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电芯卷绕方法及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2812422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芯、电芯卷绕方法及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池卷绕方法,包括:将正极片与负极片交叉放置形成交叉结构,并将正极片和负极片用隔膜隔开,其中正极片上连接有正极耳,负极片上连接有负极耳;使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以正极片与负极片的交叉位置为卷绕中心卷绕成电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芯卷绕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电芯的卷绕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芯卷绕方法生产的电芯和电池,在卷绕工序中的卷绕效率更高。此外,当极耳位于电芯中的交叉结构上或其附近时,能够形成极耳中置结构,有效降低电芯内阻,提升电芯的放电性能。提升电芯的放电性能。提升电芯的放电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电芯卷绕方法及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电芯卷绕方法及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中。目前,锂电池的电芯通常采用卷绕方式生产。卷绕生产方式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但是随着锂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加,进一步提升卷绕生产方式的卷绕效率,成为了锂电池领域关注的焦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芯,其在卷绕工序的卷绕效率更高。
[000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电芯卷绕方法,能够提升电芯的卷绕速度。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芯的电池。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芯,包括:
[0007]正极片,所述正极片包括第一交叉段,所述正极片连接有正极耳;
[0008]负极片,所述负极片包括第二交叉段,所述第二交叉段能够与所述第一交叉段交叉形成交叉结构,所述负极片上连接有负极耳;
[0009]隔膜,所述隔膜设置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所述隔膜用于将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隔离开,所述正极片、所述负极片和所述隔膜呈以所述交叉结构为中心的卷绕结构。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正极片、负极片交叉卷绕,交叉结构中的正极片的两端均可以带动正极片卷绕,交叉结构中的负极片的两端均可以带动负极片卷绕,因此卷绕相同长度的正极片、负极片所需要的卷绕圈数减少,能够有效提高卷绕效率。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正极耳位于所述第一交叉段上,所述负极耳位于所述第二交叉段上。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正极耳位于正极片的中点位置或中点位置附近,负极耳位于负极片的中点位置或中点位置附近,从而能够降低电池内部的极化,减小电池的内阻,提升电池的放电性能。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交叉段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交叉段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交叉段和所述第二交叉段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错位交叉,以形成所述交叉结构。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缺口的边沿包括第一圆弧部,所述第二缺口的边沿包括第二圆弧部,所述第一圆弧部能够与所述第二圆弧部相互抵持,以使所述第一交叉段与所述第二交叉段形成交叉结构。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膜在所述第一交叉段与所述第二交叉段交叉位置处设置有第三缺口,所述第三缺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缺口的延伸方向或所述第二缺口的延伸方向相同。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缺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缺口部的宽度和所述第二缺口部的宽度。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正极片的宽度小于所述负极片的宽度,所述负极片的宽度小于所述隔膜宽度,所述第三缺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缺口的延伸方向相同。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芯卷绕方法,包括:将正极片与负极片交叉放置形成交叉结构,并将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用隔膜隔开,其中所述正极片上连接有正极耳,所述负极片上连接有负极耳;
[0019]使所述正极片、所述隔膜和所述负极片以所述正极片与所述负极片的交叉位置为卷绕中心卷绕成所述电芯。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芯卷绕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将所述正极耳设置在所述交叉结构中的所述正极片上、所述负极耳设置在所述交叉结构中的所述负极片上。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芯卷绕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电芯是以正极片与负极片的交叉位置为卷绕中心卷绕而成的,因此正极片与负极片形成的交叉结构上的正极耳始终处于被卷绕的正极片的中点位置或中点位置附近,负极耳始终处于被卷绕的负极片的中点位置或中点位置附近,因此能够减小电芯的内部电阻,提升电芯的放电性能,降低电池的极化;通过调整正极耳和负极耳的初始位置,以及正极片与负极片的交叉位置,就可以控制正极耳与负极耳之间的中心距,相对于常规中置极耳电芯的卷绕方式,其中心距更为稳定,可以减小因为极片尺寸误差及卷绕误差引起的极耳中心距偏移,提升电芯的生产良率。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将正极片与负极片交叉放置形成交叉结构中,将正极片与负极片交叉放置形成交叉结构的方法包括:在正极片上开设第一缺口,在负极片上开设第二缺口,将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错位交叉,以使所述正极片与所述负极片形成交叉结构。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将正极片与负极片交叉放置形成交叉结构中,将正极片与负极片交叉放置形成交叉结构的方法包括:使所述正极耳设置在位于正极片的中点位置,使所述负极耳位于所述负极片的中点位置,且所述正极耳相对所述交叉位置的距离与所述负极耳相对所述交叉位置的距离相同。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括:
[0026]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所述的电芯;
[0027]封装膜,所述电芯密封于所述封装膜内。
[0028]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电芯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电芯的第一交叉段和第二交叉段的交叉结构的示意图;
[0032]图3为图1实施例中电芯的第一交叉段示意图;
[0033]图4为图1实施例中电芯的第二交叉段示意图;
[0034]图5为图1实施例中电芯的隔膜的部分示意图;
[0035]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电芯卷绕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
[0037]正极片100,第一交叉段110,第一缺口111,第一缺口111,第一弧形部112,正极耳120,第一集流体130,第二集流体140,第一涂覆层150,负极片200,第二交叉段210,第二缺口211,第二弧形部212,负极耳220,第三集流体230,第四集流体240,第二涂覆层250,隔膜300,第三缺口310,卷针400,交叉结构5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片,所述正极片包括第一交叉段,所述正极片连接有正极耳;负极片,所述负极片包括第二交叉段,所述第二交叉段能够与所述第一交叉段交叉形成交叉结构,所述负极片上连接有负极耳;隔膜,所述隔膜设置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所述隔膜用于将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隔离开,所述正极片、所述负极片和所述隔膜呈以所述交叉结构为中心的卷绕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耳位于所述第一交叉段上,所述负极耳位于所述第二交叉段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叉段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交叉段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交叉段和所述第二交叉段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错位交叉,以形成所述交叉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的边沿包括第一圆弧部,所述第二缺口的边沿包括第二圆弧部,所述第一圆弧部配置为:所述第一交叉段和所述第二交叉段交叉时,所述第一圆弧部和所述第二圆弧部相互抵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在所述第一交叉段与所述第二交叉段交叉位置处设置有第三缺口,所述第三缺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缺口的延伸方向或所述第二缺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奇陈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曙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