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阀组件、导流装置和腹水处理装置。阀组件用于装载导管(T)并控制导管内的流体的流通,阀组件具有至少一个装载区,装载区包括主体(10)、主挡台(21)和截流件(30),主挡台(21)包括基部(211)和悬出部(212),基部(211)连接悬出部(212)和主体(10),悬出部(212)与主体(10)间隔开、使得在悬出部(212)与主体(10)之间形成收容区(H),收容区(H)用于容纳导管(T)、且导管被装载区装载时沿第一方向(A1)穿过收容区(H),截流件(30)能相对于主体(10)运动从而伸入或远离收容区(H)以控制导管(T)内的流体的流通。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阀组件结构简单且能方便地对导管限位并控制导管内的流体的流通。制导管内的流体的流通。制导管内的流体的流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组件、导流装置和腹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阀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控制导管内的流体的流通的阀组件、包括该阀组件的导流装置和腹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难治性腹水症的治疗方法,存在一种腹水过滤浓缩静脉回输疗法(Cell-free and Concentrated Ascites Reinfusion Therapy),该治疗方法从患者处取出腹水,从该腹水中去除细菌、癌细胞等病因物质,将该腹水在留下白蛋白等有用成分的状态下进行除水,将进行该除水后的浓缩液回输到患者体内。
[0003]在上述的治疗方法中,一般使用了腹水处理装置。例如,日本专利公开JP2013-188427A公开了一种腹水处理装置,在该腹水处理装置中使用了如下结构:将腹水袋、过滤器、浓缩器以及浓缩腹水袋顺次串联连接,利用落差或泵使腹水流动来对腹水进行过滤、浓缩。
[0004]此类装置通常需要使用较多的导管,导管内用于流通各种液体或气体。如何方便地装载这些导管、并控制导管内流体的导通,这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或至少减轻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阀组件、导流装置和腹水处理装置。
[0006]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阀组件,其用于装载导管并控制所述导管内的流体的流通,其中,
[0007]所述阀组件具有至少一个装载区,所述装载区包括主体、主挡台和截流件,
[0008]所述主挡台包括基部和悬出部,所述基部连接所述悬出部和所述主体,所述悬出部与所述主体间隔开、使得在所述悬出部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收容区,所述收容区用于容纳所述导管、且所述导管被所述装载区装载时沿第一方向穿过所述收容区,
[0009]所述截流件能相对于所述主体运动从而伸入或远离所述收容区以控制所述导管内的流体的流通。
[0010]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装载区还包括两个侧挡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两个所述侧挡台分别位于所述悬出部的两侧,且在沿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所述侧挡台与所述悬出部的端部重合,
[0011]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所述侧挡台与所述基部间隔开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导管的外径,
[0012]当所述导管被装载于所述收容区内时,所述基部和所述侧挡台分别在所述导管的两侧对所述导管限位。
[0013]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悬出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基部的宽度,且所述悬出部连接于所述基部的中部而使所述主挡台呈T形,
[0014]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侧挡台的边缘与所述基部的边缘齐平,所述悬出部与所述侧挡台间隔开。
[0015]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悬出部的远离所述基部的端部具有朝向所述主体凸出的凸起。
[0016]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截流件的朝向所述悬出部的头部与所述凸起不对齐。
[0017]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装载区还包括电磁阀,所述截流件的运动受所述电磁阀的控制。
[0018]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阀组件具有两个所述装载区。
[0019]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导流装置,其包括导管和根据本技术的阀组件,所述导管穿过所述收容区。
[0020]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导流装置,其包括导管和根据本技术的阀组件,
[0021]所述导管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和所述第三支管在三通部位处彼此连通,
[0022]所述三通部位位于两个所述装载区之间。
[0023]根据本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腹水处理装置,其包括根据本技术的导流装置。
[0024]根据本技术的阀组件结构简单且能方便地对导管限位并控制导管内的流体的流通。
[0025]根据本技术的导流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阀组件的示意图。
[0027]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导流装置的示意图。
[0028]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导流装置的示意图。
[0029]图4是图1所示的阀组件在未执行截流操作时的侧视图。
[0030]图5是图1所示的阀组件在执行截流操作时的侧视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0主体;21主挡台;211基部;212悬出部;22侧档台;P凸起;H收容区;
[0033]G1第一距离;G2第二距离;G3第三距离;G4第四距离;
[0034]30截流件;31头部;
[0035]T导管;T1第一支管;T2第二支管;T3第三支管;T0三通部位;
[0036]A1第一方向;A2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当理解,这些具体的说明仅用于示教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本技术,而不用于穷举本技术的所有可行的方式,也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8]根据本技术的阀组件具有若干装载区,每个装载区能独立地装载导管T并控制导管T内的流体的流通,多个装载区也可以在一个导管T的不同区域装载该导管T并由多个装载区协同地控制导管T内的流体的流通。上述的“装载”表示将导管T限位于某一区域。
[0039]根据本技术的阀组件和导管T共同构成了根据本技术的导流装置,该导流装置例如可以用于上文
技术介绍
中所介绍的腹水处理装置,其中的导管T内流通的流体例如为腹水(包括各个处理过程的腹水)或用于处理腹水的试剂。
[0040]参照图1至图5介绍根据本技术的阀组件和导流装置。
[0041]图1示出了一个具有两个装载区的阀组件,以下以其中一个装载区为例进行说明。
[0042]装载区包括主体10、主挡台21、侧挡台22和截流件30(参照图4和图5)。
[0043]参照图2,当装载区装载导管T时,导管T大致沿第一方向A1穿过每个装载区,为下文表述方便,定义与第一方向A1垂直、且与主体10的表面平行的方向为第二方向A2。
[0044]主体10呈大致平板状,主挡台21和侧挡台22均与主体10相连并凸出于(朝图2中纸面前方凸出)主体10的表面。
[0045]同时参照图1和图4,主挡台21包括基部211和悬出部212,基部211连接了主体10和悬出部212,悬出部212与主体10间隔开,使得在悬出部212与主体10之间形成收容区H。收容区H用于容纳导管T,悬出部212的在收容区朝向主体10的表面到主体10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G2)大致等于导管T的外径。优选地,第二距离G2稍小于导管T的外径,这使得位于收容区H的导管T被悬出部212和主体10轻微地挤压而得到限位,导管T不容易在第一方向A1上窜动。
[0046]在第一方向A1上,基部211的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组件,其用于装载导管(T)并控制所述导管(T)内的流体的流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件具有至少一个装载区,所述装载区包括主体(10)、主挡台(21)和截流件(30),所述主挡台(21)包括基部(211)和悬出部(212),所述基部(211)连接所述悬出部(212)和所述主体(10),所述悬出部(212)与所述主体(10)间隔开、使得在所述悬出部(212)与所述主体(10)之间形成收容区(H),所述收容区(H)用于容纳所述导管(T)、且所述导管(T)被所述装载区装载时沿第一方向(A1)穿过所述收容区(H),所述截流件(30)能相对于所述主体(10)运动从而伸入或远离所述收容区(H)以控制所述导管(T)内的流体的流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区还包括两个侧挡台(22),在所述第一方向(A1)上,两个所述侧挡台(22)分别位于所述悬出部(212)的两侧,且在沿所述第一方向(A1)观察时,所述侧挡台(22)与所述悬出部(212)的端部重合,在与所述第一方向(A1)垂直的第二方向(A2)上,所述侧挡台(22)与所述基部(211)间隔开第一距离(G1),所述第一距离(G1)大于所述导管(T)的外径,当所述导管(T)被装载于所述收容区(H)内时,所述基部(211)和所述侧挡台(22)分别在所述导管(T)的两侧对所述导管(T)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A1)上,所述悬出部(21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山翔太,
申请(专利权)人:旭化成医疗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