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络筒用气圈固定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7960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圈固定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络筒用气圈固定座,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转动连接有锭轴,锭轴连接有管纱,支撑底座连接有气圈控制机构,气圈控制机构包括支撑板、移动槽、驱动电机、螺纹轴、控制器、螺纹孔、移动块、气圈破裂管和红外传感器,支撑板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的底部,移动槽开设在支撑板靠近管纱的一侧,螺纹轴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移动槽的两侧槽壁上,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顶部板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气圈破裂管自动随着纱线退绕位置的降低而降低,使气圈破裂管始终处在合适的位置,气圈控制效果好,纱线退绕更稳定,不易脱圈和断线,生产更平稳。生产更平稳。生产更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的络筒用气圈固定座


[0001]本技术涉及气圈固定座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络筒用气圈固定座。

技术介绍

[0002]络筒(又称络纱)是织前准备的第一道工序,它的任务是将来自纺部的管纱或绞纱在络筒机上加工成符合一定要求的筒子,气圈在络筒工序中常指气圈控制器,管纱在退绕时,纱线高速移动产生圈状气流,会干扰纱线稳定性,使纱线脱圈和断裂,需要使用气圈控制器,目前的气圈控制器常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管纱在退绕中,纱线位置会逐渐下降,气圈控制器距离纱线退绕位置较远,气圈破裂效果差,导致纱线脱圈和断裂,造成生产中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气圈破裂效果差,导致纱线脱圈和断裂,造成生产中断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的络筒用气圈固定座。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便于调节的络筒用气圈固定座,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转动连接有锭轴,所述锭轴连接有管纱,所述支撑底座连接有气圈控制机构;
[0006]所述气圈控制机构包括支撑板、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的络筒用气圈固定座,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转动连接有锭轴,所述锭轴连接有管纱(2),所述支撑底座(1)连接有气圈控制机构(3);所述气圈控制机构(3)包括支撑板(31)、移动槽(32)、驱动电机(33)、螺纹轴(34)、控制器(35)、螺纹孔(36)、移动块(37)、气圈破裂管(38)和红外传感器(39),所述支撑板(31)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1)的底部,所述移动槽(32)开设在支撑板(31)靠近管纱(2)的一侧,所述螺纹轴(34)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移动槽(32)的两侧槽壁上,所述驱动电机(33)固定连接在支撑板(31)的顶部板壁上,所述螺纹轴(34)的顶部穿过对应的轴承内圈并通过联轴器连接在驱动电机(33)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器(35)固定连接在支撑板(31)的顶部,且所述驱动电机(33)与控制器(35)电性连接,所述螺纹孔(36)开设在移动块(37)上,所述螺纹轴(34)穿过螺纹孔(36)并与螺纹孔(36)螺纹连接,所述气圈破裂管(38)固定连接在移动块(37)远离移动槽(32)槽底的一端,所述气圈破裂管(38)位于管纱(2)上方设置,所述红外传感器(39)固定连接在气圈破裂管(38)的底部,且所述红外传感器(3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刚
申请(专利权)人:虹安纺织淮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