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食品级润滑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4502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品级润滑脂及其应用,属于润滑脂技术领域。所述食品级润滑脂包括食品级润滑脂基础脂和食品级添加剂,所述食品级添加剂占食品级润滑脂基础脂质量的0.5%~5.0%,其中,所述食品级润滑脂基础脂以质量分数计,包括食品级白油7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级润滑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品级润滑脂及其应用,属于润滑脂添加剂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让人们望食生畏,食品安全问题也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众多,其中,食品加工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机械设备上存在的润滑材料造成的污染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食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食品机械装备必不可少,而润滑是每一个机械设备所必须的,在食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一旦润滑材料发生泄露就很容易会掺杂到食品中,从而对食品安全造成危害。为了避免该问题的发生,在食品包装及生产的部分环节必须使用食品级润滑材料。食品级润滑脂是食品级润滑材料的组成之一,用于润滑、密封和防护食品加工包装的机械设备。由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加热、蒸煮等工况,因此食品级润滑脂除具有普通润滑脂的特性外,还要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抗水性并且无毒无害。
[0003]目前,国内生产的符合要求的食品级润滑脂产品较少,市场上的产品大多数为国外产品且价格较昂贵。在现有的食品级润滑材料中,凡士林占据了大多数且占比较高,但是凡士林的减摩抗磨效果较弱以及耐高温性较差,不能适用于高温蒸煮的场合,例如豆浆机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有一些学者提出可以用食用植物油脂或动物油脂作为食品机械的润滑材料,希望达到“无毒”效果,但这样做“其实危害更大”,因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猪油、菜籽油等动植物油脂遇热后会变质发霉,更容易滋生污染食品的细菌等,长期使用会对消费者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开展专用的食品级润滑脂研究很有必要。
[0004]复合铝基润滑脂因其优异的耐高温、抗水等特性被用到食品级润滑脂中。有部分学者使用三聚体铝作为稠化剂,但三聚体铝是一种油溶剂,且多为工业用油溶剂,可能会对食品级白油造成污染,因此安全性无法保证。随着国民食品安全意识提升和法律条例的完善,食品级润滑脂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因此,改进食品级润滑脂的制备工艺,获得低危害、寿命长的食品级润滑脂不仅能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也能极大地满足人们对于食品的安全感。
[0005]此外,润滑脂的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添加剂的性能,目前大多数润滑脂添加剂采用含碳纳米材料,纳米金属氧化物等,但这些材料对人体有害,不适用于食品级润滑脂。食品添加剂作为一种添加剂,其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具有无毒无害的特点,其作为食品级润滑脂的添加剂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食品级滑石粉属于食品级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中的助流、脱模。其应用于食品级润滑脂添加剂能够保证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品级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食品级润滑脂可用于食品生产行业以及家用食品电器中,该润滑脂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能够有效提高食品装备中齿轮、导轨、链条、轴承等传动方式的传动效率和寿命,有望成
为一种性能优、价格优、寿命优的食品级润滑脂应用于食品生产行业中,实现减少食品安全问题和节约能源的目标。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食品级润滑脂,所述食品级润滑脂包括食品级润滑脂基础脂和食品级添加剂,所述食品级添加剂占食品级润滑脂基础脂质量的0.5%~5.0%,其中,所述食品级润滑脂基础脂以质量分数计,包括食品级白油75%

85%,硬脂酸6%

16%,苯甲酸2.0%

3.0%,异丙醇铝5%

8.7%;所述食品级添加剂包括纳米聚四氟乙烯和碳酸钙的组合物或纳米聚四氟乙烯和食品级滑石粉的组合物。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食品级添加剂优选为纳米聚四氟乙烯和碳酸钙的组合物。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纳米聚四氟乙烯和碳酸钙的组合物中,以质量比计,二者比例为1~4:1~4,优选为1:4。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食品级润滑脂基础脂以质量分数计,优选包括:食品级白油78%

82%,硬脂酸10%

12%,苯甲酸2.0%

3.0%,异丙醇铝6%

7%。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食品级润滑脂包括食品级润滑脂基础脂和食品级添加剂,所述食品级添加剂包括食品级润滑脂基础脂质量1.0%的纳米聚四氟乙烯和4.0%的碳酸钙,其中,所述食品级润滑脂基础脂以质量分数计,食品级白油80%,硬脂酸10.95%,苯甲酸2.35%,异丙醇铝6.7%。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食品级润滑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0013](1)取食品级白油、异丙醇铝和苯甲酸混合,加热使混合物完全溶解;
[0014](2)将硬脂酸加入到步骤(1)溶解后的混合物中,搅拌使其溶解;
[0015](3)向步骤(2)得到的产物中加入水进行皂化,皂化后脱水,然后加入食品级白油再升温炼制;
[0016](4)向步骤(3)升温炼制后得到的产物中加入食品级白油,冷却后研磨,即得到食品级润滑脂基础脂;
[0017](5)取步骤(4)得到的食品级润滑脂基础脂和食品级添加剂,通过搅拌混合,然后经超声处理、研磨后得到食品级润滑脂。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食品级白油符合以下标准:FDA 21CFR第172.878条、第178.3620(a)条、第178.3570、第176.170条的规定,并且通过NSF H1级、3H级认证。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95

110℃,加热的时间为30

40min。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的食品级白油的运动粘度(40℃)为170mm2/s。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所述的皂化的温度为110

115℃,皂化时间为20

40min。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水的加入量为食品级润滑脂基础脂质量的1.0%

1.5%。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所述脱水的处理方式为高温脱水,脱水温度为150

160℃,保持在皂化状态下脱水,使皂化后的絮状物水分蒸发,直至皂化后的絮状
物散开成块状。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所述升温炼制的温度为200

210℃,时间为20

40min。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4)中所述的研磨是利用三辊研磨机进行研磨,研磨的次数为2

5次。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食品级白油的用量占食品级白油总用量的50

55%,步骤(3)中食品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级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级润滑脂包括食品级润滑脂基础脂和食品级添加剂,所述食品级添加剂占食品级润滑脂基础脂质量的0.5%~5.0%,其中,所述食品级润滑脂基础脂以质量分数计,包括食品级白油75%

85%,硬脂酸6%

16%,苯甲酸2.0%

3.0%,异丙醇铝5%

8.7%;所述食品级添加剂包括纳米聚四氟乙烯和碳酸钙的组合物或纳米聚四氟乙烯和食品级滑石粉的组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食品级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级添加剂为纳米聚四氟乙烯和碳酸钙的组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食品级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聚四氟乙烯和碳酸钙的组合物中,二者的质量比为1~4:1~4。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食品级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级润滑脂基础脂以质量分数计,包括:食品级白油78%

82%,硬脂酸10%

12%,苯甲酸2.0%

3.0%,异丙醇铝6%

7%。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食品级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级润滑脂包括食品级润滑脂基础脂和食品级添加剂,所述食品级添加剂包括食品级润滑脂基础脂质量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善华巩龙飞王韦倪自丰唐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