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谷种植及生态养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323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稻谷种植及生态养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稻田准备: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稳水性好的稻田;选择稻种和雏鸭;整地:对稻田进行粗耕、细耕,施肥后盖平整理;灌水;雏鸭入田;水稻管理;田间管理;诱鸭出田:待稻谷低头散籽后,将训好的鸭诱导出田;收获水稻,通过将鸭子与水稻进行共生配套,鸭子产生的粪便作为有机肥对水稻进行施肥,不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鸭子在稻田内饲养的过程中,鸭子会吃掉水稻上的害虫,这样,种植人员则不用再对水稻喷洒农药,水稻也就不会有农药残留,收获的大米绿色环保、无公害,不会对食用者的身体产生影响。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谷种植及生态养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稻谷种植及生态养鸭方法,属于稻田种植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尤其是南方地区,主要以大米作为主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产品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由此人们也逐渐转向选择绿色、有机食品,目前,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种植户依然会采用喷洒农药的方式去杀虫,以及通过添加化肥去促进水稻的生长,但是,这样会造成水稻不仅会有农药残留,会很大的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而且化肥也会对生态 环境造成污染、损害。养鸭育稻共作方法是充分利用共生互利、生态位和食物链等生态学原理,以稻作水田为基体,以种稻为中心,家鸭田间网养的自然与人工结合的复合型种养生态方法。该方法通过鸭子的不间断活动来刺激水稻生长,鸭子的粪便可以作为有机肥料,鸭子对田间杂草的踩食以及对害虫的捕食可以代替除草剂、除虫剂的使用,实现以田养鸭、以鸭护稻、使水稻和家鸭共栖生长,入田过程中鸭群集中、拥挤,对水稻秧苗的踩踏危害明显加重,因此,如何有效的解决在高密度养殖过程中鸭苗入田的有序性,进而减轻对水稻秧苗的危害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稻谷种植及生态养鸭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稻谷种植及生态养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稻田准备: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稳水性好的稻田;(2)选择稻种和雏鸭:选择优良稻种和生命力、适应力、抗逆性均较强的中小型优良鸭品种,使鸭在稻田中能自由穿行觅食;(3)整地:对稻田进行粗耕、细耕,施肥后盖平整理;(4)灌水:向稻田灌水,水深为4

8cm;(5)雏鸭入田:放雏鸭入稻田共育;所述雏鸭入田包括如下步骤:A、基础设施建设:筑建鸭舍和围网,并根据雏鸭的放养规模准备育雏场所、饲料或防疫药品;B、雏鸭放养:插秧6

10天后,向稻田中放养雏鸭,每亩放养10

15只,初放1

3天,每天早晚喂食鸭子一次,喂食量每天每只40

50克,之后的5

7天逐步减少喂食量,直至停止喂食,让鸭子自由觅食;C、雏鸭喂食:在雏鸭进入稻田放养的1

2周内,给雏鸭补喂由大米、稻谷、玉米、麸皮、饼类组成的混合料,2周后,给每只雏鸭每天补喂50

70g的稻谷;D疾病防治:对鸭舍进行清洁和消毒,对鸭进行饮水免疫或注射免疫接种疫苗;(6)水稻管理;
(7)田间管理:施肥量为早稻纯氮为6

8kg/亩,晚稻纯氮为8

10kg/亩,其中N:P2O5:K2O之比为1:0.4

0.6:0.8

1.2;定期检查田间围网、鸭舍的破损情况,及时修复破损,防止兽害;(8)诱鸭出田:待稻谷低头散籽后,将训好的鸭诱导出田;(9)收获水稻:水稻稻穗中至少97%的谷粒呈金黄色时收获。
[0005]进一步地,所述水稻管理包括如下步骤:A播种:在苗床中播种由步骤(2)选择的稻种,每亩播种1.2

1.6kg,并实施旱育或水育栽培获得带蘖壮秧;B移栽前施肥:将由步骤(1)准备好的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稳水性好的稻田进行施肥,且所施肥料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混合组成:底肥40%

50%,复合肥31%

45%,锌肥1%

4%,硅肥4%

7%,尿素7%

13%;C带蘖壮秧移栽:以人工手插或机械插秧方式移栽带蘖壮秧;每亩栽带蘖壮秧1 .5

1 .6万穴,每穴2粒谷苗,且基本苗为6万

8万,在稻田进行插秧,行距为20cm以上,株距为15cm以上;D科学除草:采取物理方法和鸭的捕食能力相结合防治,杜绝使用农药防治,重点防治对象为稻纵卷叶螟。
[0006]进一步地,每次给雏鸭喂食时伴以呼唤、吹哨或敲击声,以建立条件反射。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鸭子与水稻进行共生配套,鸭子产生的粪便作为有机肥对水稻进行施肥,不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鸭子在稻田内饲养的过程中,鸭子会吃掉水稻上的害虫,这样,种植人员则不用再对水稻喷洒农药,水稻也就不会有农药残留,收获的大米绿色环保、无公害,不会对食用者的身体产生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09]实施例1:一种稻谷种植及生态养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稻田准备: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稳水性好的稻田;(2)选择稻种和雏鸭:选择优良稻种和生命力、适应力、抗逆性均较强的中小型优良鸭品种,使鸭在稻田中能自由穿行觅食;(3)整地:对稻田进行粗耕、细耕,施肥后盖平整理;(4)灌水:向稻田灌水,水深为4cm;(5)雏鸭入田:放雏鸭入稻田共育;所述雏鸭入田包括如下步骤:A、基础设施建设:筑建鸭舍和围网,并根据雏鸭的放养规模准备育雏场所、饲料或防疫药品;B、雏鸭放养:插秧6天后,向稻田中放养雏鸭,每亩放养10只,初放1天,每天早晚喂食鸭子一次,喂食量每天每只40克,之后的5天逐步减少喂食量,直至停止喂食,让鸭子自由觅食;C、雏鸭喂食:在雏鸭进入稻田放养的1周内,给雏鸭补喂由大米、稻谷、玉米、麸皮、饼类组成的混合料,2周后,给每只雏鸭每天补喂50g的稻谷;
D疾病防治:对鸭舍进行清洁和消毒,对鸭进行饮水免疫或注射免疫接种疫苗;(6)水稻管理;(7)田间管理:施肥量为早稻纯氮为6kg/亩,晚稻纯氮为8kg/亩,其中N:P2O5:K2O之比为1:0.4:0.8;定期检查田间围网、鸭舍的破损情况,及时修复破损,防止兽害;(8)诱鸭出田:待稻谷低头散籽后,将训好的鸭诱导出田;(9)收获水稻:水稻稻穗中至少97%的谷粒呈金黄色时收获。
[0010]本实施例中:水稻管理包括如下步骤:A播种:在苗床中播种由步骤(2)选择的稻种,每亩播种1.2kg,并实施旱育或水育栽培获得带蘖壮秧;B移栽前施肥:将由步骤(1)准备好的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稳水性好的稻田进行施肥,且所施肥料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混合组成:底肥40%

50%,复合肥31%,锌肥1%,硅肥4%,尿素7%;C带蘖壮秧移栽:以人工手插或机械插秧方式移栽带蘖壮秧;每亩栽带蘖壮秧1 .5万穴,每穴2粒谷苗,且基本苗为6万万,在稻田进行插秧,行距为20cm以上,株距为15cm以上;D科学除草:采取物理方法和鸭的捕食能力相结合防治,杜绝使用农药防治,重点防治对象为稻纵卷叶螟。
[0011]本实施例中:每次给雏鸭喂食时伴以呼唤、吹哨或敲击声,以建立条件反射。
[0012]实施例2:一种稻谷种植及生态养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稻田准备: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稳水性好的稻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谷种植及生态养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稻田准备: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稳水性好的稻田;(2)选择稻种和雏鸭:选择优良稻种和生命力、适应力、抗逆性均较强的中小型优良鸭品种,使鸭在稻田中能自由穿行觅食;(3)整地:对稻田进行粗耕、细耕,施肥后盖平整理;(4)灌水:向稻田灌水,水深为4

8cm;(5)雏鸭入田:放雏鸭入稻田共育;所述雏鸭入田包括如下步骤:A、基础设施建设:筑建鸭舍和围网,并根据雏鸭的放养规模准备育雏场所、饲料或防疫药品;B、雏鸭放养:插秧6

10天后,向稻田中放养雏鸭,每亩放养10

15只,初放1

3天,每天早晚喂食鸭子一次,喂食量每天每只40

50克,之后的5

7天逐步减少喂食量,直至停止喂食,让鸭子自由觅食;C、雏鸭喂食:在雏鸭进入稻田放养的1

2周内,给雏鸭补喂由大米、稻谷、玉米、麸皮、饼类组成的混合料,2周后,给每只雏鸭每天补喂50

70g的稻谷;D疾病防治:对鸭舍进行清洁和消毒,对鸭进行饮水免疫或注射免疫接种疫苗;(6)水稻管理;(7)田间管理:施肥量为早稻纯氮为6

8kg/亩,晚稻纯氮为8

10kg/亩,其中N:P2O5:K2O之比为1: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辉辉
申请(专利权)人:湄潭县永兴米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