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热复合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784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绝热复合毡,包括:绝热毡层;玻璃纤维层,位于所述绝热毡层上;金属薄膜层,位于所述玻璃纤维层上;其中,所述金属薄膜层的面积大于所述玻璃纤维层的面积,所述玻璃纤维层的面积大于所述绝热毡层的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特殊的结构构造与材料,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还能降低导热系数。还能降低导热系数。还能降低导热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绝热复合毡


[0001]本技术属于保温隔热
,特别涉及一种绝热复合毡。

技术介绍

[0002]介孔保温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大孔隙率,因此具有极低的导热系数。另外,其还具有密度小,节能,绿色环保等优点,是一种典型的绝热保温材料。然而,使用介孔材料与玻璃纤维进行复合后所得到的绝热保温材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拉伸强度偏低,此外,也不能很好地隔离红外辐射,降低了其保温隔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绝热复合毡,一方面,在绝热毡层有效降低产品导热系数的同时,利用铝箔对红外辐射的反射作用,进一步增强隔热保温效果。另一方面,利用凸起结构层,进一步增大复合毡的比表面积,进一步降低复合毡的导热系数。
[0004]本技术所述问题是由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绝热复合毡,包括:
[0005]绝热毡层;
[0006]玻璃纤维层,位于所述绝热毡层上;
[0007]金属薄膜层,位于所述玻璃纤维层上;
[0008]其中,所述金属薄膜层的面积大于所述玻璃纤维层的面积,所述玻璃纤维层的面积大于所述绝热毡层的面积。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属薄膜层的厚度为0.1

0.5毫米。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属薄膜层为铝箔层,铝箔对红外辐射的反射作用,进一步增强隔热保温效果。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属薄膜层为泡沫状结构。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属薄膜层为片状结构。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热毡层具有三维网状结构。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热毡层为介孔绝热毡材料。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热毡层与所述玻璃纤维层之间为粘贴连接。
[00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玻璃纤维层与所述绝热毡层之间为粘贴连接,或者锁扣连接。
[00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属薄膜层为双层薄膜结构。
[00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毡每平方米的重量不小于420克,且不大于450克。
[001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绝热复合毡,包括:
[0020]绝热毡层;
[0021]玻璃纤维层,位于所述绝热毡层上;
[0022]金属薄膜层,位于所述玻璃纤维层上;
[0023]凸起结构层,位于所述玻璃纤维层和所述金属薄膜层之间,或者位于所述金属薄膜层上;
[0024]其中,所述凸起结构层包括多个凸起,所述凸起为金属凸起或者绝热毡凸起;
[0025]所述玻璃纤维层包括:
[0026]玻璃纤维连续毡;
[0027]玻璃纤维短纤毡,位于所述玻璃纤维连续毡上;
[0028]高分子树脂,位于所述玻璃纤维短纤毡和玻璃纤维连续毡之间;
[0029]且所述金属薄膜层的面积大于所述玻璃纤维层的面积,所述玻璃纤维层的面积大于所述绝热毡层的面积。
[0030]在本技术中,提供一种绝热复合毡,一方面,在绝热毡层有效降低产品导热系数的同时,利用金属薄膜例如铝箔对红外辐射的反射作用,进一步增强隔热保温效果。另一方面,利用凸起结构层,进一步增大复合毡的比表面积,进一步降低复合毡的导热系数。本技术在搭接50%的施工方式下,根据实验室仿真测试结果,得出每层可有效降低表面温度 0.8

1.2℃。本技术采用特殊的结构构造与材料,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还能降低导热系数。本技术具有很好的耐火及隔热效果,结构简单,原理易懂,且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31]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绝热复合毡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绝热复合毡的仰视图;
[0033]图3: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凸起结构层示意图;
[0034]图4: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凸起结构层示意图。
[0035]符号说明
[0036]101
ꢀꢀꢀꢀꢀꢀꢀꢀꢀꢀꢀꢀꢀꢀꢀꢀꢀꢀꢀ
复合层
[0037]102
ꢀꢀꢀꢀꢀꢀꢀꢀꢀꢀꢀꢀꢀꢀꢀꢀꢀꢀꢀ
绝热层
[0038]103
ꢀꢀꢀꢀꢀꢀꢀꢀꢀꢀꢀꢀꢀꢀꢀꢀꢀꢀꢀ
固定部
[0039]104
ꢀꢀꢀꢀꢀꢀꢀꢀꢀꢀꢀꢀꢀꢀꢀꢀꢀꢀꢀ
第一复合层
[0040]1041
ꢀꢀꢀꢀꢀꢀꢀꢀꢀꢀꢀꢀꢀꢀꢀꢀꢀꢀ
第二复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4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
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注意。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或“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3]本技术提供一种绝热复合毡,一方面,在绝热毡层有效降低产品导热系数的同时,利用金属薄膜例如铝箔对红外辐射的反射作用,进一步增强隔热保温效果。另一方面,利用凸起结构层,进一步增大复合毡的比表面积,进一步降低复合毡的导热系数。
[0044]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绝热复合毡,包括:绝热毡层 101,玻璃纤维层102和金属薄膜层103,其中,所述金属薄膜层103的面积大于所述玻璃纤维层102的面积,所述玻璃纤维层102的面积大于所述绝热毡层101的面积。本技术的绝热复合毡为层状结构,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例如为,最下层为所述绝热毡层101,中层为所述玻璃纤维层102,最上层为所述金属薄膜层103,这样能进一步增强隔热保温效果。所述复合毡每平方米的重量不小于420克,且不大于450克。
[0045]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绝热毡层101例如具有三维网状结构,比表面积高,孔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热复合毡,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热毡层;玻璃纤维层,位于所述绝热毡层上;金属薄膜层,位于所述玻璃纤维层上;其中,所述金属薄膜层的面积大于所述玻璃纤维层的面积,所述玻璃纤维层的面积大于所述绝热毡层的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膜层的厚度为0.1

0.5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膜层为铝箔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膜层为泡沫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膜层为片状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毡,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毡层具有三维网状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毡,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毡层与所述玻璃纤维层之间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玉成秦军欧阳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优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