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仓预发酵温度精准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3377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垃圾仓预发酵温度精准控制系统。将引风加热和回喷加热进行结合,通过传感器的筛选,可以控制进行加热的模式,从而避免加热温度的过高,此外利用引风的方式进行回喷加热时沥出液的加热,可以充分理由焚化时的余热;此外,直接利用引风的方式对沥出液进行加压,这样可以避免使用水泵等器件,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由于沥出液的成分复杂,腐蚀性强,而且容易堵塞泵,所以这样设置更加安全。设置了发酵产物的检测机构,一方面可以在进行回喷加热时检测回喷加热的流程,同时在需要检测发酵产物的状态时可以直接进行检测,便于获取垃圾发酵的程度,控制工艺。控制工艺。控制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仓预发酵温度精准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垃圾仓预发酵温度精准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入炉焚烧的垃圾需要进行预发酵处理,目前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垃圾仓普遍未设计加热措施,北方地区冬季运行时垃圾仓内温度低,垃圾发酵不良,需采取措施提升垃圾堆温度,促进冬季垃圾仓内垃圾的发酵。而有些地方设置了引风或者回喷加热的方式。
[0003]引风加热就是利用炉墙冷却引风机出口热风对垃圾进行加热,回喷加热的方式就是将沥出液进行加热后再喷洒至垃圾的上方,这两种方式虽然都可以对垃圾进行加热,但是由于引风加热的风温度不好控制,导致预发酵温度控制难度较大;而一般的回喷方式需要使用水泵等,设置复杂且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垃圾仓预发酵温度精准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预发酵罐、引风模块、回喷模块、检测模块;预发酵罐内设置有进行垃圾预发酵的发酵腔,腔体下方设置有沥出液池,发酵腔设置在沥出液池的上方,发酵腔和沥出液池之间设置可开闭的筛网;沥出液池连接回喷模块;回喷模块将沥出液池的液体加压到发酵腔的顶部进行回喷;引风模块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设置在沥出液池内,用于将炉墙冷却引风机出口热风引入;出风口设置在发酵腔的顶部用于将多余的空气排出;还设置有输风管道,输风管道连接至转换器,转换器连接进风口和出风口,转换器控制输风管道的风的流向选择进风口和出风口之一;主控制器控制筛网的开启从而控制进风口的高温气体从沥出液池穿过筛网到达发酵腔;主控制器控制筛网的关闭从而控制进风口的高温气体对沥出液池进行加压,使得沥出液经过回喷装置回喷至发酵腔。
[0005]所述回喷模块设置有进水口、输送管道和出水口,进水口设置在沥出液池内,出水口设置于发酵腔的顶部且连接一个喷洒头,喷洒头的喷洒面积覆盖整个发酵腔的直径;进水口和出水口由输送管道连接,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和发酵液检测器。
[0006]进风口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出风口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连接至主控制器;筛网设置有筛网控制器,筛网控制器控制筛网的开闭,筛网控制器连接至主控制器;输送管道的第一阀门和发酵液控制器连接至主控制器。
[0007]发酵液检测器为红外检测器,设置有出光口和入光口;输送管道上设置透明窗口,出光口输出的光经过透明窗口,穿过沥出液到达入光口,出光口通过光纤连接至主控制器
内的光源,入光口通过光纤连接至主控制器内的光检测器;通过光检测器接收的光信号判断沥出液内的发酵产物对光的吸收强度,进一步判断发酵产物的浓度M。
[0008]主控制器收集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T1,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T2;且主控制器内预设有发酵的阈值温度T3和T4;其中T3为进风口温度阈值,T4为出风口温度阈值;当T1<T3且T2<T4时,转换器连接至进风口,主控制器控制筛网打开,输送管道的第一阀门关闭,从进风口进入的热风通过筛网对垃圾进行加热;当T1>T3且T2<T4时,转换器连接至进风口,主控制器控制筛网关闭,控制输送管道的第一阀门打开,从进风口进入的热风对沥出液进行加热,然后沥出液通过输送管道进入发酵腔对垃圾进行回喷加热,待发酵液检测器检测不到发酵产物浓度时,说明沥出液已经被全部回喷;此时打开筛网,关闭输送管道的第一阀门,转换器连接至出风口,等待一定的时间,转换器连接至进风口,主控制器控制筛网关闭;当T2>T4时,转换器连接至出风口,打开筛网。
[0009]当需要检测沥出液的发酵产物浓度时,转换器连接至进风口,主控制器控制筛网关闭,控制输送管道的第一阀门打开,从进风口进入的热风对沥出液进行加热,然后沥出液通过输送管道进入发酵腔对垃圾进行回喷加热,同时检测发酵产物浓度。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将引风加热和回喷加热进行结合,通过传感器的筛选,可以控制进行加热的模式,从而避免加热温度的过高,此外利用引风的方式进行回喷加热时沥出液的加热,可以充分理由焚化时的余热;此外,直接利用引风的方式对沥出液进行加压,这样可以避免使用水泵等器件,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由于沥出液的成分复杂,腐蚀性强,而且容易堵塞泵,所以这样设置更加安全。
[0011]此外本专利技术中设置了发酵产物的检测机构,一方面可以在进行回喷加热时检测回喷加热的流程,同时在需要检测发酵产物的状态时可以直接进行检测,便于获取垃圾发酵的程度,控制工艺。
附图说明
[0012]被包括来提供对所公开主题的进一步认识的附图,将被并入此说明书并构成该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也阐明了所公开主题的实现,以及连同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所公开主题的实现原则。没有尝试对所公开主题的基本理解及其多种实践方式展示超过需要的结构细节。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进行引风加热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进行回喷加热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模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筛网的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专利技术的优点、特征以及达成所述目的的方法通过附图及后续的详细说明将会明确。
[0015]实施例1:
提供一种垃圾仓预发酵温度精准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1、预发酵罐2、引风模块3、回喷模块4、检测模块;预发酵罐2内设置有进行垃圾预发酵的发酵腔21,腔体下方设置有沥出液池22,发酵腔21设置在沥出液池22的上方,发酵腔21和沥出液池22之间设置可开闭的筛网23;沥出液池22连接回喷模块4;回喷模块4将沥出液池22的液体加压到发酵腔21的顶部进行回喷;引风模块3包括进风口31和出风口32,进风口31设置在沥出液池22内,用于将炉墙冷却引风机出口热风引入;出风口32设置在发酵腔21的顶部用于将多余的空气排出;还设置有输风管道33,输风管道33连接至转换器34,转换器34连接进风口31和出风口32,转换器34控制输风管道33的风的流向选择进风口31和出风口32之一;主控制器1控制筛网23的开启从而控制进风口31的高温气体从沥出液池22穿过筛网23到达发酵腔21;主控制器1控制筛网23的关闭从而控制进风口31的高温气体对沥出液池22进行加压,使得沥出液经过回喷装置回喷至发酵腔21。
[0016]所述回喷模块4设置有进水口41、输送管道42和出水口43,进水口41设置在沥出液池22内,出水口43设置于发酵腔21的顶部且连接一个喷洒头44,喷洒头的喷洒面积覆盖整个发酵腔21的直径;进水口41和出水口43由输送管道42连接,输送管道42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和发酵液检测器。
[0017]进风口31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1、出风口32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52;第一温度传感器5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52均连接至主控制器1;筛网23设置有筛网控制器53,筛网控制器53控制筛网23的开闭,筛网控制器53连接至主控制器1;输送管道42的第一阀门和发酵液控制器连接至主控制器1。
[0018]发酵液检测器为红外检测器,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仓预发酵温度精准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1)、预发酵罐(2)、引风模块(3)、回喷模块(4)、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预发酵罐(2)内设置有进行垃圾预发酵的发酵腔(21),腔体下方设置有沥出液池(22),发酵腔(21)设置在沥出液池(22)的上方,发酵腔(21)和沥出液池(22)之间设置可开闭的筛网(23);沥出液池(22)连接回喷模块(4);回喷模块(4)将沥出液池(22)的液体加压到发酵腔(21)的顶部进行回喷;引风模块(3)包括进风口(31)和出风口(32),进风口(31)设置在沥出液池(22)内,用于将炉墙冷却引风机出口热风引入;出风口(32)设置在发酵腔(21)的顶部用于将多余的空气排出;还设置有输风管道(33),输风管道(33)连接至转换器(34),转换器(34)连接进风口(31)和出风口(32),转换器(34)控制输风管道(33)的风的流向选择进风口(31)和出风口(32)之一;主控制器(1)控制筛网(23)的开启从而控制进风口(31)的高温气体从沥出液池(22)穿过筛网(23)到达发酵腔(21);主控制器(1)控制筛网(23)的关闭从而控制进风口(31)的高温气体对沥出液池(22)进行加压,使得沥出液经过回喷装置回喷至发酵腔(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仓预发酵温度精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喷模块(4)设置有进水口(41)、输送管道(42)和出水口(43),进水口(41)设置在沥出液池(22)内,出水口(43)设置于发酵腔(21)的顶部且连接一个喷洒头(44),喷洒头的喷洒面积覆盖整个发酵腔(21)的直径;进水口(41)和出水口(43)由输送管道(42)连接,输送管道(42)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和发酵液检测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仓预发酵温度精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进风口(31)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1)、出风口(32)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52);第一温度传感器(5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52)均连接至主控制器(1);筛网(23)设置有筛网控制器(53),筛网控制器(53)控制筛网(23)的开闭,筛网控制器(53)连接至主控制器(1);输送管道(42)的第一阀门和发酵液控制器连接至主控制器(1)。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秀艳苏常美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