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加工用麻圆油炸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2943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麻圆油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加工用麻圆油炸设备,包括油炸箱,油炸箱的底端面四个角落均固定有支撑腿,油炸箱的内部设置呈倾斜状态的滤油筒,滤油筒内部安装有传送结构,滤油筒的底端通过支撑杆与油炸箱的内壁底面相固定,油炸箱的内壁底面还安装有若干个电热管,电热管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油炸箱的上端口左侧固定有加料仓,加料仓的顶端安装有加料斗,加料仓的底端连通有进料管,进料管的底端与滤油筒相连通,油炸箱的上端口右侧安装有电机架,电机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延长了麻圆生坯的滚落路线,有利于使麻圆生坯外表面沾上的干面粉分布更加均匀,不易出现粘连的现象。不易出现粘连的现象。不易出现粘连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加工用麻圆油炸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麻圆油炸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加工用麻圆油炸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麻圆,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特色油炸面食,麻圆的制作过程为:将湿糯米面与发酵糯米面放盆内,加入热水,红糖、饴糖、糖腌桂花、小苏打等,拌和均匀,调成粉团;再把和好的粉团分成大块;再搓条,揪剂子,按扁,包入馅料,封口捏圆;包好以后,表面粘匀芝麻仁,即成麻团生坯;随后将锅内的油烧至八成热以上,然后降至六成热左右,放入麻团生坯,炸至外壳发挺、发硬;离火降温炸,并不断翻动,防止粘连,直到氽至麻团膨胀成为空壳球时,再移到火上,加大火力,稍炸片刻,至外壳硬脆,色泛金黄即可。目前,麻圆油炸的过程多为人工油炸,工作效率低,不便于进行大规模生产,同时人工炸制,麻圆之间易出现粘连现象,需要费很大的力气,同时人工炸制还存在被烫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食品加工用麻圆油炸设备。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食品加工用麻圆油炸设备,包括油炸箱,所述油炸箱的底端面四个角落均固定有支撑腿,所述油炸箱的内部设置呈倾斜状态的滤油筒,所述滤油筒内部安装有传送结构,所述滤油筒的底端通过支撑杆与所述油炸箱的内壁底面相固定,所述油炸箱的内壁底面还安装有若干个电热管,所述电热管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所述油炸箱的侧壁连通有注油管,所述油炸箱的底部连通有排油管,所述排油管上安装有排油阀;所述油炸箱的上端口左侧固定有加料仓,所述加料仓的左侧内壁等间距固定有若干个左斜板,所述加料仓的右侧内壁等间距固定有若干个右斜板,所述左斜板与所述右斜板在竖直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所述加料仓的前侧壁通过铰链安装有密封门,所述加料仓的顶端安装有加料斗,所述加料仓的底端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底端与所述滤油筒相连通,所述油炸箱的上端口右侧安装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传送结构相安装。
[000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炸箱的内壁固定有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低于所述液位传感器的安装高度,所述油炸箱的前侧壁安装有显示屏和控制面板。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送结构包括转动轴和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固定于所述转动轴的外壁,所述螺旋叶片的外边缘与所述滤油筒的内壁的距离不大于10mm。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旋叶片、所述滤油筒及所述进料管的外壁均匀开设有过滤孔。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油筒的顶端出口处下方设置有出料仓,所述
出料仓转动安装于所述油炸箱上端。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炸箱的上端口还安装有固定罩,所述油炸箱的上端口前、后边沿处均固定有导轨,所述导轨的上端滑动安装有活动罩,所述活动罩滑动设置与所述固定罩的外壁,所述活动罩与所述密封门的外壁均固定有把手。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罩的顶端连通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与外部的排烟风机相安装。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四个所述支撑腿的底端均焊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四个角落均开设有固定孔。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加料仓的左侧内壁等间距固定有若干个左斜板,加料仓的右侧内壁等间距固定有若干个右斜板,左斜板与右斜板在竖直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加料仓的前侧壁通过铰链安装有密封门,加料仓的顶端安装有加料斗,可打开密封门向每一层左斜板和右斜板的上表面撒上一层干面粉,再关闭加料仓,接着将麻圆生坯由加料斗加入至加料仓内部,麻圆生坯会依次由每一层左斜板和右斜板向下滚落,在滚落的过程中麻圆生坯表面会沾上一层干面粉,从而进入油炸箱炸制后,不易出现粘连的现象;左斜板和右斜板的多层设计,延长了麻圆生坯的滚落路线,有利于使麻圆生坯外表面沾上的干面粉分布更加均匀,也有利于减少加料仓的占用空间;密封门的设置,一方面在密封门关闭后,能防止麻圆生坯由门框口滚落出,另一方面在上料结束后,可再次向左斜板和右斜板表面补充干面粉,还能便于将未滚落至油炸箱内部的麻圆生坯取出并重新滚落至油炸箱内部。
[0013]2、本专利技术中,油炸箱的内部设置呈倾斜状态的滤油筒,滤油筒内部安装有传送结构,传送结构包括转动轴和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固定于转动轴的外壁,驱动电机通电可带动转动轴顺时针转动,螺旋叶片会跟随转动轴顺时针转动,当麻圆生坯进入到滤油筒底部进行油炸时,螺旋叶片的转动一方面能分散开麻圆,防止粘连,另一方面能不断将麻圆向滤油筒的上端出料口传送,螺旋叶片及滤油筒的外壁均匀开设有过滤孔,从而能将麻圆表面的食用油过滤掉,并回收至油炸箱内部,有效减少了食用油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加料斗、加料仓、进料管及滤油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传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油炸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密封门关闭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

油炸箱,2

支撑腿,3

滤油筒,4

传送结构,401

转动轴,402

螺旋叶片,5

支撑杆,6

电热管,7

注油管,8

排油管,9

排油阀,10

加料仓,11

左斜板,12

右斜板,13

密封门,14

加料斗,15

进料管,16

电机架,17

驱动电机,18

温度传感器,19

液位传感器,20

显示屏,21

控制面板,22

过滤孔,23

固定片,24

出料仓,25

限制固定罩,26

导轨,27

活动罩,28

把手,29

排烟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加工用麻圆油炸设备,包括油炸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炸箱(1)的底端面四个角落均固定有支撑腿(2),所述油炸箱(1)的内部设置呈倾斜状态的滤油筒(3),所述滤油筒(3)内部安装有传送结构(4),所述滤油筒(3)的底端通过支撑杆(5)与所述油炸箱(1)的内壁底面相固定,所述油炸箱(1)的内壁底面还安装有若干个电热管(6),所述电热管(6)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所述油炸箱(1)的侧壁连通有注油管(7),所述油炸箱(1)的底部连通有排油管(8),所述排油管(8)上安装有排油阀(9);所述油炸箱(1)的上端口左侧固定有加料仓(10),所述加料仓(10)的左侧内壁等间距固定有若干个左斜板(11),所述加料仓(10)的右侧内壁等间距固定有若干个右斜板(12),所述左斜板(11)与所述右斜板(12)在竖直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所述加料仓(10)的前侧壁通过铰链安装有密封门(13),所述加料仓(10)的顶端安装有加料斗(14),所述加料仓(10)的底端连通有进料管(15),所述进料管(23)的底端与所述滤油筒(3)相连通,所述油炸箱(1)的上端口右侧安装有电机架(16),所述电机架(16)上安装有驱动电机(17),所述驱动电机(17)的输出端与所述传送结构(4)相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用麻圆油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炸箱(1)的内壁固定有温度传感器(18)和液位传感器(19),所述温度传感器(18)的安装位置低于所述液位传感器(19)的安装高度,所述油炸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老味道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