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低温绕组的电机转子冷却组件及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制造
,具体是一种具有低温绕组的电机转子冷却组件及电机。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同步旋转电机而言,提高转子的气隙磁密能显著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并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对于励磁转子而言,其气隙磁密的大小取决于励磁绕组的安匝数和电流密度。常规电机采用铜导体制作励磁绕组,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需要换热效果更好的冷却机构以保证散热效果;同时,当铜导体制作的励磁绕组中电流密度较大时也会产生较大的焦耳损耗,导致电机转子的使用寿命降低,并导致电机效率降低。
[0003]超导体相对于铜导体而言电阻极小,电流密度可以做到铜导体的百倍以上,因此利用超导体制作绕组,能够显著提高绕组的电流密度,从而提高电机转子的气隙磁密。这样,在电机转速、尺寸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更大的电机功率。对于一些特殊场合,例如机载、舰载推进电机,电机功率密度的提高不仅能降低制造安装成本,还能充分利用空间。
[0004]由于超导材料需要在极低温下才能发挥出超导电性,因此,当需要在电机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低温绕组的电机转子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电机转子包括多对围绕转子铁芯设置的低温绕组,所述低温绕组通过电流引线组件供电,电机转子的轴向两侧设有力矩管,所述电机转子冷却组件包括:多个板式换热器,每个所述板式换热器设在一对所述低温绕组之间,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支撑板和至少一条冷媒通道,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低温绕组接触,所述冷媒通道设在所述支撑板中,所述冷媒通道的两端从所述支撑板向外通出;两组端部换热器,两组所述端部换热器分别设在所述低温绕组的两端,多个所述板式换热器均与所述端部换热器连通并流通有冷媒,所述端部换热器适于冷却所述力矩管和所述电流引线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低温绕组的电机转子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形成有流通槽、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盖板,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分别设在所述支撑板朝向所述端部换热器的一端,所述流通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连通,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分别连通两组所述端部换热器,所述流通槽、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形成的通路构成所述冷媒通道;所述流通槽朝向一个所述低温绕组敞口,所述盖板封闭所述敞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低温绕组的电机转子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还包括换热管,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朝向所述低温绕组开口的定位槽,所述换热管定位连接在所述定位槽中,所述换热管内形成所述冷媒通道,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从所述支撑板向外通出。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低温绕组的电机转子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换热器为盘管式换热器或翅片式换热器,当所述端部换热器为翅片式换热器时,所述端部换热器包括:环形筒体,所述环形筒体内形成有冷媒流通腔,所述环形筒体上设有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三接口可将冷媒通入所述冷媒流通腔中,所述第四接口可将冷媒通出所述冷媒流通腔;多个翅片,多个所述翅片间隔设在所述冷媒流通腔中。5.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低温绕组的电机转子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媒供应系统、转子进气管、转子出气管、转子串联气管和转子回气管,其中...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