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结构的发光器件及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3162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结构的发光器件及背光模组,其中多层结构的发光器件包括框架、芯片、反射层和封装体;所述芯片安装于框架内底部,所述反射层设置于框架内并位于芯片上方,所述封装体填充于框架内并将芯片和反射层封装固定,所述框架底部铺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设置有反射涂层,所述反射层与反射涂层的反射面均朝向芯片,将芯片发出的光线进行漫反射以增大出光角。背光模组包括LED灯板和光学膜片;所述LED灯板由若干发光器件、若干连接器和基板构成,任一发光器件均为上述多层结构的发光器件,若干发光器件通过若干连接器安装于基板,光学膜片架设于基板上方用于对LED灯板发出的光线进行配光处理。无需光学透镜进行二次配光并可降低成本。二次配光并可降低成本。二次配光并可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结构的发光器件及背光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背光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多层结构的发光器件及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液晶电视也在向着尺寸更薄的方向发展。现有的液晶电视主要采用直下式背光模组或无光学透镜的背光模组作为液晶面板的背光源
[0003]直下式背光模组由基板(印制电路板)、发光器件、光学透镜以及扩散板自下至上地叠层组合构成。其以光学透镜对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进行二次配光处理来增大光线的出光角,使液晶电视的各背光模组发光均匀提升整体显示效果。光学透镜的形状、尺寸等参数根据背光模组的型号标准而定,使得每种型号的背光模组都需要专配定制的光学透镜。造成光学透镜的适配性差、生产成本高等问题,限制了光学透镜乃至背光模组的市场和发展。
[0004]并且,发光器件与光学透镜之间匹配精度的要求极高,需要高精度设备来装配,使装配成本居高不下难以控制。
[0005]而现有的无光学透镜的背光模组则需要增加单位面积内的发光器件数量来补足光线的均匀度,同样造成制作成本居高不下难以控制的问题。
[0006]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发光器件,可在无需光学透镜二次配光的前提下增大出光角。使应用了该种发光器件的背光模组的装配成本和制造成本显著降低,提升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结构的发光器件,通过多层结构对光线进行扩散处理,无需光学透镜二次配光也能增大出光角。
[0008]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一种多层结构的发光器件,包括框架、芯片、反射层和封装体;所述芯片安装于框架内底部,所述反射层设置于框架内并位于芯片上方,所述封装体填充于框架内并将芯片和反射层封装固定,所述框架底部铺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设置有反射涂层,所述反射层与反射涂层的反射面均朝向芯片,将芯片发出的光线进行漫反射以增大出光角。
[0010]通过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得到以下技术效果:
[0011]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中的发光器件其自身未对芯片发出的光线进行扩散处理,因此需要光学透镜进行二次配光。本专利技术的多层发光器件在其自身内部增加多层折射、漫反射和反射结构,将芯片发出的光进行扩散处理后再向外输出,实现该种多层结构发光器件无需光学透镜二次配光仍然具有大出光角的效果。
[0012]本专利技术的多层结构发光器件对芯片发出的光线进行扩散处理。主要结构为反射层与反射涂层构成的漫反射组合,光线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层的漫反射后再投射在反射涂层上,根据成像原理,此时反射涂层上形成的光斑面积大于作为光源的芯片面积,起到放大光源尺寸的效果。反射涂层上镜面成像的光斑继续将光线反射向封装体再穿过封装体输出至外界,相比于由芯片发出的光线直接穿过封装体输出至外界,出光角显著增加。
[0013]优选的,所述封装体由定位层和折射层组合构成;所述折射层的底面与定位层的顶面连接,其顶部凸出于框架顶面。
[0014]优选的,所述折射层的底面与定位层的顶面互相贴合构成凹向芯片的弧形介质分界面。
[0015]优选的,所述反射层设置于定位层与折射层之间;所述反射层的反射面为朝向芯片凸起的弧形面并与定位层表面贴合设置。
[0016]优选的,所述反射层与芯片均为中心对称结构,二者的中心线线重合;且所述反射层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芯片的正投影面积。
[0017]优选的,所述反射层贴合于芯片设置;所述反射层与芯片的形状和面积相同。
[0018]优选的,所述折射层中可选择添加荧光粉或扩散粒子。
[001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应用上述方案中的多层结构发光器件,降低装配成本和制造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0020]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2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LED灯板和光学膜片;所述LED灯板由若干发光器件、若干连接器和基板构成,任一发光器件均为上述方案中所述多层结构的发光器件,若干发光器件通过若干连接器安装于基板,所述光学膜片架设于基板上方用于对LED灯板发出的光线进行配光处理。
[0022]通过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得到以下技术效果:
[0023]相比于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无需光学透镜进行二次配光,节省了将背光模组与光学透镜进行装配的工艺和设备,降低了装配成本。
[0024]而相比于现有的无光学透镜的背光模组,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中每个发光器件均可在自身内部进行光线扩散处理,使得该种背光模组单位面积内设置的发光器件数量更少,制造成本更低。
[0025]优选的,所述光学膜片包括扩散膜片、白光转换膜片或增光膜片中的一种或叠层组合。
[0026]优选的,所述LED灯板表面至光学膜片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

20mm。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8]通过在发光器件内部设置反射层与反射涂层,使芯片发出的光线经多次反射、折射后,以更开阔的角度射出,增大发光器件的出光角,无需光学透镜进行二次配光,节省了装配光学透镜的成本;特别是还通过在封装体内形成弧形介质分界面来增加光线穿过封装体时的折射次数,进一步增大了发光器件的出光角。而采用了该种发光器件的背光模组,单位面积内设置该种发光器件的数量更少,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层结构的发光器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反射层贴合与芯片的发光器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增加荧光粉或扩散粒子的发光器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背光模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背光模组中LED灯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例:
[0035]1框架;2芯片;3反射层;4封装体;5LED灯板;6光学膜片;
[0036]11底板;12反射涂层;
[0037]41定位层;42折射层;
[0038]51发光器件;52连接器;53基板;
[0039]61扩散膜片;62白光转换膜片;63增光膜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41]实施例1:
[004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层结构的发光器件由框架1、芯片2、反射层3和封装体4构成。
[0043]框架1整体呈凹槽结构,其底部铺设底板11,底板11的顶面涂覆有反射涂层12,芯片2作为光源安装在反射涂层12上,在芯片2的上方设置反射层3,反射层3的反射面朝向芯片2,此时反射层3的反射面与反射涂层12的反射面相对。再将封装胶注入框架1的凹槽结构中固化形成封装体4,将芯片2、反射层3和框架1封装固定。
[0044]值得一提的是,反射层3采用半反射膜或含有反射性填充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结构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芯片、反射层和封装体;所述芯片安装于框架内底部,所述反射层设置于框架内并位于芯片上方,所述封装体填充于框架内并将芯片和反射层封装固定,所述框架底部铺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设置有反射涂层,所述反射层与反射涂层的反射面均朝向芯片,将芯片发出的光线进行漫反射以增大出光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结构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体由定位层和折射层组合构成;所述折射层的底面与定位层的顶面连接,其顶部凸出于框架顶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层结构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层的底面与定位层的顶面互相贴合构成凹向芯片的弧形介质分界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层结构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设置于定位层与折射层之间;所述反射层的反射面为朝向芯片凸起的弧形面并与定位层表面贴合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多层结构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与芯片均为中心对称结构,二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健姚述光区伟能侯宇曾照明肖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