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燕春专利>正文

一种厢式通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8243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厢式通车结构,包括多个桩基组,沿横向依次设置,一个桩基组包括至少2个沿纵向依次设置的桩基础;和多个单元厢,沿纵向依次搁置于所述桩基组上,一个单元厢跨接至少2个桩基组;所述单元厢具有至少2层通车路面,所述多个单元厢的同一层的通车路面依次对接,形成一条行车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厢式通车结构,通车能力更强,有效缓解交通紧张问题,也能充分利用空间,减少了对土地的占用。减少了对土地的占用。减少了对土地的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厢式通车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厢式通车结构,属于交通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公路(含高速公路)、高架路(桥)属于交通工程。
[0003]一般的,公路的建设内容包括路基、路面及附属工程(如路堤护坡、边沟、挡墙、排降水设施等),需占用大量土地,并需对受其修建影响的管网进行调整和重新布设。
[0004]高速公路建设所需的土地面积,通常是其路面面积的两倍以上,还不包括为填筑路基取土造成的取土坑面积,以及因筑路对农业用地的间接影响。
[0005]为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现状,高架路(桥)(如立交桥、快速通道),日渐成为城市交通主要交通设施。城市里的公路与高架路(桥)除占用大量土地外,受其影响的管网工程更多(如电力、供水、排水、排污、供气、电信管网等)。这些工程的前期和投入运行后的养护、排水系统引起的水土流失及引发的路面路基的塌陷等问题也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厢式通车结构,与现有公路比,占地少,不防碍原有的管线布设,并可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厢式通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桩基组,沿横向依次设置,一个桩基组包括至少2个沿纵向依次设置的桩基础(1);和多个单元厢,沿纵向依次搁置于所述桩基组上,一个单元厢跨接至少2个桩基组;所述单元厢具有至少2层通车路面,所述多个单元厢沿横向依次首尾对接,形成与通车路面数量相同的行车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厢式通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桩基组内,相邻桩基础(1)之间通过系梁(9)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厢式通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厢包括下、上平行分布的第一通车路面(3)和第二通车路面(5),第一通车路面(3)和第二通车路面(5)在纵向的两侧端分别通过一侧墙(4)一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厢式通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4)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采光孔(6)。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厢式通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厢内设有沿横向延伸的隔墙(14),所述隔墙(14)的顶端与第二通车路面(5)一体连接,所述隔墙(14)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茆宝华王燕春
申请(专利权)人:王燕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