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B码传输延时补偿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221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B码传输延时补偿方法,并识别直流B码的周期与码元,当B码周期的偏差小于B码周期偏差预设时间t、码元脉宽的偏差小于码元脉宽偏差预设时间t1时,提取直流B码的准时沿;提取直流B码的准时沿,并计算准时沿的时间间隔对应的计数值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B码传输延时补偿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时间同步
,尤其涉及一种直流B码传输延时补偿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IRIG是美国靶场司令部委员会的下属机构靶场仪器组的简称(Inter

Range Instrumentation Group)。IRIG串行时间码,共有六种格式,即A、B、D、E、G、H,其中IRIG

B格式时间码(以下简称B码)应用最为广泛。B码的时帧速率为1帧/s,包含100位信息,分别表示BCD时间信息和控制功能信息,同时也可从串行时间码中提取1Hz、10Hz和100Hz脉冲信号。
[0003]随着工业自动化的飞速发展,自动化设备对时间同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在电力系统各变电站、发电厂配置的时间同步装置普遍采用直流B码与被授时设备对时。
[0004]电力系统是电能生产、传输、使用的跨区域的大型的能源网络系统,电能在电网上以光速传播,生产的电能与传输损耗的电能以及使用的电能时刻保持守恒。因此,电力系统的监控和高级应用(如:潮流计算、负荷预测、系统仿真等)都是基于不同时刻的时间断面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另外,电力系统厂站的一些设备,如: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双端行波测距装置、雷电监测装置以及智能变电站的合并单元,都要求对时精度优于1μs。
[0005]在实际应用中,厂站被授时设备分布在不同的小室和间隔,与时间同步装置的距离长短不一,而且差距很大,300m的距离就可以产生1μs以上的传输延时。因此,不能满足发电厂和变电站对二次设备的时间同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B码传输延时补偿方法及装置,通过调整B码准时沿,无需重新生成B码时间信号,就能实现传输延时的补偿,达到被授时设备与授时设备的时间同。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直流B码传输延时补偿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包括:
[0008]步骤A:获取直流B码信号,并识别直流B码的周期与码元,当B码周期的偏差小于B码周期偏差预设时间t、码元脉宽的偏差小于码元脉宽偏差预设时间t1时,提取直流B码的准时沿并进入步骤B,否则闭锁补偿脉冲生成,将补偿信号置0;
[0009]步骤B:提取直流B码的准时沿,并计算准时沿的时间间隔对应的计数值NS;
[0010]步骤C:生成超前直流B码准时沿预设时间t2的本地时间信号上升沿;
[0011]步骤D:设定延时补偿值ΔT;
[0012]步骤E:将设定的延时补偿值ΔT转换成计数值NΔT,再将本地时间信号上升沿延时ΔN1对应的时间,得到补偿脉冲;
[0013]步骤F:将生成的补偿脉冲与输入的直流B码做逻辑“或”,合成补偿后的直流B码。
[0014]传统的电力系统在厂站中应用时,厂站被授时设备分布在不同的小室和间隔,且
与时间同步装置距离长短不一,因此容易在两者之间的差距的距离过大的时候,会造成传输延时,不能满足发电厂和变电站对二次设备的时间同步要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直流B码传输延时补偿的方法及装置,通过码元替换技术实现直流B码时间信号的延时补偿,确保末端设备时间同步。对于不同的介质采用不同的失电切换电路,保证在失电的情况下时间信号仍能正常地传递,以确保对时的可靠性。
[0015]优选地,所述B码周期偏差预设时间t为10μs,所述码元脉宽偏差预设时间为t1为200μs,所述超前直流B码准时沿的预设时间t2为200μs。
[0016]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具体方法包括:
[0017]识别连续的“P0”码元与“Pr”码元,“Pr”码元的上升沿为准时沿,并测量准时沿的时间间隔对应的计数值NS,并通过算术平均的方法来消除因信号抖动带来的测量误差,得到算术平均值且将作为1s时长的计数值,作为本地时间信号的周期。
[0018]优选地,所述的计算表达式为:
[0019][0020]a为计数值的个数。
[0021]优选地,所述步骤C中具体的方法包括:
[0022]计算本地时间信号上升沿的修正量ΔN,若修正量为正,则将本地时间信号上升沿延后该计数值,若修正量为负,则将本地时间信号上升沿提前ΔN的计数值;
[0023]所述修正量ΔN的计算表达式为:
[0024][0025][0026][0027]N
PBi
为第i个本地1PPS准时沿与直流B码准时沿的时差计数值,t>=i>=1,b为本地时间信号准时沿与直流B码准时沿的时差计数值的总数;N
t2
为t2对应的计数值,为本地时间信号准时沿与直流B码准时沿的时差计数值的算术平均值。
[0028]优选地,所述本地时间信号上升沿延时ΔN1计数值对应的时间,ΔN1的计算表达式为:
[0029]ΔN1=N
t2

N
ΔT
[0030][0031]优选地,所述所述时间信号为IRIG

B(DC)或1PPS或1PPM或1PPH或DCF77。
[0032]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直流B码传输延时补偿装置,所述补偿装置包括:信号识别模块、准时沿提取模块、本地时间信号生成模块、补偿脉冲生成模块、延时设置模块以及准时沿替换模块:
[0033]所述信号识别模块用于获取直流B码信号,并识别直流B码的周期与码元,当B码周期的偏差小于预设时间t、码元脉宽的偏差小于预设时间t1时,提取直流B码的准时沿并进
入步骤B,否则闭锁补偿脉冲生成,将补偿信号置0;
[0034]所述准时沿提取模块用于提取直流B码的准时沿,并计算准时沿的时间间隔对应的计数值N
S

[0035]所述本地时间信号生成模块用于生成超前直流B码准时沿预设时间t2的本地时间信号上升沿;
[0036]所述延时设置模块用于设定延时补偿值ΔT,并将补偿值输入到所述补偿脉冲生成模块;
[0037]所述补偿脉冲生成模块用于将设定的延时补偿值ΔT转换成计数值N
ΔT
,再将本地时间信号上升沿延时ΔN1计数值对应的时间,得到补偿脉冲;
[0038]所述准时沿替换模块用于将将生成的补偿脉冲与输入的直流B码做逻辑“或”,合成补偿后的直流B码。
[0039]优选地,所述补偿装置还包括失电切换模块,所述失电切换模块用于保证在失电情况下直流B码能够正常传递。所述补偿装置在传输介质上,且当传输介质为双绞线时,所述失电切换模块为双刀双掷开关;当传输介质为光纤时,所述失电切换模块为光通道切换器件。
[0040]优选地,所述延时设置模块包括计数器,所述计数器的频率为40MHz。
[004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4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直流B码传输延时的补偿方法及装置,通过调整B码准时沿,无需重新生成B码时间信号,就能实现传输延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B码传输延时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包括:步骤A:获取直流B码信号,并识别直流B码的周期与码元,当B码周期的偏差小于B码周期偏差预设时间t、码元脉宽的偏差小于码元脉宽偏差预设时间t1时,提取直流B码的准时沿并进入步骤B,否则闭锁补偿脉冲生成,将补偿信号置0;步骤B:提取直流B码的准时沿,并计算准时沿的时间间隔对应的计数值N
S
;步骤C:生成超前直流B码准时沿预设时间t2的本地时间信号上升沿;步骤D:设定延时补偿值ΔT;步骤E:将设定的延时补偿值ΔT转换成计数值N
ΔT
,再将本地时间信号上升沿延时ΔN1计数值对应的时间,得到补偿脉冲;步骤F:将生成的补偿脉冲与输入的直流B码做逻辑“或”,合成补偿后的直流B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B码传输延时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码周期偏差预设时间t为10μs,所述码元脉宽偏差预设时间为t1为200μs,所述超前直流B码准时沿的预设时间t2为200μ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B码传输延时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具体方法包括:识别连续的“P0”码元与“Pr”码元,“Pr”码元的上升沿为准时沿,并测量准时沿的时间间隔对应的计数值N
S
,并通过算术平均的方法来消除因信号抖动带来的测量误差,得到算术平均值且将作为1s时长的计数值,作为本地时间信号的周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流B码传输延时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算表达式为:a为计数值的个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B码传输延时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具体的方法包括:计算本地时间信号上升沿的修正量ΔN,若修正量为正,则将本地时间信号上升沿延后该计数值,若修正量为负,则将本地时间信号上升沿提前ΔN的计数值;所述修正量ΔN的计算表达式为:所述修正量ΔN的计算表达式为:所述修正量ΔN的计算表达式为:N
PBi
为第i个本地1PPS准时沿与直流B码准时沿的时差计数值,b>=i>=1,b为本地时间信号准时沿与直流B码准时沿的时差计数值的总数;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旺全冯世林刘晓川段翔兮王彦峰彭上刘海洋温丽丽胡蓉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