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气味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586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33
本申请涉及机械润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低气味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低气味润滑脂,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8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气味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机械润滑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低气味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掘进机(盾构机)是现代隧道掘进的主要设备,因其施工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所以广泛应用于地铁、铁路、公路、市政、水电等隧道工程。而盾构机主轴承是整个盾构机的核心部位,为避免杂质进入主轴承和螺旋输送轴承而造成盾构机的损坏,必须使用盾构机主轴承润滑脂对主轴承进行密封。
[0003]润滑脂具有防水密封和润滑作用,可有效地保护盾构机的主轴承隔绝渣土,润滑脂还应具有较好的减摩抗磨性能,以减少主轴承精密部件的磨损,从而延长主轴承的使用寿命,更有效地提高盾构机的掘进效率,并保证盾构施工的顺利进行。
[0004]现有技术中,大部分润滑脂在制备过程中需要高温炼制,生产过程中及制成的产品都会挥发一定的油脂味;同时润滑脂中所用锂皂稠化剂由硬脂酸和/或十二羟基硬脂酸和氢氧化锂反应制成,硬脂酸因价格低廉,大量单独或和十二羟基硬脂酸配合使用时,因硬脂酸碘值较高,具有较重的气味,而根据环保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要求,各大厂商对润滑脂气味提出强制要求,因此,如何降低润滑脂气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降低润滑脂的油脂味,本申请提供一种低气味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低气味润滑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低气味润滑脂,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85

86分矿物油、0.6

1.0份氢氧化锂、7.1

7.6份十二羟基硬脂酸、0.1

0.2份防锈剂、5.21

6.22份极压剂;所述极压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4.5

5份硫化猪油、0.01

0.02份二硫化铝和0.7

1.2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硫化猪油、二硫化铝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三种物质配合作为极压剂,因硫化猪油的极压抗磨性优于传统工艺生产的硫化棉籽油,其在使用时,首先由脂肪起到抗磨作用,并且脂肪的碳氢分子排列优于硫化过程而产生变化,即由原来线状结构改变为网状结构,使得润滑脂的粘度增大,弹性增强,润滑脂在主轴承上形成硫化润滑膜,从而封闭主轴承,防止渣土进入主轴承内,影响主轴承的使用,并提高润滑脂的抗磨性能,硫化猪油的气味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的抗氧化性能和极压抗磨性能优良,二硫化铝能减少摩擦,防止磨损,减少能量消耗,将三者配合使用,能有效提高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性能,并降低润滑脂的油脂味。
[0008]优选的,所述防锈剂包括高碱值石油磺酸钙。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高碱值石油磺酸钙以重烷基苯磺酸为主要原料,通
过中和及高碱化反应制得,具有优异的防锈性能,能长期有效的保护主轴承,避免主轴承被腐蚀,延长其使用周期。
[0010]优选的,所述防锈剂还包括0.1

0.15份聚异丁烯和0.12

0.16份氧化锆。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氧化锆的光滑级别高,使用周期长,摩擦系数低,耐磨损、耐腐蚀、流动性好,聚异丁烯能包裹氧化锆,牢固的吸附在主轴承表面,降低摩擦系数,改善高温条件的润滑效果,提高润滑脂的粘附性能,同时提高润滑脂的防锈、防腐效果,且聚异丁烯在高温挥发或热分解后无残留物,对环境无伤害。
[0012]优选的,所述防锈剂由以下方法制成:将氧化锆置于酚醛树脂水溶液中,浸渍30

50min,浸渍温度为40

45℃,将氧化锆取出在120

130℃下固化1

2h,与聚异丁烯和高碱值石油磺酸钙混合均匀。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氧化锆具有多孔结构,以氧化锆为骨架,浸渍时,酚醛树脂的流动性和粘性既能在氧化锆的孔隙内流动,既能包裹在氧化锆表面,又能防止氧化锆内部的通道被堵住,得不到较高的比表面积,酚醛树脂固化后,在氧化锆表面凝固,聚异丁烯将高碱值石油磺酸钙包裹在氧化锆球表面,聚异丁烯附着在金属表面时,聚异丁烯、高碱值石油磺酸钙和氧化锆起到防锈作用,当随着温度上高,聚异丁烯受热分解,氧化锆表面的酚醛树脂起到作用,从而使得防锈效果得到提高。
[0014]优选的,所述聚异丁烯的平均分子量为950

3000,100℃下的运动粘度为210

490mm/s。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异丁烯的分子量较低,相容性较好,且低温分散性、高温清净性、剪切稳定性和氧化安定性较高。
[0016]优选的,所述矿物油由废矿物油经以下方法制成:将废矿物油经加压沉降、过滤、离心分离、精滤、减压闪蒸、减压蒸馏、纳滤膜过滤制得预处理废矿物油,将预处理废矿物油与十二羟基硬脂酸、双硬脂酸铝混合,加热至80

95℃,加入单脂肪酸甘油酯,搅拌3

5h,加热至140

150℃,加入聚丙烯酰胺和磷酸三苯酯,冷却至40

50℃,加入吐温85和苯并三氮唑,搅拌均匀,经高压剪切、均质和真空脱气,制得矿物油。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矿物油使用前,必须对其进行预处理工序,经过预处理,将醛类、酮类、醇类、过氧化物等含氧有机物转化为羧酸类物质,并除去不溶于油的杂质和水分,经过加热、闪蒸等将有害物质转化为可皂化的原料,在矿物油经过预处理后,添加单脂肪酸甘油酯作为乳化剂,单脂肪酸甘油酯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能起到表面活性剂的作用,苯并三氮唑和吐温85为表面活性剂,吐温85具有一定的界面吸附成膜特性,容易在固液界面生成润滑膜,同时苯并三氮唑对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能保护主轴承变色生锈,二者混合后,能在油水界面上吸附,参与液液界面膜的形成,聚丙烯酰胺为增粘剂,磷酸三苯酯为极压抗磨剂,恢复矿物油的损失指标,生成高性能润滑脂,并通过改进矿物油的生产工艺,实现资源再生、减少矿物油对环境的危害,提高资源再利用率,解决了目前国内废油处理过程中能耗高,废水、废渣处理难度大,对环境污染大的问题。
[0018]优选的,所述废矿物油预处理时,各组分重量份为:以1000重量份废矿物油计,120

140份十二羟基硬脂酸、60

80份双硬脂酸铝、60

80份单脂肪酸甘油酯、20

40份聚丙烯酰胺、30

50份磷酸三苯酯、30

40份吐温85和30

40份苯并三氮唑。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理控制吐温和苯并三氮唑的用量,能使二者配合,解决
润滑脂容易出现气泡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气味润滑脂,其特征在于,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85

86分矿物油、0.6

1.0份氢氧化锂、7.1

7.6份十二羟基硬脂酸、0.1

0.2份防锈剂、5.21

6.22份极压剂;所述极压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4.5

5份硫化猪油、0.01

0.02份二硫化铝和0.7

1.2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气味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剂包括高碱值石油磺酸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气味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剂还包括0.1

0.15份聚异丁烯和0.12

0.16份氧化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气味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剂由以下方法制成:将氧化锆置于酚醛树脂水溶液中,浸渍30

50min,浸渍温度为40

45℃,将氧化锆取出在120

130℃下固化1

2h,与聚异丁烯和高碱值石油磺酸钙混合均匀。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气味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异丁烯的平均分子量为950

3000,100℃下的运动粘度为210

490mm/s。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气味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油由废矿物油经以下方法制成:将废矿物油经加压沉降、过滤、离心分离、精滤、减压闪蒸、减压蒸馏、纳滤膜过滤制得预处理废矿物油,将预处理废矿物油与十二羟基硬脂酸、双硬脂酸铝混合,加热至80

95℃,加入单脂肪酸甘油酯,搅拌3

5h,加热至140

150℃,加入聚丙烯酰胺和磷酸三苯酯,冷却至40

50℃,加入吐温85和苯并三氮唑,搅拌均匀,经高压剪切、均质和真空脱气,制得矿物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气味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矿物油预处理时,各组分重量份为:以1000重量份废矿物油计,120

140份十二羟基硬脂酸、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飞孔恒姜瑜张丽丽田治州尹丽艳鲁赟郝亮鲍逸玮徐熹伟杨蓁佳户迁迁王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高新市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