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轧型钢修复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218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轧型钢修复处理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冷轧型钢修复设备,该冷轧型钢修复设备包括安装架、滑槽、竖直调节装置和水平夹持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竖直调节装置和水平夹持装置的设置能够将H型钢的四组垂直面进行固定,同时配合支撑块的使用能够提高了对H型钢夹持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专门的固定装置,导致其无法将H型钢稳定固定,影响了对H型钢的打磨的问题,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四组打磨块能够同时启动,从而能够对四组焊缝进行同步自动打磨,节省了人力同时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打磨效率。节省了人力同时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打磨效率。节省了人力同时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打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轧型钢修复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轧型钢
,特别涉及一种冷轧型钢修复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冷轧是指用热轧钢卷为原料,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后进行冷连轧,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冷轧型钢为H型钢,H型钢是一种截面面积分配更加优化、强重比更加合理的经济断面高效型材,因其断面与英文字母“H”相同而得名。由于H型钢的各个部位均以直角排布,因此H型钢在各个方向上都具有抗弯能力强、施工简单、节约成本和结构重量轻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
[0003]H型钢在制造过程中大多采用焊接工艺,焊接H型钢是将厚度合适的带钢裁成合适的宽度,在连续式焊接机组上将翼缘和腹板焊接在一起,在长期使用中焊缝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氧化反应导致其发生损耗,依次需要焊缝进行修复,现有技术中对于H型钢焊缝进行修复过程中需要将H型钢焊缝进行打磨从而对氧化物进行清理,现有技术中对于H型钢打磨过程中一般会采用人工进行操作,这样费时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另外在打磨过程中需要对H型钢进行固定,现有技术中缺乏专门的固定装置,导致其无法将H型钢稳定固定,影响了对H型钢的打磨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冷轧型钢修复处理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冷轧型钢修复设备,该冷轧型钢修复设备包括安装架、滑槽、竖直调节装置和水平夹持装置,采用上述冷轧型钢修复设备对冷轧型钢进行修复处理时具体方法如下:
[0005]S1、H型钢的夹持,将H型钢放置在支撑块表面,通过第一电机调节两侧的一对第一滚珠螺母之间的距离,同时通过调节第一螺纹杆在固定筒内的位置,让每组打磨机构依次夹持在H型钢的竖直面的四边;
[0006]S2、H型钢焊缝的打磨,调节固定辊的角度,让四组打磨块依次搭接在四组焊缝表面,启动第二电机,让打磨块在第二滚珠螺母的作用下沿着往复丝杆所在的方向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焊缝的打磨、清理;
[0007]S3、H型钢焊缝的修复,将打磨完成后的焊缝表面涂抹上钢粉,然后使用焊接设备对焊缝进行焊接修复;
[0008]其中,所述安装架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开凿有滑槽,所述竖直调节装置位于所述安装架的左右两侧顶部,所述水平夹持装置设于所述安装架的内腔,所述安装架包括底板、侧板、底座和支撑块,所述底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对称设有底座,所述底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竖直设有一对侧板,所述底板的中心设有支撑块,所述滑槽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每组所述侧板的内侧前后两端均竖直开凿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共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滑槽分别竖直贯穿于两组所述侧板的内壁中心;
[0009]所述竖直调节装置包括滚轮、第一丝杆、传送带、第一电机和第一滚珠螺母,所述
第一丝杆共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丝杆均竖直安装在两组所述第二滑槽内腔,两组所述第一丝杆的表面均对称螺纹安装有一对第一滚珠螺母,两组所述第一丝杆的正上方均设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底部中心与所述第一丝杆的顶部中心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两组所述滚轮的侧壁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位于左侧的所述侧板顶部中心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旋转轴与位于左侧的所述滚轮顶部中心转动连接;
[0010]所述水平夹持装置包括固定筒、连接杆、第一螺纹杆、安装块、打磨机构和第一固定螺母,每组所述第一滑槽的上下两侧均对称设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外侧末端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每组所述第一滚珠螺母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连接杆与所述固定筒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的内侧表面套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螺纹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母,所述第一固定螺母与所述连接杆的内侧侧壁搭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内侧末端设有安装块,位于前后两侧的所述安装块内壁之间设有打磨机构;
[0011]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固定辊、第一通槽、第三滑槽、打磨块、第二通槽、第二滚珠螺母、往复丝杆和第二电机,所述固定辊为圆柱块,所述固定辊的前后两侧侧壁均分别安装在两组所述安装块的内壁,所述固定辊的前后两侧表面贯穿开凿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底部表面水平开凿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一通槽内设有打磨块,所述打磨块的底部中心通过连接轴与所述第三滑槽滑动连接,位于所述第一通槽上方的所述固定辊表面前后两侧贯穿开凿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通槽的顶部导通,所述第二通槽内安装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表面螺纹安装有第二滚珠螺母,所述第二滚珠螺母位于所述第二通槽内腔,所述第二滚珠螺母的底部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打磨块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所述往复丝杆的外侧中心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二电机的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块的外壁;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块包括支撑板本体、第二螺纹杆和第二固定螺母,所述支撑板本体位于所述底板的顶部中心,所述支撑板本体的底部中心竖直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所述底板的表面中心后设于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螺纹安装有两组第二固定螺母,两组所述第二固定螺母分别搭接在所述底板的顶部表面中心和底部表面中心。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丝杆包括第一丝杆A和第一丝杆B,所述第一丝杆A和所述第一丝杆B的长度相等,截面相同,所述第一丝杆A的底部末端和所述第一丝杆B的顶部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A的螺纹方向和所述第一丝杆B的螺纹方向相反。
[0014]优选的;位于同一条所述第一滑槽表面的两组所述固定筒外侧末端和位于同一侧的两组所述第一滚珠螺母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15]优选的;所述固定辊和所述安装块之间设有转角调节机构,所述转角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打磨块所在的位置。
[0016]优选的;所述打磨块为圆饼形结构,所述打磨块的侧壁为磨砂面。
[0017]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的竖直调节装置和水平夹持装置的设置能够将H型钢的四组垂直面进行固定,同时配合支撑块的使用能够提高了对H型钢夹持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专门的固定装置,导致其无法将H型钢稳定固定,影响了对H型钢的打磨的问题,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四组打磨块能够同时启动,从而能够对四组焊缝进行同步自动打磨,节省了人力同时提高了
本专利技术的打磨效率。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冷轧型钢修复设备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图2中打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图3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图2中的侧板局部俯视图;
[0025]图6是图2中第一丝杆机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冷轧型钢修复设备的支撑块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此过程中,为确保说明的明确性和便利性,我们可能对图示中线条的宽度或构成要素的大小进行夸张的标示。
[0028]另外,下文中的用语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功能而定义,可以根据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而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轧型钢修复处理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冷轧型钢修复设备,该冷轧型钢修复设备包括安装架(1)、滑槽(2)、竖直调节装置(3)和水平夹持装置(4),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冷轧型钢修复设备对冷轧型钢进行修复处理时具体方法如下:S1、H型钢的夹持,将H型钢放置在支撑块(14)表面,通过第一电机(34)调节两侧的一对第一滚珠螺母(35)之间的距离,同时通过调节第一螺纹杆(43)在固定筒(41)内的位置,让每组打磨机构(45)依次夹持在H型钢的竖直面的四边;S2、H型钢焊缝的打磨,调节固定辊(451)的角度,让四组打磨块(454)依次搭接在四组焊缝表面,启动第二电机(458),让打磨块(454)在第二滚珠螺母(456)的作用下沿着往复丝杆(457)所在的方向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焊缝的打磨、清理;S3、H型钢焊缝的修复,将打磨完成后的焊缝表面涂抹上钢粉,然后使用焊接设备对焊缝进行焊接修复;其中,所述安装架(1)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开凿有滑槽(2),所述竖直调节装置(3)位于所述安装架(1)的左右两侧顶部,所述水平夹持装置(4)设于所述安装架(1)的内腔,所述安装架(1)包括底板(11)、侧板(12)、底座(13)和支撑块(14),所述底板(1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对称设有底座(13),所述底板(11)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竖直设有一对侧板(12),所述底板(11)的中心设有支撑块(14),所述滑槽(2)包括第一滑槽(21)和第二滑槽(22),每组所述侧板(12)的内侧前后两端均竖直开凿有第二滑槽(22),所述第一滑槽(21)共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滑槽(21)分别竖直贯穿于两组所述侧板(12)的内壁中心;所述竖直调节装置(3)包括滚轮(31)、第一丝杆(32)、传送带(33)、第一电机(34)和第一滚珠螺母(35),所述第一丝杆(32)共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丝杆(32)均竖直安装在两组所述第二滑槽(22)内腔,两组所述第一丝杆(32)的表面均对称螺纹安装有一对第一滚珠螺母(35),两组所述第一丝杆(32)的正上方均设有滚轮(31),所述滚轮(31)的底部中心与所述第一丝杆(32)的顶部中心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两组所述滚轮(31)的侧壁通过传送带(33)传动连接,位于左侧的所述侧板(12)顶部中心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4),所述第一电机(34)的旋转轴与位于左侧的所述滚轮(31)顶部中心转动连接;所述水平夹持装置(4)包括固定筒(41)、连接杆(42)、第一螺纹杆(43)、安装块(44)、打磨机构(45)和第一固定螺母(46),每组所述第一滑槽(21)的上下两侧均对称设有固定筒(41),所述固定筒(41)的外侧末端与所述第一滑槽(21)滑动连接,每组所述第一滚珠螺母(35)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连接杆(42)与所述固定筒(4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41)的内侧表面套接有第一螺纹杆(43),所述第一螺纹杆(43)的表面螺纹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母(46),所述第一固定螺母(46)与所述连接杆(42)的内侧侧壁搭接,所述第一螺纹杆(43)的内侧末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奥辜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柯策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