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熊猫饮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7303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熊猫饮水器,属于动物喂养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盖板、盛水池、水箱、过滤组件、浮动组件和导流组件,所述盛水池插装在箱体底端一侧,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与其铰接的盖板,所述水箱呈竖直设置在箱体内,所述浮动组件设置在盛水池内,并且浮动组件的一端固定在导流组件的一端上,所述导流组件设置在箱体内,并且导流组件与水箱相连通,所述过滤组件安装在盖板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两种供水方式不仅操作简单,节约了水资源,还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使用便捷,达到了自动控水的目地,不需要人工操作,提高了整体实用性能。用性能。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熊猫饮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动物喂养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大熊猫饮水器。

技术介绍

[0002]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仅有二个亚种。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

1.8米,尾长10

12厘米。体重80

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脸颊圆,有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

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0003]大熊猫主食竹子,也嗜爱饮水,大熊猫的栖息地均水源充沛,就近便能畅饮清泉。野外大熊猫每天至少饮水一次,有的地方虽然食物很丰富,缺了水,也难以找到大熊猫的身影。到了冬季,当高山流水被冰冻结以后,有的大熊猫也可能因为不惜长途跋涉,沿沟而下,到山谷中去饮水。大熊猫取水总是求近舍远,日复一日地走出一条明显的饮水路径。它们到了溪边,以舔吸的方式饮水,若溪水结薄冰或被砂砾填没,则用前掌将冰击碎或用爪挖一个大约25
×
20厘米的浅坑舔饮。大熊猫以竹类为主要食物,而竹类消化率较低。由此,使大熊猫的能量摄入受到极大的限制,它的一切活动都必须考虑到尽量多地摄入能量,尽量少地消耗能量。
[0004]目前可供大熊猫饮水的器具较少,多为固定的水池或水盆,这使得大熊猫在喝完水时不能及时补充器具中的水,增加了人工操作与维护的工作量,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熊猫饮水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饮水器具功能单一,实用性较低和人工操作与维护的工作量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大熊猫饮水器,包括箱体、盛水池、水箱、过滤组件、浮动组件和导流组件,所述盛水池插装在箱体底端一侧,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与其铰接的盖板,所述水箱呈竖直设置在箱体内,所述浮动组件设置在盛水池内,并且浮动组件的一端固定在导流组件的一端上,所述导流组件设置在箱体内,并且导流组件与水箱相连通,所述过滤组件安装在盖板的顶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集水斗、过滤板、承载框和滤芯,所述集水斗固定在盖板上且与水箱相连通,所述承载框固定在集水斗的底部,所述过滤板呈水平搭接在集水斗内,所述滤芯呈水平搭接在承载框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入水管、导通管、出水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若干管道固定件,所述入水管和导通管通过若干管道固定件固定在箱体内,若干所述管道固定件均与箱体内侧壁固定,所述入水管的一端与导通管的一端相连接,入水管的另一端贯穿箱体的一侧壁设置,所述导通管的另一端与水箱相连通,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导通管的中
端部相连接,出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盛水池的正上方,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导通管的一端上,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导通管的另一端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浮动组件包括连接杆、浮球、塞头和两个铰接座,两个所述铰接座分别安装在出水管的输出端和浮球的一侧,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铰接座铰接,塞头固定在连接杆靠近入水管的一端上,浮球设置在盛水池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设有供集水斗安装的安装口,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的观察通孔。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其一,通过集水斗收集雨水,过滤板上设置的多个通孔可对自然环境中的树叶与树枝等较大的物体进行阻挡,滤芯对雨水实现二次过滤效果,过滤后的雨水可供大熊猫安全的饮用,节约了水资源,且减少了人工操作,通过人工可将过滤板拿起,从而能够实现对滤芯快速更换,其操作便捷,初步提高了整体实用性。
[0013]其二,当水箱内无水时,通过关闭第二阀门使导通管不与水箱相连通,打开第一阀门,将现有的自来水管与入水管相接并持续供水,水依次通过入水管、导通管、出水管通入盛水池,实现供水步骤;当水箱内有水时,通过关闭第一阀门使导通管不与入水管相连通,打开第二阀门,使水箱内的水依次通过导通管和出水管通入盛水池,实现供水步骤;其两种供水方式不仅操作简单,且节约了水资源,还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使用便捷。
[0014]其三,当水从出水管流入盛水池时,盛水池中的浮球随着水位逐渐上升开始向上浮动,既而带动与浮球上的一个铰接座铰接的连接杆一端同步上移,通过连接杆另一端铰接在另一个铰接座上作用下,带动连接杆一端上的塞头将出水管的出水端堵塞,此时盛水池中不会再有水流入,当大熊猫喝完水后,盛水池中水相应减少,此时浮球随着水位下移浮球浮力降低,同理,使连接杆带动塞头从出水管口中拔出,此时出水管继续出水流入盛水池,实现自动供水步骤,如此循环,达到自动控水的目地,不需要人工操作,进一步提高了整体实用性能。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箱体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侧面剖视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箱体1,盖板11,盛水池2,水箱3,过滤组件4,集水斗41,过滤板42,承载框43,滤芯44,浮动组件5,连接杆51,浮球52,塞头53,铰接座54,导流组件6,入水管61,导通管62,出水管63,第一阀门64,第二阀门65,管道固定件66,观察通孔7。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
[0023]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熊猫饮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盖板(11)、盛水池(2)、水箱(3)、过滤组件(4)、浮动组件(5)和导流组件(6),所述盛水池(2)插装在箱体(1)底端一侧,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与其铰接的盖板(11),所述水箱(3)呈竖直设置在箱体(1)内,所述浮动组件(5)设置在盛水池(2)内,并且浮动组件(5)的一端固定在导流组件(6)的一端上,所述导流组件(6)设置在箱体(1)内,并且导流组件(6)与水箱(3)相连通,所述过滤组件(4)安装在盖板(11)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熊猫饮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4)包括集水斗(41)、过滤板(42)、承载框(43)和滤芯(44),所述集水斗(41)固定在盖板(11)上且与水箱(3)相连通,所述承载框(43)固定在集水斗(41)的底部,所述过滤板(42)呈水平搭接在集水斗(41)内,所述滤芯(44)呈水平搭接在承载框(43)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熊猫饮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6)包括入水管(61)、导通管(62)、出水管(63)、第一阀门(64)、第二阀门(65)和若干管道固定件(66),所述入水管(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炎李倜凌珊珊屈元元黄河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