联后连接限流电阻R,所述限流电阻R的另一端接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的接地端;
[0008]所述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AC的输出端经过A相隔离开关依次连接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A相下桥臂的模块上臂反并联二极管和模块电容,以及A相下桥臂电抗器;所述A相下桥臂电抗器分别与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B相下桥臂电抗器和C相下桥臂电抗器连接;所述B相下桥臂电抗器连接B相下桥臂的模块下臂反并联二极管,以及B相隔离开关;所述C相桥臂电抗器连接C相下桥臂的模块下臂反并联二极管,以及C相隔离开关;所述B相隔离开关和C相隔离开关并联后经过限流电阻R连接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AC的接地端。
[0009]优选地,所述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AC的接地端经过限流电阻R并联连接B相隔离开
关和C相隔离开关;B相隔离开关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B相上桥臂的模块上臂反并联二极管和B相上桥臂电抗器;C相隔离开关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C相上桥臂的模块上臂反并联二极管和C相上桥臂电抗器;所述B相上桥臂电抗器和C相上桥臂电抗器的另一端均连接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A相上桥臂电抗器,所述A相上桥臂电抗器连接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A相上桥臂的模块上臂反并联二极管和模块电容;所述A相上桥臂的模块上臂反并联二极管和模块电容经过A相隔离开关连接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AC的输出端;
[0010]所述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AC的接地端经过限流电阻R并联连接B相隔离开关和C相隔离开关;B相隔离开关的另一端的依次连接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B相下桥臂的模块上臂反并联二极管和模块电容和B相下桥臂电抗器;C相隔离开关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C相下桥臂的模块上臂反并联二极管和模块电容和C相下桥臂电抗器;所述B相下桥臂电抗器和C相下桥臂电抗器均连接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A相下桥臂电抗器,所述A相下桥臂电抗器连接A相下桥臂的模块下臂反并联二极管;所述A相下桥臂的模块下臂反并联二极管经过A相隔离开关连接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的输出端。
[0011]优选地,所述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AC的输出端经过A相隔离开关依次连接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A相上桥臂的模块下臂反并联二极管和A相上桥臂电抗器;所述A相上桥臂电抗器分别连接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B相上桥臂电抗器和C相上桥臂电抗器;所述B相上桥臂电抗器依次连接B相上桥臂处于投入状态的模块上臂反并联二极管和模块电容、处于切除状态的模块下臂的IGBT,以及B相隔离开关;所述C相上桥臂电抗器依次连接C相上桥臂处于投入状态的模块上臂反并联二极管和模块电容、处于切除状态的模块下臂的IGBT,以及C相隔离开关;所述B相隔离开关和C相隔离开关并联后经过限流电阻R连接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的接地端;
[0012]所述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AC的输出端经过A相隔离开关依次连接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A相下桥臂处于投入状态的模块上臂反并联二极管和模块电容、处于切除状态的模块下臂的IGBT和A相下桥臂电抗器;所述A相下桥臂电抗器分别连接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B相下桥臂电抗器和C相下桥臂电抗器;所述B相下桥臂电抗器依次连接B相下桥臂的模块下臂反并联二极管和B相隔离开关;所述C相下桥臂电抗器依次连接C相下桥臂的模块下臂反并联二极管C相隔离开关;所述B相隔离开关和C相隔离开关并联后经过限流电阻R连接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的接地端。
[0013]优选地,所述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AC的接地端经过限流电阻R并联连接B相隔离开关和C相隔离开关;所述B相隔离开关依次连接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B相上桥臂的模块上臂反并联二极管和B相上桥臂电抗器;所述C相隔离开关依次连接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C相上桥臂的模块上臂反并联二极管和C相上桥臂电抗器;所述B相上桥臂电抗器和C相上桥臂电抗器并联后连接A相上桥臂电抗器;所述A相上桥臂电抗器依次连接A相上桥臂处于投入状态的模块上臂反并联二极管和模块电容、处于切除状态的模块下臂的IGBT、以及A相隔离开关;所述A相隔离开关连接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AC的输出端;
[0014]所述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AC的接地端经过限流电阻R并联连接B相隔离开关和C相隔离开关;B相隔离开关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B相下桥臂处于投入状态的模块上臂反并联二极管和模块电容、处于切除状态的模块下臂的IGBT、以及B相下桥臂电
抗器;C相隔离开关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C相下桥臂处于投入状态的模块上臂反并联二极管和模块电容、处于切除状态的模块下臂的IGBT、以及C相下桥臂电抗器;
[0015]所述B相下桥臂电抗器和C相下桥臂电抗器并联后依次连接A相下桥臂电抗器、A相下桥臂的模块下臂反并联二极管和A相隔离开关;所述A相隔离开关连接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AC的输出端。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STATCOM模式的运行系统,所述的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相比传统的三相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结构简单、成本低,运输方便;...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STATCOM模式的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A相隔离开关、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AC、B相隔离开关、C相隔离开关和限流电阻R,其中,所述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一相交流侧通过A相隔离开关连接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AC的输出端;所述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剩余两相交流侧分别连接B相隔离开关和C相隔离开关;所述B相隔离开关的C相隔离开关的另一端并联连接限流电阻R;所述限流电阻R的另一端连接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AC的接地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STATCOM模式的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AC的输出端经过A相隔离开关依次连接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A相上桥臂的模块下臂反并联二极管和A相上桥臂电抗器;所述A相上桥臂电抗器分别与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B相上桥臂电抗器和C相上桥臂电抗器连接;所述B相上桥臂电抗器依次连接B相上桥臂的模块上臂反并联二极管和模块电容,以及B相隔离开关;所述C相上桥臂电抗器依次连接C相上桥臂的模块上臂反并联二极管和模块电容,以及C相隔离开关;所述B相隔离开关和C相隔离开关并联后连接限流电阻R,所述限流电阻R的另一端接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的接地端;所述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AC的输出端经过A相隔离开关依次连接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A相下桥臂的模块上臂反并联二极管和模块电容,以及A相下桥臂电抗器;所述A相下桥臂电抗器分别与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B相下桥臂电抗器和C相下桥臂电抗器连接;所述B相下桥臂电抗器连接B相下桥臂的模块下臂反并联二极管,以及B相隔离开关;所述C相桥臂电抗器连接C相下桥臂的模块下臂反并联二极管,以及C相隔离开关;所述B相隔离开关和C相隔离开关并联后经过限流电阻R连接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AC的接地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STATCOM模式的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AC的接地端经过限流电阻R并联连接B相隔离开关和C相隔离开关;B相隔离开关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B相上桥臂的模块上臂反并联二极管和B相上桥臂电抗器;C相隔离开关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C相上桥臂的模块上臂反并联二极管和C相上桥臂电抗器;所述B相上桥臂电抗器和C相上桥臂电抗器的另一端均连接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A相上桥臂电抗器,所述A相上桥臂电抗器连接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A相上桥臂的模块上臂反并联二极管和模块电容;所述A相上桥臂的模块上臂反并联二极管和模块电容经过A相隔离开关连接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AC的输出端;所述单相交流电压发生器AC的接地端经过限流电阻R并联连接B相隔离开关和C相隔离开关;B相隔离开关的另一端的依次连接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B相下桥臂的模块上臂反并联二极管和模块电容和B相下桥臂电抗器;C相隔离开关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C相下桥臂的模块上臂反并联二极管和模块电容和C相下桥臂电抗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军林卫星张军张新刚
申请(专利权)人:特变电工西安柔性输配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