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3496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包括光源、导光结构和取光结构;所述导光结构,被配置为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在导光结构中形成全反射传播;所述取光结构,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导光结构之间,并被配置为将所述导光结构中传播的光线导入所述显示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的导光结构的问题。定程度上解决传统的导光结构的问题。定程度上解决传统的导光结构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指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透明显示广泛应用于展台、家电及特殊消费品方向。透明显示的显示效果对于外界光线的依赖性较强,所以辅助光源是必不可少的。针对不同形状的透明显示,传统的导光结构通常存在亮暗不均和通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的导光结构的问题。
[0004]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包括光源、导光结构和取光结构;
[0005]所述导光结构,被配置为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在导光结构中形成全反射传播;
[0006]所述取光结构,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导光结构之间,并被配置为将所述导光结构中传播的光线导入所述显示面板。
[0007]可选地,所述取光结构包括沿所述光线在所述导光结构中的传播方向排布的多个微结构,每个所述微结构与所述导光结构的接触面积小于所述微结构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接触面积。
[0008]可选地,沿所述光线在所述导光结构中的传播方向,所述微结构的分布密度随着其与光源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0009]可选地,所述微结构的分布密度满足采用以下方法得出的参数条件:
[0010]确定所述显示面板的周长和所述微结构的数量;
[0011]将所述周长分为N等份,得到所述导光结构的N个分区;
[0012]根据所述光源的光通量确定所述微结构需提取的总光通量;
[0013]根据所述微结构的数量、所述微结构需提取的总光通量和所述N值,计算所述导光结构的每个分区的微结构数量和每个分区的光通量;
[0014]根据所述每个分区的微结构数量和每个分区的光通量,计算每个分区的微结构间距。
[0015]可选地,所述微结构的形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锥体、锥台、球缺、球台、椭球缺、椭球台、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在任意部位截取后的双曲面体。
[0016]可选地,所述导光结构环绕所述显示面板的外缘。
[0017]可选地,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所述导光结构的高度小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
[0018]可选地,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所述取光结构与导光结构的接触面的宽度与所述导光结构的高度相同,所述取光结构与显示面板的接触面的宽度与所述显示面板的
厚度相同。
[0019]可选地,所述导光结构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所述光源,所述第二端的端面设置反射结构。
[0020]可选地,所述导光结构在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部位包括出光面;在非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部位包括光反射层。
[0021]可选地,所述光源与所述第一端之间设置有楔形入光结构。
[0022]可选地,所述导光结构的材质为柔性材质。
[0023]可选地,所述取光结构与所述显示面板接触的一面通过贴合胶粘接。
[0024]可选地,所述导光结构、取光结构和贴合胶的折射率相等,或者,所述导光结构、取光结构和贴合胶中两两折射率差值处于预设误差范围内。
[0025]可选地,所述显示模组应用于透明显示器。
[0026]可选地,若所述显示模组应用于聚合物网络液晶透明显示器,则所述微结构的侧面满足:从任意角度入射所述微结构的平行光在所述微结构的侧面的至少两个部位所形成的反射角的角度不同。
[002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显示模组的任一实施例或实施例的排列、组合。
[002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制造方法,包括:
[0029]选取导光结构基材;
[0030]在所述导光结构基材的一面形成取光结构;
[0031]在所述取光结构上施加贴合胶;
[0032]将施加有所述贴合胶的所述取光结构与显示面板贴合;
[0033]在所述导光结构基材的一端设置光源。
[0034]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通过导光结构的设计使得光源发出的光线在导光结构中全反射传播,并通过在导光结构和显示面板之间设置取光结构以将光线导入显示面板,从而实现了显示;因为取光结构设置在导光结构和显示面板之间,在显示面板的外缘形状呈现任何形状时,都可以通过调整取光结构的位置,进而实现在导光结构的任意部位将光线导入显示面板,从而实现显示面板中的均匀光照,同时也可使得显示面板能够做成任意形状,丰富了显示面板的形状设计。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6]图1为一种透明显示器的示意图;
[003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光路示意图;
[003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导光结构拉伸为平面结构时,导光结构和微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4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微结构的尺寸示意图;
[0041]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一种微结构时的从导光结构中导出的光通量分布示意
图;
[0042]图7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0043]图7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染料液晶透明显示屏处于透过态时的原理示意图;
[0044]图7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染料液晶透明显示屏处于吸收态时的原理示意图;
[0045]图7D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聚合物网络液晶透明显示屏处于透过态时的原理示意图;
[0046]图7E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聚合物网络液晶透明显示屏处于散射态时的原理示意图;
[0047]图7F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微结构的光路原理示意图;
[0048]图7G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微结构的光路原理示意图;
[0049]图7H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又一种微结构的光路原理示意图;
[0050]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显示模组沿显示面板出光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0051]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导光结构沿显示面板出光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0052]图10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导光结构与光源之间设置楔形入光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53]图10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导光结构与光源之间设置楔形入光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54]图10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导光结构与光源之间设置楔形入光结构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55]图10D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导光结构与光源之间设置楔形入光结构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56]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包括光源、导光结构和取光结构;所述导光结构,被配置为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在导光结构中形成全反射传播;所述取光结构,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导光结构之间,并被配置为将所述导光结构中传播的光线导入所述显示面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光结构包括沿所述光线在所述导光结构中的传播方向排布的多个微结构,每个所述微结构与所述导光结构的接触面积小于所述微结构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接触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光线在所述导光结构中的传播方向,所述微结构的分布密度随着其与光源的距离增大而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的分布密度满足采用以下方法得出的参数条件:确定所述显示面板的周长和所述微结构的数量;将所述周长分为N等份,得到所述导光结构的N个分区;根据所述光源的光通量确定所述微结构需提取的总光通量;根据所述微结构的数量、所述微结构需提取的总光通量和所述N值,计算所述导光结构的每个分区的微结构数量和每个分区的光通量;根据所述每个分区的微结构数量和每个分区的光通量,计算每个分区的微结构间距。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的形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锥体、锥台、球缺、球台、椭球缺、椭球台、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在任意部位截取后的双曲面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结构环绕所述显示面板的外缘。7.根据权利要求6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所述导光结构的高度小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菲钟鹏陈秀云孙凌宇方立宇杜景军侯婷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