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热插拔功能的电源软启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7656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源供电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热插拔功能的电源软启动电路,包括系统供电接口模块、热插拔尖峰吸收模块和电源软启动模块,电源软启动模块分别与热插拔尖峰吸收模块和系统供电接口模块电连接,热插拔尖峰吸收模块与系统供电接口模块电连接,电源软启动模块与外设的电机驱动电路电连接,通过设置电源软启动模块和系统供电接口模块,在系统初始上电阶段,通过系统的阻抗,达到对浪涌电流的抑制,同时,在系统正常工作的时候,系统阻抗能够降低到合理的范围内,从而不会消耗系统的功耗;通过设置热插拔尖峰吸收模块,能够在系统热插拔的时候,避免出现较高的尖峰电压对系统造成影响,进而保护系统的元器件。进而保护系统的元器件。进而保护系统的元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热插拔功能的电源软启动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供电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带热插拔功能的电源软启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各个行业对产品性能与寿命要求越来越严格;在大功率电机领域,由于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功率较大,电源供电端往往需要容量较大的电容,这种电容的容量一般都是几千μF以上。大容量的电容能够使维持系统电压在较小幅度范围能波动,不会因为电机负载变动而产生较大的电源纹波,从而保证了系统的稳定。但是,大容量的电容在初始上电阶段会产生较大的浪涌电流,这个浪涌电流可能损坏系统回路的保险丝或MOS管等器件。同时,较大的浪涌电流会大大降低电容的使用寿命,使系统抗疲劳能力变差。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实际应用中,往往会考虑在初始上电阶段中增加电容充电回路的阻抗,从而保证了系统在初始上电阶段中不会出现较大的浪涌电流。
[0003]现有技术一般是通过在回路中增加阻抗的方式来降低初始上电阶段中电容的浪涌电流,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避免系统出现较大的浪涌电流。但是,为了有效抑制初始上电阶段中的浪涌电流,一般会选用阻抗较大的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热插拔功能的电源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供电接口模块、热插拔尖峰吸收模块和电源软启动模块,所述电源软启动模块分别与热插拔尖峰吸收模块和系统供电接口模块电连接,所述热插拔尖峰吸收模块与系统供电接口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软启动模块与外设的电机驱动电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热插拔功能的电源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软启动模块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9、电阻R10、电容C4、电容C5、电容C6、按键开关SW1、稳压管D1、二极管D2、三极管Q1和MOS管Q2;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稳压管D1的阳极电连接,所述稳压管D1的阴极与电阻R9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0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按键开关SW1的一端和二极管D2的阳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10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和热插拔尖峰吸收模块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MOS管Q2的栅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2的源极与系统供电接口模块电连接,所述MOS管Q2的源极分别与二极管D2的阴极、电容C5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和外设的电机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与电容C6的另一端电连接且电容C5的另一端和电容C6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按键开关SW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和电阻R4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的另一端、热插拔尖峰吸收模块和系统供电接口模块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热插拔功能的电源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软启动模块还包括电容C2,所述电容C2的一端分别与MOS管Q2的源极和系统供电接口模块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铭森朱宇耀周金穗王宗彪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耀天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