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局部真空软吸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728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局部真空软吸盘,包括软盘、连接软管、配流盘、真空口和主体,所述主体底部与软盘上端面中心处连接,在软盘底面中部形成有向内凹陷的中间腔,在中间腔的周围的软盘底面上设有两圈或两圈以上的波浪形密封圈,所述主体上端连接有抽气管,抽气管上端通过真空口与真空发生器连接,抽气管下端管壁上设有排气孔,所述配流盘套接在抽气管上,配流盘内部设有环形孔,环形孔一侧与排气孔相连通,所述连接软管一端与配流盘连接,且与环形孔连通,另一端与软盘连接,且管口位于最内圈密封圈的外侧波谷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局部真空软吸盘,不仅能在凹凸不平的工件表面可靠吸附,而且能使用功率较小的真空发生器来维持吸盘内部真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成本低廉。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局部真空软吸盘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吸盘,具体涉及一种局部真空软吸盘,适用于吸附粗糙度较高且凹凸不平的表面。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广泛采用的是无源软吸盘或有源真空吸盘,无源软吸盘只适用于表面粗糙度较低且十分平整的工件表面,如果遇到凹凸不平的表面几乎没有什么吸附力。目前流行的有源真空吸盘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弥补无源软吸盘的缺陷,但由于是直接依靠真空发生器抽气来保证吸盘内部真空,因此需要的真空发生器功率较大,从而提高了制造的经济成本,而且会增加整个机构的重量,这对爬壁机械是十分不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无源软吸盘只能在光滑表面吸附和有源真空吸盘所使用的的真空发生器功率较大的弊端, 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局部真空软吸盘,该吸盘不仅能在凹凸不平的工件表面可靠吸附,而且能使用功率较小的真空发生器来维持吸盘内部真空。
[0004]本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局部真空软吸盘,包括软盘、连接软管、配流盘、真空口和主体,所述主体底部与软盘上端面中心处连接,在软盘底面中部形成有向内凹陷的中间腔,在中间腔的周围的软盘底面上设有两圈或两圈以上的波浪形密封圈,所述主体上端连接有抽气管,抽气管上端通过真空口与真空发生器连接,抽气管下端管壁上设有排气孔,所述配流盘套接在抽气管上,配流盘内部设有环形孔,环形孔一侧与排气孔相连通,所述连接软管一端与配流盘连接,且与环形孔连通,另一端与软盘连接,且管口位于最内圈密封圈的外侧波谷处。
[0005]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的高度从外到内逐级降低。
[0006]进一步地,所述抽气管上设有连接螺纹并与真空发生器螺纹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配流盘螺纹连接在主体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底部设有环槽,主体通过环槽与软盘过盈配合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软管通过设置在软盘上的配合口与软盘过盈配合连接。
[0010]本技术的局部真空软吸盘,在软盘接触面上通过两圈或两圈以上的波浪形密封圈用于密封,当吸盘逐渐与壁面靠近时,其中波浪形密封圈的最外圈最先与壁面接触,最内圈最后接触,当接触面不平整存在漏气时,即气体从外界渗入软盘中,由于在软盘上配有有源抽气软管,因此,只要抽气的速度大于等于气体渗入的速度,就可以维持吸盘中间部分真空,由于原来软盘中大部分气体是靠挤压排出的,因此只要抽气速度大于进气速度即可,从而可以减小真空泵的功率,即利用小功率抽气即可,最终可以达到降低成本,减轻机构重量的目的。
[0011]本技术的局部真空软吸盘,不仅能在凹凸不平的工件表面可靠吸附,而且能使用功率较小的真空发生器来维持吸盘内部真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抽气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软盘的局部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软盘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0017]实施例1:如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局部真空软吸盘,包括软盘1、连接软管2、配流盘3、真空口4和主体5。所述主体5底部设有环槽501,主体5通过环槽501与软盘1上端面中心处过盈配合连接。
[0018]在软盘1底面中部形成有向内凹陷的中间腔,在中间腔的周围的软盘1底面上设有三圈波浪形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高度从外到内逐级降低。
[0019]所述主体5上端连接有抽气管503,抽气管503上端设有与真空发生器对接的真空口4,抽气管503上设有连接螺纹,可通过连接螺纹与真空发生器相连。抽气管503下端管壁上设有均布分别四个排气孔502。所述配流盘3通过螺纹旋在抽气管503上,配流盘3内部设有环形孔301,环形孔301一侧与排气孔502相连通。所述连接软管2一端与配流盘3连接,且与环形孔301连通,另一端通过设置在软盘1上的配合口101与软盘1过盈配合连接,且管口位于最内圈密封圈的外侧波谷处。
[0020]当上述软盘为三圈波浪形密封圈,在软盘即将和壁面接触时,主体5通过挤压软盘1,首先将中间腔的气体挤压排出,随着此局部真空软吸盘与壁面的逐步靠近,软盘1密封圈外圈最先与壁面接触,其次是中间一圈,最后才是内圈,当接触面不平整时,可能会存在漏气情况,即气体从外界渗入软盘中,但由于存在抽气软管,因此,只要抽气的速度大于等于气体渗入的速度,就可以维持吸盘中间部分真空。由于原来软盘中大部分气体是靠挤压排出的,因此只要抽气速度大于进气速度即可,从而可以减小真空泵的功率,即利用小功率抽气即可,最终可以达到降低成本,减轻机构重量的目的。
[0021]实施例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软盘1底面上设有两圈波浪形密封圈,在接触过程中,主体5通过挤压软盘1首先将中间腔的气体挤压排出,外圈先接触壁面,其次内圈,有源抽气软管位于两圈之间,用于抽去泄露进软盘的气体,维持软盘中间腔室的真空度,两级波浪形密封圈可以简化结构,同时也减小了结构尺寸。
[0022]在前述说明书与相关附图中存在的教导的帮助下,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想到本技术的许多修改和其它实施方案。因此,要理解的是,本技术不限于公开的具体实施方案,修改和其它实施方案被认为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尽管本文中使用了特定术语,它们仅以一般和描述性意义使用,而不用于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局部真空软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软盘(1)、连接软管(2)、配流盘(3)、真空口(4)和主体(5),所述主体(5)底部与软盘(1)上端面中心处连接,在软盘(1)底面中部形成有向内凹陷的中间腔,在中间腔的周围的软盘(1)底面上设有两圈或两圈以上的波浪形密封圈,所述主体(5)上端连接有抽气管(503),抽气管(503)上端通过真空口(4)与真空发生器连接,抽气管(503)下端管壁上设有排气孔(502),所述配流盘(3)套接在抽气管(503)上,配流盘(3)内部设有环形孔(301),环形孔(301)一侧与排气孔(502)相连通,所述连接软管(2)一端与配流盘(3)连接,且与环形孔(301)连通,另一端与软盘(1)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维栋吴敏杰陈明松蔺永诚王秋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