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晶晶专利>正文

一种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0320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包括臭氧与臭气吸收管,所述臭氧与臭气吸收管前段上通过第一连接管无缝连接有矩形吸气装置,所述臭氧与臭气吸收管前段还通过第二连接管无缝连接有环形吸气装置,所述臭氧与臭气吸收管中段固定连接有导流扇,所述臭氧与臭气吸收管末端通过进气口与净化装置无缝连接,所述净化装置内腔中部开设有燃烧仓,所述燃烧仓下端开设有废料漏斗,所述净化装置内腔固定连接有电子点火器,所述燃烧仓上端右侧无缝连接有废气管,所述废气管无缝连接有尾气管,所述净化装置上端固定连接有空气泵,所述空气泵右端固定连接有进气滤网,所述空气泵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贯穿插接在燃烧仓中。插接在燃烧仓中。插接在燃烧仓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混合搅拌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污水处理产业化的发展,到2010年,我国设区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将不低于70%,将有一大批污水处理厂陆续建成,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大量污染源——臭气。污水处理厂恶臭发生源主要有粗格栅、沉砂池、曝气池、回流泵房、脱水机房及污泥堆场等场所。污水中的恶臭物质向大气扩散受到水温、pH、水质、曝气池的布局设计、厂周边建筑物的密度及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每座污水处理厂恶臭浓度大小不同。而且恶臭多是无组织排放,即使同一座污水厂,其不同地点恶臭浓度也不同。它作为一种典型的环境公害已为世界各国所公认,不少发达国家将其作为一种单列公害进行研究,并专项立法实施防治。国外对恶臭污染的治理工作也开展较早,在日本及欧美的多个工业领域中,采用如固定床式活性炭吸附脱臭等技术已有一定历史。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对恶臭的监测与防治,制订了部分恶臭化合物的排放标准(GB 14554

93)和配套的分析方法。
[0003]目前国际国内治理恶臭的手段主要采用:目前国际国内治理恶臭的手段主要采用:1、生物除臭法;2、催化氧化法;3、臭氧除臭法;4、活性炭吸附法;5、药液喷淋法等。但单一处理设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设备投资高,运行成本高,处理气量小,工作不稳定,脱臭效率不高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包括臭氧与臭气吸收管,所述臭氧与臭气吸收管前段上通过第一连接管无缝连接有矩形吸气装置,所述臭氧与臭气吸收管前段还通过第二连接管无缝连接有环形吸气装置,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在与臭氧与臭气吸收管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环形吸气装置为中段膨胀的套管且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所述臭氧与臭气吸收管中段固定连接有导流扇,所述导流扇与臭氧与臭气吸收管连接处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臭氧与臭气吸收管后段固定连接有臭氧浓度检测器,所述臭氧浓度检测器的传感器触头贯穿插接在臭氧与臭气吸收管的内腔中部,所述臭氧与臭气吸收管末端通过进气口与净化装置无缝连接,所述净化装置内腔中部开设有燃烧仓,所述燃烧仓下端开设有废料漏斗,所述废料漏斗末端与废料管无缝连接,所述废料管上固定连接有终止阀,所述净化装置内腔固定连接有电子点火器,所述电子点火器点火端插接在燃烧仓内部,所述燃烧仓上端右侧无缝连接有废气管,所述废气管无缝连接有尾气管,所述净化装置上端固定连接有空气泵,所述空气泵右端固定连接有进气滤网,所述空气泵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贯
穿插接在燃烧仓中。
[0006]更进一步的,所述矩形吸气装置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吸附网,所述矩形吸气装置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附网为生物炭吸附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孔隙直径不大于1mm。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均为橡胶密封圈。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燃烧仓为开设在净化装置中的球形燃烧仓。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末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阀,所述出气管为金属管且表面涂装有耐热涂层。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扇电机输出轴末端传动连接有传动曲柄,所述传动曲柄末端固定连接有导流翼板。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该种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0014]1.该种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通过设置矩形吸气装置和环形吸气装置的结构,达到了能够有效应对不同的臭氧或臭气产生源、散逸源的效果,对于反应池这类面积较大但产生速率低的臭氧或臭气产生源,可以利用矩形吸气装置吸附面积大的特点、快速稳定的将臭氧和臭气吸附干净,对于管道连接处或带压管道的臭氧和臭气产生部位,则可以利用环形吸气装置将散逸点或产生点的臭氧和臭气无遗漏地吸附干净;
[0015]2.该种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通过设置第一吸附网和第一过滤网的结构,达到了能够同步使用其他处理办法,加速臭氧和臭气的处理的效果,例如第一吸附网可以填充生物炭颗粒,充当生物炭吸附网,也能够吸附一定量的臭氧和臭气,例如第一过滤网,可以卡接催化剂颗粒,充当催化氧化反应网;
[0016]3.该种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的结构,达到了保证在各个连接点处不会发生臭氧和臭气的二次散逸的效果,保证了高浓度的臭氧和臭气的安全运输,避免了管道区域因臭氧臭气浓度过大而出现爆燃隐患的效果,提高了整个系统运行和使用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0017]4.该种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通过设置燃烧仓及其附属组件的结构,达到了能够将臭氧和臭气集中燃烧的效果,从而将具有污染性的臭氧和臭气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等不具备污染性的终端产物,能够安全高效地处理臭氧和臭气。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矩形吸气装置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环形吸气装置的截面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环形吸气装置的侧剖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导流扇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臭氧与臭气吸收管、11第一密封圈、12导流扇、13第三密封圈、 14传动曲柄、15导流翼板、16臭氧浓度检测器、17传感器触头、2矩形吸气装置、21第一连接管、22第一
吸附网、23第一过滤网、3环形吸气装置、31第二连接管、32第二密封圈、4净化装置、41燃烧仓、42废料漏斗、43废料管、44 终止阀、45电子点火器、46进气口、47废气管、48电磁阀、5尾气管、6空气泵、61进气滤网、62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着重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包括臭氧与臭气吸收管1,所述臭氧与臭气吸收管1前段上通过第一连接管21无缝连接有矩形吸气装置2,所述矩形吸气装置2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吸附网22,所述矩形吸气装置2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23,所述第一吸附网22为生物炭吸附网,所述第一过滤网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包括臭氧与臭气吸收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与臭气吸收管(1)前段上通过第一连接管(21)无缝连接有矩形吸气装置(2),所述臭氧与臭气吸收管(1)前段还通过第二连接管(31)无缝连接有环形吸气装置(3),所述第一连接管(21)和第二连接管(31)在与臭氧与臭气吸收管(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1),所述环形吸气装置(3)为中段膨胀的套管且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32),所述臭氧与臭气吸收管(1)中段固定连接有导流扇(12),所述导流扇(12)与臭氧与臭气吸收管(1)连接处设有第三密封圈(13),所述臭氧与臭气吸收管(1)后段固定连接有臭氧浓度检测器(16),所述臭氧浓度检测器(16)的传感器触头(17)贯穿插接在臭氧与臭气吸收管(1)的内腔中部,所述臭氧与臭气吸收管(1)末端通过进气口(46)与净化装置(4)无缝连接,所述净化装置(4)内腔中部开设有燃烧仓(41),所述燃烧仓(41)下端开设有废料漏斗(42),所述废料漏斗(42)末端与废料管(43)无缝连接,所述废料管(43)上固定连接有终止阀(44),所述净化装置(4)内腔固定连接有电子点火器(45),所述电子点火器(45)点火端插接在燃烧仓(41)内部,所述燃烧仓(41)上端右侧无缝连接有废气管(47),所述废气管(47)无缝连接有尾气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丽平廖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廖晶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