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的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750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零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连接器的组装结构,所述连接器的一侧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的内部安装有通电结构,所述连接器的另一侧固定焊接有连接块,所述组装头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块相对应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中间部分横向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上方开设有多个与通电结构相对应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与第二滑槽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滑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内壁插接有契合片。此装置设计合理,通过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的设置,从而使得连接器在组装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滑动使得安装后不会因简单的拉动而脱离,增加了组装的稳定,方便了人们使用。方便了人们使用。方便了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器的组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零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的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连接器一般是指电器连接器,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连接器是我们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顺着电流流通的通路观察,你总会发现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器,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在连接器的组装中大都是直接的插接组装,在使用时可以会因为拉扯或是震动而导致脱离,造成电流的断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连接器的组装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连接器的组装结构。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接器的组装结构,包括组装头和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一侧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的内部安装有通电结构,所述连接器的另一侧固定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凹槽,所述组装头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块相对应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中间部分横向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连接槽的中间部分纵向开设有多个与通电结构相对应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上方开设有多个与通电结构相对应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与第二滑槽在同一直线上,所述连接槽的侧壁上固定粘接有多个与固定凹槽相对应的垫块,所述第二滑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位于组装头的内部,所述第三滑槽的内壁插接有契合片。
[0005]优选的,所述通电结构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焊接于内槽的内部,所述连接块的上方固定插接有多个通电片的一端,所述通电片的一端固定焊接有连接头,所述通电片的另一端贯穿连接器的侧壁并延伸出去与安装块固定焊接。
[0006]优选的,所述组装头的另一侧固定插接有多个电线。
[0007]优选的,所述通电片的中间弯曲部分插接在插接槽的内部,并且插接槽的侧壁设有凸起。
[0008]优选的,所述组装头和连接器表面为绝缘壳体。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连接器的通电片可以通过第一滑槽进入组装头的内部,再通过第二滑槽的滑动向下滑动,使得组装部分不会因为震动而脱离,在通过第三滑槽向内部推动,使得连接块插接进入连接槽的内部,能够使得连接器的组装完整,不会产生震动偏移和短路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器剖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的组装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技术的组装头剖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组装头1、连接器2、内槽3、通电片4、电线5、第一滑槽6、连接块7、固定凹槽8、第三滑槽9、连接头10、安装块11、连接槽12、插接槽13、第二滑槽14、垫块15、契合片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17]如图1

5所示的一种连接器的组装结构,包括组装头1和连接器2,连接器2的一侧开设有内槽3,内槽3的内部安装有通电结构,通电结构包括安装块11,安装块11固定焊接于内槽3的内部,连接块7的上方固定插接有多个通电片4的一端,通电片4的一端固定焊接有连接头10,通电片4的另一端贯穿连接器2的侧壁并延伸出去与安装块11固定焊接,连接器2的另一侧固定焊接有连接块7,连接块7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凹槽8,组装头1的另一侧固定插接有多个电线5,组装头1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块7相对应的连接槽12,连接槽12的中间部分横向开设有第一滑槽6,连接槽12的中间部分纵向开设有多个与通电结构相对应的第二滑槽14,第二滑槽14的上方开设有多个与通电结构相对应的插接槽13,通电片4的中间弯曲部分插接在插接槽13的内部,并且插接槽13的侧壁设有凸起,插接槽13与第二滑槽14在同一直线上,连接槽12的侧壁上固定粘接有多个与固定凹槽8相对应的垫块15,第二滑槽14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滑槽9,第三滑槽9位于组装头1的内部,第三滑槽9的内壁插接有契合片16。
[0018]实施方式具体为:组装头1和连接器2起到组装连接的作用,内槽3的内部放置安装块11,安装块11起到与电路进行连接的作用,通电片4贯穿连接器2使得电流流通,电线5通过组装头1使得电气结构的电流流通,第一滑槽6可以使得通电片4从外部滑动进入连接器2的内部,通过第二滑槽14让通电片4继续下滑,使得通电片不会轻易脱离,第三滑槽9使得连接块7插接进入连接槽12,将连接器2与组装头1完全组装,固定凹槽8与垫块15契合,使得连接器2与组装头1之间的组装更加契合,避免灰尘进入造成短路或者脱离,连接头10使得通电片4在安装的过程中起到限位的作用,通电片4的中间弯曲部分插接在插接槽13的内部,并且插接槽13的侧壁设有凸起,进一步增加固定的稳定性,契合片16连通通电片4,使得电流流通。
[0019]本技术工作原理:
[0020]参照说明书附图1

5所示,手持连接器2将通电片4的一端和连接头10通过第一滑槽6滑动推入组装头1的内部,当组装头1与连接器2两端对齐后沿着第二滑槽14向下滑动到最底部,在向内部推动沿着第三滑槽9向内部推动,使得通电片4推动到第三滑槽9后并与契合片16连接使得电流联通,并且将通电片4插接进入插接槽13的内部,连接块7插接进入连接槽12的内部,通过固定凹槽8与垫块15的卡接,使得组装头1与连接器2之间的组装固定,
完成连接器的组装,通过通电片4、电线5和安装块11使得两端电流流通。
[002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的组装结构,包括组装头(1)和连接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2)的一侧开设有内槽(3),所述内槽(3)的内部安装有通电结构,所述连接器(2)的另一侧固定焊接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凹槽(8),所述组装头(1)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块(7)相对应的连接槽(12),所述连接槽(12)的中间部分横向开设有第一滑槽(6),所述连接槽(12)的中间部分纵向开设有多个与通电结构相对应的第二滑槽(14),所述第二滑槽(14)的上方开设有多个与通电结构相对应的插接槽(13),所述插接槽(13)与第二滑槽(14)在同一直线上,所述连接槽(12)的侧壁上固定粘接有多个与固定凹槽(8)相对应的垫块(15),所述第二滑槽(14)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滑槽(9),所述第三滑槽(9)位于组装头(1)的内部,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强孙瑜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琥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