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主动防渗地铁车站底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铁车站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主动防渗地铁车站底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适用于地铁车站结构防渗漏病害,能显著增加地铁车站结构整体稳定性和抗渗能力。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地铁车站作为轨道交通工程中重要结构形式,在施工与运营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和防渗性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的优劣,对于地铁安全运营至关重要。然而,现有技术中,在地铁车站建设过程中,无论工程地质与水文情况具有何种特征、车站结构建设单位如何设计与施工,车站结构在封顶并恢复地下水位之后,都会在底部、侧墙、顶板等部位的施工缝、变形缝处出现渗漏点,还需建设单位进行被动注浆封堵与加固,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工期的延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主动防渗地铁车站底板结构,本专利技术在地铁车站底板下部修建挡水墙和排水沟结构,利用挡水墙将绕流地下围护结构的地下水头阻挡在车站结构下部;同时,挡水墙结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主动防渗地铁车站底板结构,包括地铁车站结构的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基坑,所述基坑内设置有挡水墙,所述挡水墙与底板之间通过立柱连接,所述挡水墙与底板之间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内设置有抽水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主动防渗地铁车站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墙的纵截面为中间向上凸起的圆弧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主动防渗地铁车站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为60
°
弧线,所述挡水墙的厚度为0.5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主动防渗地铁车站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包括多个纵向区,每个纵向区的底面为坡度斜面,底面的最低处设有抽水井。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主动防渗地铁车站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纵向区的底面向同一最低点倾斜,最低点处设有抽水井。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主动防渗地铁车站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的坡度为3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武科,李国栋,杨洪娜,韩宇聪,邢志豪,徐嘉祥,罗浩天,孙纪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