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线路架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679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线路架设装置,包括固定在支撑架顶部的承接板,所述的承接板上套设有与承接板形成滑动配合的第一连接框及第二连接框,第一连接框与第二连接框之间的间距可调,第一连接框及第二连接框的底部分别固连有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上分别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转动盘及第二转动盘,第一转动盘及第二转动盘之间设有线盘,线盘的左侧盘面及右侧盘面分别与第一转动盘及第二转动盘固连。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框、第二连接框和第一转动盘、第二转动盘,使线盘的移动和转动更为便利,使工作人员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放线操作,最大程度的避免电线发生拖地和缠绕现象。现象。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线路线路架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线路架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输电线路在架设电线时一般是将线盘固定在指定位置,然后进行出线架设。由于施工地点的栏杆较多,这就导致在架设时电线时容易发生拖地摩擦和缠绕,造成其损坏;同时,使用者有时需要更换位置,线盘较远时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线路架设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铺设便利,操作更为方便。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固定在支撑架顶部的承接板,所述的承接板上套设有与承接板形成滑动配合的第一连接框及第二连接框,所述第一连接框与第二连接框之间的间距可调,所述第一连接框及第二连接框的底部分别固连有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所述的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上分别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转动盘及第二转动盘,所述的第一转动盘及第二转动盘之间设有线盘,线盘的左侧盘面及右侧盘面分别与第一转动盘及第二转动盘固连。
[0005]所述的支撑架包括竖直方向平行布置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所述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垂直连接两者的连接板以及连接横梁,所述的连接板设置在底部,所述的横梁设置在顶部,且横梁设置两根,所述的承接板与横梁设置的方向相吻合,且位于两根横梁中间。
[0006]所述线盘的左侧盘面上设有垂直于盘面的固定杆,所述的固定杆垂直贯穿第一转动盘后通过螺纹杆与第一转动盘固连,所述的第一转动盘上设有用来固定螺纹杆的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及固定杆上分别设有与螺纹杆相配合的安装孔。
[0007]所述的固定杆沿线盘左侧盘面的周向均布有四组。
[0008]所述承接板的上板面设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上分别设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块。
[0009]所述的第一连接框及第二连接框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固定螺栓,所述的固定螺栓上设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位于第一连接框及第二连接框之间的螺栓体上。
[0010]所述的第一转动盘及第二转动盘分别内嵌在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上,且第一转动盘及第二转动盘分别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
[0011]两根所述的横梁在其中一根横梁的底部设有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上开设有引线孔。
[0012]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框、第二连接框和第一转动盘、第二转动盘,使线盘的移动和转动更为便利,使工作人员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放线操作,最大程度的避免电线发生拖地和缠绕现象。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4]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剖视图一;
[0016]图4是本技术的内部剖视图二;
[0017]图5是本技术第一连接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图3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图6所示的一种输电线路线路架设装置,包括固定在支撑架顶部的承接板1,承接板1上套设有与承接板1形成滑动配合的第一连接框2及第二连接框3,即承接板1的上板面设有滑槽13,第一连接框2和第二连接框3上分别设有与滑槽13相配合的滑块14。第一连接框2与第二连接框3之间的间距可调,第一连接框2及第二连接框3 的底部分别固连有第一固定板4及第二固定板5,第一固定板4及第二固定板5上分别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转动盘6及第二转动盘7,第一转动盘6及第二转动盘7之间设有线盘8,线盘8的左侧盘面及右侧盘面分别与第一转动盘6及第二转动盘7固连。
[0021]进一步的,支撑架包括竖直方向平行布置的第一支撑板9与第二支撑板10,第一支撑板9与第二支撑板10之间设有垂直连接两者的连接板11以及连接横梁12,连接板11设置在底部,横梁12设置在顶部,且横梁12设置两根,承接板1与横梁12设置的方向相吻合,且位于两根横梁12中间。
[0022]进一步的,线盘8的左侧盘面上设有垂直于盘面的固定杆81,固定杆81垂直贯穿第一转动盘6后通过螺纹杆61与第一转动盘6固连,第一转动盘6上设有用来固定螺纹杆61的连接块62,连接块62及固定杆81上分别设有与螺纹杆61相配合的安装孔。也就是第一转动盘6 上开设有供固定杆81穿过的通孔62,在固定杆81的端部开设有与螺纹杆61相配合的安装孔,第一转动盘6的盘面上焊接有连接块62,连接块62上同时开设有与螺纹杆61相配合的安装孔,螺纹杆61同时插入连接块62及固定杆81上的安装孔时,实现线盘左侧盘面与第一转动盘6的固连。优选的,固定杆81沿线盘左侧盘面的周向均布有四组。线盘8的右侧盘面与第二转动盘7的连接方式与左侧盘面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23]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框2及第二连接框3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固定螺栓15,固定螺栓15上设有限位块16,且限位块16位于第一连接框2及第二连接框3之间的螺栓体上。本实施例中,限位块16抵靠在第一连接框2的内侧面,可对第一连接框2进行限位,使第一连接框2 和第二连接框3的移动更为便利。
[0024]进一步的,第一转动盘6及第二转动盘7分别内嵌在第一固定板4 及第二固定板5上,且第一转动盘6及第二转动盘7分别通过轴承17 与第一固定板4及第二固定板5转动连接。
[0025]进一步的,两根横梁12在其中一根横梁的底部设有固定块18,固定块18上开设有引线孔19。优选的,固定块18设置在横梁12的正中间位置,便于引线。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7]使用时,将支撑架放置在指定位置,将线盘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然后用固定螺栓和螺母配合对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进行固定,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较大的晃动,通过第一连接框、第二连接框使得线盘的左右移动更为便利,方便工作人员更为灵活的进行放线操作,且能够极大的避免电线发生拖地和缠绕,从而达到了结构简单,铺设更为便利、高效且操作更为方便的目的。
[002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螺纹杆对线盘和转动盘进行固定,使其安装更为便利和稳固;2)本技术通过固定螺栓对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进行固定,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较大的晃动,通过两个连接框使得线盘的转动和左右移动更为便利; 3)本技术通过轴承使得转动盘的转动更为便利;4)本技术通过限位块对第一连接框进行限位,使其移动更为便利,然后通过滑块和滑槽对第一连接框、第二连接框进行限位,使其滑动更为便利和稳固;5)本技术通过固定块和引线孔使得引线更为便利;6)本技术可使工作人员更为灵活的进行放线操作,且能够极大的避免电线发生拖地和缠绕;7)本技术结构简单,铺设便利且高效,操作更为方便。
[0029]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线路架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支撑架顶部的承接板(1),所述的承接板(1)上套设有与承接板(1)形成滑动配合的第一连接框(2)及第二连接框(3),所述第一连接框(2)与第二连接框(3)之间的间距可调,所述第一连接框(2)及第二连接框(3)的底部分别固连有第一固定板(4)及第二固定板(5),所述的第一固定板(4)及第二固定板(5)上分别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转动盘(6)及第二转动盘(7),所述的第一转动盘(6)及第二转动盘(7)之间设有线盘(8),线盘(8)的左侧盘面及右侧盘面分别与第一转动盘(6)及第二转动盘(7)固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线路架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包括竖直方向平行布置的第一支撑板(9)与第二支撑板(10),所述的第一支撑板(9)与第二支撑板(10)之间设有垂直连接两者的连接板(11)以及连接横梁(12),所述的连接板(11)设置在底部,所述的横梁(12)设置在顶部,且横梁(12)设置两根,所述的承接板(1)与横梁(12)设置的方向相吻合,且位于两根横梁(12)中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线路架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8)的左侧盘面上设有垂直于盘面的固定杆(81),所述的固定杆(81)垂直贯穿第一转动盘(6)后通过螺纹杆(61)与第一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响杨垂玮徐海潮张树林程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