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纱管运输周转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4442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粗纱管运输周转车,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壳体腔体下端面固定有多个支撑件,支撑件矩形阵列在壳体腔体下端面上,支撑件包括前后两个直杆,两直杆间隔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多个铰接轴,每个铰接轴上有拨杆,铰接轴上固定有扭簧,扭簧使两拨杆上端始终受到相互靠近的力,当两拨杆上端相互靠近时,拨杆的横杆能完全置于两直杆间隔内,拨杆下端能探出直杆左右两端,拨杆上端铰接有一个横杆,壳体下端固定有四个车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直杆对粗纱管间隔穿插固定避免径向碰撞,通过横杆对粗纱管分层支撑,避免轴向碰撞和大管套小管的情况发生,通过拨杆扭簧为每层粗纱管提供预紧力缓冲震动。供预紧力缓冲震动。供预紧力缓冲震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粗纱管运输周转车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领域,具体是一种粗纱管运输周转车。

技术介绍

[0002]粗纱管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相互挤压碰撞,造成纱线松弛甚至从纱线管上脱落,大大提高运输成本,现有技术有通过将纱线管穿插在杆上,且直杆间隔均布能有效防止粗纱管间的径向碰撞,但轴向的碰撞依然存在,尤其在将塔型的线管穿插在杆上后会出现大管套小管的情况,即粗纱管直径大的一端套接在下方粗纱管直径小的一端上,使线管直接与粗纱接触,更容易造成纱线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粗纱管运输周转车,解决了粗纱管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壳体腔体下端面固定有多个竖直方向的支撑件,支撑件矩形阵列在壳体腔体下端面上,支撑件包括前后两个对称且间隔放置的直杆,两直杆间隔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多个水平前后放置铰接轴,铰接轴从上到下等间隔布置且左右两侧距离最近的铰接轴位于同一水平面,每个铰接轴上有一个拨杆,拨杆的竖杆中部铰接在铰接轴上,铰接轴上固定有扭簧,扭簧另一端固定在拨杆上,扭簧使两拨杆上端始终受到相互靠近的力,当两拨杆上端相互靠近时,拨杆的横杆能完全置于两直杆间隔内,拨杆下端能探出直杆左右两端;
[0005]拨杆上端铰接有一个横杆,铰接点固定有扭簧,扭簧使横杆始终与拨杆垂直且朝向外侧;
[0006]壳体下端固定有四个车轮。
[0007]所述的两直杆间隔左右两端位于铰接轴上方位置固定有挡块,挡块使拨杆沿铰接点旋转时上端不伸出直杆左右两端,同时阻挡横杆向下摆动。
[0008]所述的拨杆下端面为外侧段高于内侧端的斜面,当两拨杆上端相互靠近时,拨杆下端斜面的外端部分能探出直杆左右两端。
[0009]所述的构成支撑杆的两直杆横截面均为半圆形且两直杆能共同构成一个圆形竖杆。
[0010]所述的壳体左端有水平前后方向的推杆,推杆前后两端固定有斜杆,斜杆右端固定在壳体左端面上。
[0011]本技术通过利用直杆对粗纱管间隔穿插固定避免径向碰撞,通过横杆对粗纱管分层支撑,避免轴向碰撞和大管套小管的情况发生,通过拨杆扭簧为每层粗纱管提供预紧力缓冲震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拨杆上端向外侧摆动时的主视剖视图。
[0016]图5为本技术拨杆的三维零件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由图1至图5给出,本技术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1,壳体1腔体下端面固定有多个竖直方向的支撑件2,支撑件2矩形阵列在壳体1腔体下端面上,支撑件2包括前后两个对称且间隔放置的直杆3,两直杆3间隔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多个水平前后放置铰接轴4,铰接轴4从上到下等间隔布置且左右两侧距离最近的铰接轴4位于同一水平面,每个铰接轴4上有一个拨杆5,拨杆5的竖杆中部铰接在铰接轴4上,铰接轴4上固定有扭簧,扭簧另一端固定在拨杆5上,扭簧使两拨杆5上端始终受到相互靠近的力,当两拨杆5上端相互靠近时,拨杆5的横杆能完全置于两直杆3间隔内,拨杆5下端能探出直杆3左右两端;
[0019]拨杆5上端铰接有一个横杆6,铰接点固定有扭簧,扭簧使横杆6始终与拨杆5垂直且朝向外侧;
[0020]壳体1下端固定有四个车轮7。
[0021]所述的两直杆3间隔左右两端位于铰接轴4上方位置固定有挡块8,挡块8使拨杆5沿铰接点旋转时上端不伸出直杆3左右两端,同时阻挡横杆6向下摆动。
[0022]所述的拨杆5下端面为外侧段高于内侧端的斜面,当两拨杆5上端相互靠近时,拨杆5下端斜面的外端部分能探出直杆3左右两端。
[0023]所述的构成支撑杆2的两直杆3横截面均为半圆形且两直杆3能共同构成一个圆形竖杆。
[0024]所述的壳体1左端有水平前后方向的推杆9,推杆9前后两端固定有斜杆10,斜杆10右端固定在壳体1左端面上。
[0025]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壳体1通过推杆9推至需要装货的地点,然后将粗纱管依次穿插在每个支撑件2上,通过穿插的方式固定粗纱管,能有效方式运输过程中粗纱管之间的相互碰撞;
[0026]拨杆5受扭簧扭力影响下端探出直杆3左右两端,上端横杆6完全置于两直杆3间隔内且外端不伸出向左右两端,被穿插在支撑件2上的粗纱管能竖直向下滑落,在滑落至拨杆5下端位置时,纱线管能通过重力克服扭簧扭力使拨杆5下端沿铰接点向直杆3间隔内侧摆动给纱线管的下滑让位,同时横杆6在拨杆5的带动下向间隔外侧移动,如果粗纱管长度大于拨杆5长度,即粗纱管下降过程中下端将拨杆5下端挤压至间隔3内时,粗纱管的上端还未低于横杆6水平位置,此时横杆6被粗纱管上端阻挡无法正常伸出竖杆3左右两端,只能在于粗纱管内壁接触后绕铰接点向上摆动,直至粗纱管下滑至上端低于横杆6水平位置后,横杆6自由端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外摆动伸出直杆3左右两端,直至第一层的粗纱管滑落至最下层的拨杆5位置后,始终将最下层的拨杆5向内侧挤压,横杆6始终向外侧伸出直杆3左右两端,
由于受扭簧扭力作用,拨杆5下端能对粗纱管内壁施加一个向外撑紧的预紧力,对粗纱管在运输过程中的抖动起到缓冲作用;
[0027]待第一层粗纱管穿插完成后,继续向每个支撑件2上穿插第二层粗纱管,第二层粗纱管在滑落至第一层粗纱管上方位置后,受最下层的横杆6阻挡和支撑无法继续下滑,保证层与层之间的粗纱管相互不接触,有效防止粗纱管出现大管套小管的情况发成,大大降低粗纱管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粗纱管运输周转车,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1),壳体(1)腔体下端面固定有多个竖直方向的支撑件(2),支撑件(2)矩形阵列在壳体(1)腔体下端面上,支撑件(2)包括前后两个对称且间隔放置的直杆(3),两直杆(3)间隔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多个水平前后放置铰接轴(4),铰接轴(4)从上到下等间隔布置且左右两侧距离最近的铰接轴(4)位于同一水平面,每个铰接轴(4)上有一个拨杆(5),拨杆(5)的竖杆中部铰接在铰接轴(4)上,铰接轴(4)上固定有扭簧,扭簧另一端固定在拨杆(5)上,扭簧使两拨杆(5)上端始终受到相互靠近的力,当两拨杆(5)上端相互靠近时,拨杆(5)的横杆能完全置于两直杆(3)间隔内,拨杆(5)下端能探出直杆(3)左右两端;拨杆(5)上端铰接有一个横杆(6),铰接点固定有扭簧,扭簧使横杆(6)始终与拨杆(5)垂直且朝向外侧;壳体(1)下端固定有四个车轮(7)。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亚东李娜顾维忠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五洋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