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筒防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982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纱线筒防脱装置,有效解决纱线筒容易脱出引起纱线缠绕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圆环,圆环内固定有圆筒,纱线筒套装在圆筒上能转动,纱线筒上端与圆筒上端平齐;圆筒内有方杆,方杆上固定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上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上铰接有第三连杆,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之间连接扭簧,扭簧使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有相互远离的趋势;向内折叠第三连杆能使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处于圆筒内,方杆向上移动能带动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沿圆筒的内壁向上移出圆筒,第二、三连杆卡在圆筒上端,第一连杆和方杆也不能向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纱线筒容易脱出引起纱线缠绕的问题,避免引起纱线缠绕,拆装速度快,效率高。率高。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线筒防脱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
,特别是一种纱线筒防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倍捻机使用时需要将纱线筒放置在倍捻机上的固定轴上,通过旋转抽取纱线筒上的纱线;但是在抽取纱线筒上的纱线的过程中,当放置于倍捻机上的纱线筒质量变轻时,并且由于卷取速度较快,极易造成纱线筒在固定轴上跳动或从固定轴内脱出,脱出后的纱线筒蹦至其余卷取中的纱线筒,会引起纱线缠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纱线筒防脱装置,可有效解决纱线筒容易脱出引起纱线缠绕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水平放置的圆环,圆环内固定有一个竖直向上的圆筒,纱线筒套装在圆筒上能转动,且纱线筒上端与圆筒上端平齐;圆筒内有一个能上下移动的方杆,方杆上固定有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一连杆,每个第一连杆的端头均铰接有一个第二连杆,每个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各铰接有一个第三连杆,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之间连接扭簧,扭簧使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有相互远离的趋势;当方杆下端处于圆筒内最下方时,通过向内折叠第三连杆使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处于圆筒内,方杆向上移动能带动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沿圆筒的内壁向上移出圆筒,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卡在圆筒上端,第一连杆和方杆也不能向下移动。
[0005]本技术通过结合纱线筒容易在卷取时随纱线跳动,甚至从固定轴上脱出的实际情况,设置通过向上拉动方杆使第二连杆卡在圆筒上端,防止纱线筒大幅跳动甚至脱出,避免引起纱线缠绕;同时更换新的纱线筒操作简单,拆装速度快,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07]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08]图3为装置未安装纱线筒时的图2中A

A剖视图。
[0009]图4为纱线筒在固定过程中图2中A

A剖视图。
[0010]图5为纱线筒被固定状态图2中A

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由图1至图5给出,本技术包括水平放置的圆环1,圆环1内固定有一个竖直向上的圆筒2,纱线筒套装在圆筒2上能转动,且纱线筒上端与圆筒2 上端平齐;圆筒2内有一个能上下移动的方杆3,方杆3上固定有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一连杆4,每个第一连杆4的端头
均铰接有一个第二连杆5,每个第二连杆5的另一端各铰接有一个第三连杆6,第二连杆5与第三连杆6之间连接扭簧,扭簧使第二连杆5和第三连杆6有相互远离的趋势;当方杆3下端处于圆筒2内最下方时,通过向内折叠第三连杆6使第二连杆5和第三连杆6处于圆筒2内,方杆3向上移动能带动第二连杆5和第三连杆6沿圆筒2的内壁向上移出圆筒2,第二连杆5和第三连杆6卡在圆筒2上端,第一连杆4和方杆3也不能向下移动。
[0013]所述的圆筒2内固定有一个水平第一圆盘7,第一圆盘7中间开有一个方形通孔;方杆3置于第一圆盘7中间的方形通孔内且能上下移动,方杆3底部固定有一个置于圆筒2内的第二圆盘8,方杆3上套装有置于第一圆盘7和第二圆盘8之间的压簧9;通过拉动方杆3上端使方杆3向上移动,并压缩压簧9,松开方杆3,方杆3能在自身重力和压簧9复位的作用下向下移动。
[0014]所述的方杆3左右两端面上分别固定有一个挡块10;第二连杆5沿圆筒2的内壁向上移出圆筒2时,在扭簧作用下第三连杆6的自由端给方杆3施加一个推力,这个推力的反作用力向外推动第三连杆6,使第三连杆6向外推动第二连杆5的上端,第二连杆5绕与第一连杆4的铰接点向圆筒2 外侧转动,使第三连杆6自由端绕与第二连杆5的铰接点向上转动脱离方杆3,并置于挡块10的下端面上,此时停止向上拉动方杆3,方杆3向下移动,通过第一连杆4向下拉动第二连杆5,使第二连杆5以圆筒2上端面内侧边为支点向上转动,同时第三连杆6自由端在挡块10的下端面上向方杆3的方向滑动,直至第三连杆6自由端到达挡块10下端面与方杆3的侧面相交的夹角位置,使方杆3被卡住不能向下移动;此时由于第二连杆5向中间倾斜,第二连杆5支撑在圆筒2上端面内侧边上,第二连杆5与圆筒2上端面外侧边之间有较小间隔,因此第二连杆5与纱线筒上端之间有较小间隔,纱线筒能在圆筒2上旋转,且允许纱线筒上下跳动的幅度较小,在允许范围内,不会引起纱线缠绕。
[0015]所述的第三连杆6自由端为尖端;第三连杆6的尖端到达挡块10下端面与方杆3的侧面相交的夹角位置,尖端相比平端活动空间更小,使方杆3被更牢固地卡住不能向下移动。
[0016]本技术使用时,初始状态,第三连杆6向内折叠使第二连杆5和第三连杆6处于圆筒2内,由于第二连杆5和第三连杆6之间装有扭簧,扭簧使第三连杆6的尖端紧贴在方杆3上压簧9处于舒张状态,方杆3下端的第二圆盘8置于圆筒2内的下端;需要安装纱线筒时,将纱线筒套装在圆筒2上,纱线筒上端与圆筒2 上端平齐;通过向上拉动方杆3,带动第二连杆5和第三连杆6向上移动,同时压簧9被压缩;第二连杆5沿圆筒2的内壁向上移出圆筒2时,在扭簧作用下第三连杆6的自由端给方杆3施加一个推力,这个推力的反作用力向外推动第三连杆6,使第三连杆6向外推动第二连杆5的上端,第二连杆5绕与第一连杆4的铰接点向圆筒2 外侧转动,使第三连杆6自由端绕与第二连杆5的铰接点向上转动脱离方杆3,并置于挡块10的下端面上,此时停止向上拉动方杆3,方杆3在自身重力和压簧9的作用下向下移动,通过第一连杆4向下拉动第二连杆5,使第二连杆5以圆筒2上端面为支点向上转动,同时第三连杆6自由端在挡块10的下端面上向方杆3的方向滑动,直至第三连杆6自由端到达挡块10下端面与方杆3的侧面相交的夹角位置,使方杆3被卡住不能向下移动;此时由于第二连杆5向中间倾斜,第二连杆5支撑在圆筒2上端面内侧边上,第二连杆5与圆筒2上端面外侧边之间有较小间隔,因此第二连杆5与纱线筒上端之间有较小间隔,在卷取纱线时,纱线筒能在圆筒2上旋转,且纱线筒上下跳动的幅度较小,在允许范围内,不会引起纱线缠绕。
[0017]当纱线筒上的线卷取完需要更换新的纱线筒时,通过向上抽拉方杆3,并将第三连杆6的自由端向下按压,使第三连杆6向内折叠,此时松开方杆3,方杆3的重力和压簧9复位提供向下的压力使第二连杆5和第三连杆6向内侧转动,同时带动第二连杆5和第三连杆6向下移动回到圆筒2内,恢复初始状态;第二连杆5竖向置于圆筒2内不会挡住纱线筒的上端,即可将纱线筒取下换上新的纱线筒。
[0018]本技术通过方杆3向上移动实现将第二连杆5和第三连杆6向上移出圆筒2,并在圆筒2上端将方杆3卡住不能向下移动,将圆筒2上的纱线筒限位,使纱线筒能在圆筒2上旋转,且纱线筒上下跳动的幅度较小,在允许范围内,不会引起纱线缠绕;通过再次向上一小段距离并向内折叠第三连杆6使第二连杆5和第三连杆6处于圆筒2内,即可更换新的纱线筒。
[0019]本技术通过结合纱线筒容易在卷取时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线筒防脱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圆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环(1)内固定有一个竖直向上的圆筒(2),纱线筒套装在圆筒(2)上能转动,且纱线筒上端与圆筒(2) 上端平齐;圆筒(2)内有一个能上下移动的方杆(3),方杆(3)上固定有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一连杆(4),每个第一连杆(4)的端头均铰接有一个第二连杆(5),每个第二连杆(5)的另一端各铰接有一个第三连杆(6),第二连杆(5)与第三连杆(6)之间连接扭簧,扭簧使第二连杆(5)和第三连杆(6)有相互远离的趋势;当方杆(3)下端处于圆筒(2)内最下方时,通过向内折叠第三连杆(6)使第二连杆(5)和第三连杆(6)处于圆筒(2)内,方杆(3)向上移动能带动第二连杆(5)和第三连杆(6)沿圆筒(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绪超许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五洋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