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车辆POST自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190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轨道交通车辆POST自控系统,包括POST主控模块和恒压模块,所述POST主控模块连接有仪表模块,且仪表模块中的仪表采用双组份食品级耐热硅胶浇铸一次成型电器集成模块化设计,所述POST主控模块包括开关电源、防腐蚀电极、磁感浮子、散热模块、防水模块,且开关电源连接有振荡电路、振荡电路连接有信号比较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列车高速运行时,同时实现杜绝由于电器件发热温度差异造成的凝露现象、保障元器件防风沙、石击等破坏,又具有一定弹性,防水性能好,能够在振动的状况下准确的检测运营分配水箱中的液位,稳定性好。稳定性好。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交通车辆POST自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具体为轨道交通车辆POST自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最典型的轨道交通就是由传统列车和标准动车所组成的动车组系统,随着列车和铁路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轨道交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不仅遍布于长距离的陆地运输,也广泛运用于中短距离的城市公共交通中。
[0003]轨道交通车辆运营中一般需要检测水箱的水位,以便及时补充,但是由于列车的惯性造成箱体的水处于波动状态,造成数量显示不真实,不稳定,造成虚拟反映列车运用状态,误报警,数据频繁跳动,稳定性差,而且要求车辆的防水、防尘性能必须保证足够好,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轨道交通车辆POST自控系统,主要为解决列车由于惯性或坡度造成箱体的水处于波动状态,造成数量显示不真实,不稳定,造成虚拟反映列车综合运用状态,而且要求元器件防水防尘性能不够好,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轨道交通车辆POST自控系统,包括POST主控模块和恒压模块,所述POST主控模块连接有仪表模块,且仪表模块中的仪表采用双组份食品级耐热硅胶浇铸一次成型电器集成模块化设计,所述POST主控模块包括开关电源、防腐蚀电极、磁感浮子、散热模块、防水模块,且开关电源连接有振荡电路、振荡电路连接有信号比较模块,信号比较模块连接有自助诊断模块,自助诊断模块与输出信号转换器相连接,所述恒压模块包括恒压流水装置,恒压流水装置采用二级提水设计,保证足够的压差,满足水压正常循环,而堵绝污浊空气对流。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液压轴承风扇和风冷散热器,且液压轴承风扇自带ALCOOLER智能温控,风扇扇叶采用双片风叶设计。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模块还包括微槽相变散热模块,微槽位于热管内部,微槽为烧结结构。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水模块包括一次性浇筑形成的模块化绝缘体,和防水等级达到IP67以上,所述散热模块包括连接件,连接件采用导热硅脂无缝接触,连接电器元件与铜铝合金传递热量。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OST主控模块包括水箱,水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气管,且排气管为L型结构,所述水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橡胶管和排污管,所述水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加热管,且水箱的顶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接线盒和顶分线
盒,水箱的上表面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水箱的一侧设有电器控制箱,所述水箱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隔热板,且隔热板的外表面粘接有隔热胶带。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箱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吊梁,且吊梁的下端位于水箱的内部,所述水箱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管卡,且管卡与排气管卡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和排污管结构相同,且进水管包括热缩管和纤维胶带,热缩管位于纤维胶带内部,热缩管和纤维胶带之间穿插有伴热线,纤维胶带的外部套接有绝缘管,所述绝缘管和纤维胶带之间填充有绝缘剂,且绝缘管的外部粘接有铝箔层,铝箔层的外部套接有不锈钢包皮。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箱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头,且连接头的一侧设有球阀,所述水箱的一侧内壁上开有多个线槽,且水箱的一侧外壁设有多个导热管,导热管的内壁上开有线束型凹槽。
[0013](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轨道交通车辆POST自控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解决了轨道交通车辆运营中由于列车的惯性里造成水箱的水处于波动状态,造成数据显示不真实,不稳定的问题,促使仪器仪表显示稳定,并且真实有效。
[0014]2、连接件采用导热硅脂无缝接触,连接电器元件与铜铝合金传递热量,防止电器元件因热量聚集而烧毁。
[0015]3、在保证列车高速运行时,同时实现杜绝由于电器件发热由于温度差异造成的凝露现象、保障元器件防风沙、石击等破坏又具有一定弹性,增加韧性,且IP等级能达到IP67以上,既能解决了设备自身带来的的散热问题,又采取物理性能,彻底解决因高速列车运行时,由于压差较大带来的一系列副作用。
[0016]4、通过伴热线、纤维胶带和绝缘管的设计能够提高进水管和排污管的安全性,防止其由于凝露而结冻,影响正常的排水工作。
[0017]5、线路采用双组份食品级耐热硅胶浇铸一次成型电器集成模块化设计,避免凝露而产生的电器短路,防水性能好。
[0018]6、通过微槽的设置,体积小、散热快,被动式散热,无需风扇或水泵,无冷却用能耗,无动力运行,节能,巧妙利用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发热的能量使取热介质蒸发产生动能和势能,蒸气流动到冷凝器放热冷凝成液体,借助取热器微槽群的毛细力和液体重力回流到与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紧贴的取热器,从而实现无外加动力的闭式散热循环,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轨道交通车辆POST自控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轨道交通车辆POST自控系统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轨道交通车辆POST自控系统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轨道交通车辆POST自控系统的进水管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轨道交通车辆POST自控系统的电路接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轨道交通车辆POST自控系统的电器控制箱和供水管路系统接线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轨道交通车辆POST自控系统的电器控制箱接线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轨道交通车辆POST自控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水箱;2、吊梁;3、管卡;4、排气管;5、进水管;6、橡胶管;7、电加热管;8、连接头;9、球阀;10、接线盒;11、液位传感器;12、顶分线盒;13、电器控制箱;14、线槽;15、隔热板;16、隔热胶带;17、热缩管;18、伴热线;19、纤维胶带;20、绝缘剂;21、绝缘管;22、铝箔层;23、不锈钢包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参照图1

8,轨道交通车辆POST自控系统,包括包括POST主控模块和恒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POST主控模块连接有仪表模块,且仪表模块中的仪表采用双组份食品级耐热硅胶浇铸一次成型电器集成模块化设计,避免凝露而产生的电器短路,防水等级可达到IP67以上,首次超越列车的运营要求,质地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轨道交通车辆POST自控系统,包括POST主控模块和恒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POST主控模块连接有仪表模块,且仪表模块中的仪表采用双组份食品级耐热硅胶浇铸一次成型电器集成模块化设计,所述POST主控模块包括开关电源、防腐蚀电极、磁感浮子、散热模块、防水模块,且开关电源连接有振荡电路、振荡电路连接有信号比较模块,信号比较模块连接有自助诊断模块,自助诊断模块与输出信号转换器相连接,所述恒压模块包括恒压流水装置,恒压流水装置采用二级提水设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POST自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液压轴承风扇和风冷散热器,且液压轴承风扇自带ALCOOLER智能温控,风扇扇叶采用双片风叶设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POST自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还包括微槽相变散热模块,微槽位于热管内部,微槽为烧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POST自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模块包括一次性浇筑形成的模块化绝缘体,和防水等级达到IP67以上,所述散热模块包括连接件,连接件采用导热硅脂无缝接触,连接电器元件与铜铝合金传递热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POST自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OST主控模块包括水箱(1),水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气管(4),且排气管(4)为L型结构,所述水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5)、橡胶管(6)和排污管,所述水箱(1)的一侧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永仕许泽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四机宏达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