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荧光防伪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814278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荧光防伪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荧光材料是蒽基封端的聚氨酯材料;所述聚氨酯材料主链含有聚二甲基硅氧烷结构单元,由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剂、带蒽基的封端剂和二异氰酸酯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制得,可作为防伪材料应用。该荧光防伪材料易于合成,制备得到的荧光防伪薄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不易损坏,便于使用;用其制成的荧光防伪薄膜能通过简单的方法快速实现荧光图案的反复写入与擦除,在防伪领域有极佳的应用前景。极佳的应用前景。极佳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荧光防伪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防伪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荧光防伪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假冒伪劣是会影响世界经济、人民健康和国家安全的严重问题,假冒的产品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防伪技术的使用是杜绝假冒伪劣的重要手段。常见的防伪技术包括电话防伪、二维码防伪、微信防伪、激光防伪、热敏防伪、荧光防伪等。在多种防伪方法中,荧光防伪因其简单便捷、易识别的验证方式,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在防伪技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0003]荧光防伪又称紫外线光防伪,即在紫外光下可以显示特异性的荧光图案。目前现有的荧光防伪标识几乎都为永久性的标识,无法擦除或重新写入。例如专利CN 201421684Y公开了一种荧光防伪标识,该防伪标识是由多层薄膜组成的,分为载体层,荧光信息层和透明保护层等,荧光信息层即为紫外荧光纤维形成的防伪图案层。该荧光纤维的图案一旦制好并由其他薄膜层覆盖制成防伪标识,除非破坏覆盖的薄膜层,重新更换荧光纤维层,否则防伪图案将无法改变、擦除或重复写入。不但无法回收后重新设计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它是蒽基封端的聚氨酯材料;所述聚氨酯材料主链含有聚二甲基硅氧烷结构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蒽基封端的聚氨酯材料是包括以下原料反应制备而成的荧光材料: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二异氰酸酯和带蒽基的封端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二异氰酸酯、带蒽基的封端剂的摩尔比为:(3~5):(9~12):(3~5),优选为4:10.7:4;和/或所述蒽基封端的聚氨酯材料的制备原料还有交联剂,所述交联剂与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2~4):(9~12),优选为2.7:10.7;所述反应是在催化剂的催化下聚合的反应,所述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1~3)%,优选为2%。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异氰酸酯选自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4,4'

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优选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或所述交联剂为小分子多元醇或小分子多元胺,优选地,为三羟甲基丙烷、丙三醇、季戊四醇,环己烷三醇,更优选为三羟甲基丙烷;和/或所述带蒽基的封端剂为带蒽基的一元醇或带蒽基的一元胺,优选为9

蒽甲醇、2

氨基蒽,1

氨基蒽,更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民王栋成生骏徐立强张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