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呼吸科用吸痰器,包括吸痰装置、进药装置、连接器、连接导管、咬块和吸头,吸痰装置和进药装置通过连接器分别与连接导管的吸痰内腔和进药内腔相连接,连接导管上设有咬块,连接导管端部设有吸头,吸头上设有吸痰口和出药口分别对应与吸痰内腔和进药内腔相连接,吸痰装置包括负压机和集液瓶,负压机和集液瓶相连接以实现负压吸痰,进药装置包括加压机和药液瓶以实现药液的输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针对吸痰器做出了综合改进,通过在药液瓶内设有自动控温装置可以控制药液的温度,使用连接器连接进药装置和连接导管,可以使不同药液同时通过连接导管进入患者体内,避免提前调配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手段。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科用吸痰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呼吸科用吸痰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中一般采用吸痰器帮助病人将痰吸出,吸痰时使用吸痰管,将吸痰管一端伸入病人的呼吸道,通过负压将痰液吸出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尝尝出现各种问题。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遇见病人的痰液比较粘稠,导致痰液难以吸出的情况,因此在吸痰过程中需要医生缓慢的向患者的呼吸道内注入一定量的药液或生理盐水,但是注入的药液需要将吸痰管抽出,频繁的抽出和插入吸痰管也会对病人的呼吸道造成损伤,而且稀释液不能均匀的与痰液混合。同时在药液时往往需要提前混合非常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呼吸科用吸痰器。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呼吸科用吸痰器,包括吸痰装置、进药装置、连接器、连接导管、咬块和吸头,所述吸痰装置和所述进药装置通过所述连接器分别与所述连接导管的吸痰内腔和进药内腔相连接,所述连接导管上设有所述咬块,所述连接导管端部设有所述吸头,所述吸头上设有吸痰口和出药口分别对应与所述吸痰内腔和所述进药内腔相连接,所述吸痰装置包括负压机和集液瓶,所述负压机和所述集液瓶相连接以实现负压吸痰,所述进药装置包括加压机和药液瓶以实现药液的输送。
[0006]所述药液瓶包括容器壳体、加温器和测温器,所述容器壳体内设有所述加温器和所述测温器,所述加温器和所述测温器通过电子开关相连接以实现自动控温的作用。
[0007]所述容器壳体底面设有加热腔和测温腔,所述加热腔和所述测温腔内部相连通,所述加热腔和所述测温腔为容器内部突起的中空腔体,所述加热腔内部设有所述加温器,所述测温腔内设有所述测温器。
[0008]所述加热腔是截面为弧形的突起中空腔体,所述加热腔为两个对称设置在容器内。
[0009]所述测温腔为截面是圆形的柱状突起中空腔体。
[0010]所述连接器内设有吸痰管道和进药管道,所述吸痰管道末端与吸痰装置通过管道相连接,首端与所述吸痰内腔相连接,所述进药管道上设有多个进药端口,所述进药端口与所述进药装置相连接以实现所述进药管道可同时输送不同药液,所述进药管道与所述进药内腔相连接,以实现药液的输送。
[0011]所述吸头包括连接端和使用端,所述连接端和使用端为一体构成,所述连接端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与所述吸痰内腔和所述进药内腔相匹配,所述使用端中央贯通设有所述吸痰口,所述吸痰口和所述第一通孔相连接,所述吸痰口外部环形设有药液腔,所述药液腔和所述第二通孔相连接,所述使用端外壁上均
匀设有所述出药口,所述出药口和所述药液腔相连接,以实现药液喷洒。
[0012]所述出药口上设有单向瓣膜。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方案针对吸痰器做出了综合改进,通过在药液瓶内设有自动控温装置可以控制药液的温度,减少患者痛苦,使用连接器连接进药装置和连接导管,可以使不同药液同时通过连接导管进入患者体内,避免提前调配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改进了吸头可以同时完成撒药和吸痰的工作,同时在出药口出设置了单向瓣膜放置痰液堵住出药口造成使用不便,增设了咬块不但保护了导管同时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药液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药液瓶的剖视图;
[0017]图4是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连接导管的剖视图;
[0019]图6是吸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为吸痰装置,2为进药装置,3为连接器,4为连接导管,5为咬块,6为吸头,7为吸痰内腔,8为进药内腔,9为负压机,10为集液瓶,11为加压机,12为药液瓶,13为容器壳体,14为加温器,15为测温器,16为加热腔,17为测温腔,18为吸痰管道,19为进药管道,20为进药端口,21为连接端,22为使用端,23为第一通孔,24为第二通孔,25为药液腔,26为出药口,27为吸痰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2]实施例一
[0023]一种呼吸科用吸痰器,包括吸痰装置1、进药装置2、连接器3、连接导管4、咬块5和吸头6,吸痰装置1和进药装置2通过连接器3分别与连接导管4的吸痰内腔7和进药内腔8相连接,连接导管4上设有咬块5,连接导管4端部设有吸头6,吸头6上设有吸痰口27和出药口26分别对应与吸痰内腔7和进药内腔8相连接,吸痰装置1包括负压机9和集液瓶10,负压机9和集液瓶10相连接以实现负压吸痰,进药装置2包括加压机11和药液瓶12以实现药液的输送。
[0024]药液瓶12包括容器壳体13、加温器14和测温器15,容器壳体13内设有加温器14和测温器15,加温器14和测温器15通过电子开关相连接以实现自动控温的作用。
[0025]容器壳体13底面设有加热腔16和测温腔17,加热腔16和测温腔17内部相连通,加热腔16和测温腔17为容器内部突起的中空腔体,加热腔16内部设有加温器14,测温腔17内设有测温器15。
[0026]加热腔16是截面为弧形的突起中空腔体,加热腔16为两个对称设置在容器内。
[0027]测温腔17为截面是圆形的柱状突起中空腔体。
[0028]连接器3内设有吸痰管道18和进药管道19,吸痰管道18末端与吸痰装置1通过管道
相连接,首端与吸痰内腔7相连接,进药管道19上设有多个进药端口20,进药端口20与进药装置2相连接以实现进药管道19可同时输送不同药液,进药管道19与进药内腔8相连接,以实现药液的输送。
[0029]吸头6包括连接端21和使用端22,连接端21和使用端22为一体构成,连接端21上设有第一通孔23和第二通孔24,第一通孔23和第二通孔24分别与吸痰内腔7和进药内腔8相匹配,使用端22中央贯通设有吸痰口27,吸痰口27和第一通孔23相连接,吸痰口27外部环形设有药液腔25,药液腔25和第二通孔24相连接,使用端22外壁上均匀设有出药口26,出药口26和药液腔25相连接,以实现药液喷洒。
[0030]出药口26上设有单向瓣膜。
[0031]本技术方案的使用原理如下,如图1所示,吸痰装置1和进药装置2通过连接器3和连接导管4与吸头6进行连接,实现进药和吸痰工作同时进行。咬块5的作用是保护连接导管4不被患者咬坏的同时给患者一个用力的结构,减轻患者的痛苦。吸痰装置1通过负压机9让痰液被抽出由集液瓶10进行收集。进药装置2使用加压机11将药液瓶12中的药液压入连接导管4中进行使用。
[0032]如图2
‑
3所示,药液瓶12通过在加热腔16和测温腔17内设置加温器14和测温器15通过电子开关进行实现药液的恒温加热。加热腔16采用弧形截面对称设置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科用吸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痰装置、进药装置、连接器、连接导管、咬块和吸头,所述吸痰装置和所述进药装置通过所述连接器分别与所述连接导管的吸痰内腔和进药内腔相连接,所述连接导管上设有所述咬块,所述连接导管端部设有所述吸头,所述吸头上设有吸痰口和出药口分别对应与所述吸痰内腔和所述进药内腔相连接,所述吸痰装置包括负压机和集液瓶,所述负压机和所述集液瓶相连接以实现负压吸痰,所述进药装置包括加压机和药液瓶以实现药液的输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科用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瓶包括容器壳体、加温器和测温器,所述容器壳体内设有所述加温器和所述测温器,所述加温器和所述测温器通过电子开关相连接以实现自动控温的作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科用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壳体底面设有加热腔和测温腔,所述加热腔和所述测温腔内部相连通,所述加热腔和所述测温腔为容器内部突起的中空腔体,所述加热腔内部设有所述加温器,所述测温腔内设有所述测温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呼吸科用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是截面为弧形的突起中空腔体,所述加热腔为两个对称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旻暤,潘星南,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