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缩比摩擦材料惯性台架对汽车蠕动噪音的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595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利用缩比摩擦材料惯性台架对汽车蠕动噪音的评测方法,包括:通过缩比摩擦材料惯性台架,模拟车辆制动系统,对待测摩擦片进行极低转速粘滑试验,并采集在线压力信号、输出力矩、振动加速度和噪声信号;对噪声信号进行特征分析,得到噪声特征数据,将噪声特征数据及振动加速度存储为蠕动噪声评估指标;根据输出力矩以及压力信号,得出动静力矩差、粘滑功、能量释放速率、动静摩擦系数差值、摩擦系数率,存储为材料粘滑特征评估指标;根据蠕动噪声评估指标及材料粘滑特征评估指标,分析得出蠕动噪声的关键影响因素。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整车实验,简化了汽车蠕动噪音测评的流程,可获得较好的蠕动噪音测评结果,节省了人力物力。节省了人力物力。节省了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缩比摩擦材料惯性台架对汽车蠕动噪音的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蠕动噪音评测的
,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缩比摩擦材料惯性台架对汽车蠕动噪音的评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制动器摩擦蠕动噪声是一种在极低车速和较低制动压力下,频率通常小于1000Hz的低频噪音,由制动器摩擦振动激发的非线性振动噪声问题。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自动变速汽车的加速普及,和城市交通拥堵情况日益加剧,制动器蠕动低频噪音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困扰工业界和学业界的前沿技术难题。
[0003]因此,如何对汽车蠕动噪音进行有效测评,进而探寻汽车制动器的蠕动低频噪音的产生原因,提升汽车蠕动噪音的控制水平,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利用缩比摩擦材料惯性台架对汽车蠕动噪音的评测方法,能够高效测评汽车蠕动嗓音。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利用缩比摩擦材料惯性台架对汽车蠕动噪音的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通过缩比摩擦材料惯性台架,模拟车辆制动系统,对待测摩擦片进行极低转速粘滑试验,并采集试验过程中的在线压力信号、输出力矩、振动加速度和噪声信号;S200,对所述噪声信号进行特征分析,得到噪声特征数据,将所述噪声特征数据及所述振动加速度存储为蠕动噪声评估指标;S300,根据所述输出力矩以及所述压力信号,得出动静力矩差、粘滑功、能量释放速率、动静摩擦系数差值、摩擦系数率,存储为材料粘滑特征评估指标;S400,根据所述蠕动噪声评估指标及所述材料粘滑特征评估指标,分析得出蠕动噪声的关键影响因素。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利用缩比摩擦材料惯性台架对汽车蠕动噪音的评测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缩比摩擦材料惯性台架对待测摩擦片进行极低转速粘滑试验,获取摩擦片中产生汽车蠕动噪音的关键因素,无需进行整车试验即可获得较好的蠕动噪音测评结果,节省了人力物力。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噪声特征数据包括:噪声频率范围、噪声声压级、噪声发生率及噪声持续时间。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步骤S400包括:获取所述待测摩擦片的配方材料属性信息,通过配方材料的更改,获得新的所述待测摩擦片,对新的所述待测摩擦片执行所述步骤S100至所述步骤S300,获取所述蠕动噪声评估指标及所述材料粘滑特征评估指标,分析得出所述关键影响因素。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步骤S400还包括:构建神经网络,将所述待测摩擦片的所述配方材料属性信息,所述蠕动噪声评估指标及所述材料粘滑特征评估指标输入所述神经网络,对所述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优化后的所述神经网络;基于优化后的所述神
经网络,得出所述待测摩擦片中的关键的所述配方材料。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S500,根据所述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根据所述关键影响因素的成本及实施可行性,提出汽车制动蠕动噪声的摩擦片材料控制措施,并改变摩擦片材料配方结构,得到若干待选摩擦片材料配方。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缩比摩擦材料惯性台架通过多个数据通道同时采集所述在线压力信号、所述输出力矩、所述振动加速度和所述噪声信号。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材料粘滑特征评估指标的计算方法包括:所述动静力矩差为:ΔT=Ts

Td,其中,Ts表示静力矩,Td表示动力矩,ΔT表示所述动静力矩差;所述粘滑功为:ΔE=ΔTa*ΔXa*v/Rf/n,其中,ΔE表示所述粘滑功,X表示采样点,ΔTa表示粘着段动静力矩差值,ΔXa表示粘着段数据采样点,v表示模拟速度,n表示采样频率,Rf表示制动有效摩擦半径;所述能量释放速率为:SP=ΔTb*n/ΔXb,其中,SP表示所述能量释放速率,ΔTb表示滑动段动静力矩差值,ΔXb表示滑动段数据采样点,n表示采样频率;所述动静摩擦系数差值为:Δμ=μs

μd=Kμ*(Ts/Ps

Td/Pd),其中,Kμ表示制动器常数,μs表示静摩擦系数,μd表示动摩擦系数,Ps表示粘着段最高点管路压力,Pd表示滑动段最低点管路压力,Δμ表示所述动静摩擦系数差值;所述摩擦系数率为:Δμ/μd=(μs

μd)/μd。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极低转速粘滑试验中的模拟转速为0.045mm/s。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采集试验过程中的温度及模拟转速,并存储为评测实验环境参数。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方法。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至少具有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方法同样的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与整车测评的相关性对比实验的实验结果之一;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与整车测评的相关性对比实验的实验结果之二;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与整车测评的相关性对比实验的实验结果之三;
[0023]图5为通过缩比摩擦材料惯性台架针对摩擦片样品A,捕捉制动盘与摩擦片间的粘

滑运动所获得的曲线;
[0024]图6为通过缩比摩擦材料惯性台架针对摩擦片样品B,捕捉制动盘与摩擦片间的粘

滑运动所获得的曲线;
[0025]图7为通过缩比摩擦材料惯性台架针对摩擦片样品C,捕捉制动盘与摩擦片间的粘

滑运动所获得的曲线;
[0026]图8为通过缩比摩擦材料惯性台架针对摩擦片样品D,捕捉制动盘与摩擦片间的


滑运动所获得的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9]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缩比摩擦材料惯性台架对汽车蠕动噪音的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0,通过缩比摩擦材料惯性台架,模拟车辆制动系统,对待测摩擦片进行极低转速粘滑试验,并采集试验过程中的在线压力信号、输出力矩、振动加速度和噪声信号;S200,对所述噪声信号进行特征分析,得到噪声特征数据,将所述噪声特征数据及所述振动加速度存储为蠕动噪声评估指标;S300,根据所述输出力矩以及所述压力信号,得出动静力矩差、粘滑功、能量释放速率、动静摩擦系数差值、摩擦系数率,存储为材料粘滑特征评估指标;S400,根据所述蠕动噪声评估指标及所述材料粘滑特征评估指标,分析得出蠕动噪声的关键影响因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缩比摩擦材料惯性台架对汽车蠕动噪音的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特征数据包括:噪声频率范围、噪声声压级、噪声发生率及噪声持续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缩比摩擦材料惯性台架对汽车蠕动噪音的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0包括:获取所述待测摩擦片的配方材料属性信息,通过配方材料的更改,获得新的所述待测摩擦片,对新的所述待测摩擦片执行所述步骤S100至所述步骤S300,获取所述蠕动噪声评估指标及所述材料粘滑特征评估指标,分析得出所述关键影响因素。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缩比摩擦材料惯性台架对汽车蠕动噪音的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0还包括:构建神经网络,将所述待测摩擦片的所述配方材料属性信息,所述蠕动噪声评估指标及所述材料粘滑特征评估指标输入所述神经网络,对所述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优化后的所述神经网络;基于优化后的所述神经网络,得出所述待测摩擦片中的关键的所述配方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缩比摩擦材料惯性台架对汽车蠕动噪音的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500,根据所述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根据所述关键影响因素的成本及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国李爱红龙江虹李康吴耀庆许喜伟杨永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莱利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