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隐球酵母Y3胞内酶降解赭曲霉毒素A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5707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隐球酵母Y3胞内酶降解赭曲霉毒素A的用途;步骤为:首先将隐球酵母Y3接入NYDB培养基中,培养活化后,取菌液涂布于NYDA培养基;然后,挑选单菌落接种到PM培养基中,培养后经离心得到菌体,无菌蒸馏水清洗后,稀释成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隐球酵母Y3胞内酶降解赭曲霉毒素A的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降解毒素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隐球酵母Y3胞内酶降解赭曲霉毒素A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真菌毒素是由真菌类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了至少300种真菌毒素。世界上毒性最强的五类真菌毒素中,赭曲霉毒素A排列第二,其最明显的毒性作用是肾毒性,其次还有肝脏、免疫毒性等,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2B类人类致癌物。
[0003]除了严重的毒性作用,赭曲霉毒素A在食品和饲料中污染严重。自然界中产生赭曲霉毒素A的主要霉菌有两类,第一类是Aspergillus ochraceus和Penicillium verrucosum,这两类真菌的寄主主要是农作物,包括玉米、小麦、水稻等,该类霉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病较为严重;还有一种霉菌是Aspergillus carbonarins,其寄主主要是葡萄,该类霉菌在寒冷的地区发病比较严重。到目前为止,赭曲霉毒素A已经被发现存在于各类食品中,如酱油,葡萄及其制品,以及肉类产品和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在人体中的存在也是令人担忧的问题,2019年基于葡萄牙地区的研究发现,超过90%的儿童的尿液中被检测到该毒素。
[0004]由于赭曲霉毒素A极强的毒性和广泛的污染,在食品和饲料中控制其含量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赭曲霉毒素A是由

羧基
‑5‑

‑8‑
羟基

3,4

二氢
‑3‑<br/>R

甲基异香豆素(赭曲霉毒素α)和L

β

苯丙氨酸通过酰胺键连在一起的聚酮类化合物,耐酸性和高温环境,在自然环境中较难降解。一般通过断裂酰胺键,生成赭曲霉毒素α和L

β

苯丙氨酸达到解毒的效果。
[0005]目前对赭曲霉毒素A的控制方法包括物理方式、化学方式、生物方式。物理方式降解赭曲霉毒素A包括吸附和加热降解;吸附是常见的脱除毒素的方法,但是不能彻底降解毒素,使其残留在环境中,造成二次污染;加热也是脱除赭曲霉毒素A的有效方式,但是容易造成产品品质降低的问题。化学方式降解赭曲霉毒素A也是常见的脱毒方式,而且已经研究出的降解赭曲霉毒素A的化学方式多样化,如利用过氧化物酶(POD)、蛋白质和糖类降解赭曲霉毒素A,但是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0006]近年来,采用微生物及其产生的酶降解毒素成为研究的热点,虽然已有较多的酵母菌、乳酸菌和霉菌被发现具有降解赭曲霉毒素A的功效,但是发掘出来的降解酶的种类有限、而且降解效果不佳,因此,挖掘新的高效降解酶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株分离筛选自土壤的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podzolicus)Y3,基于隐球酵母Y3的胞内酶降解赭曲霉毒素A,其具有高安全性和极高的降解效果。
[0008]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降解赭曲霉毒素A的隐球酵母系从镇江市句容市果园收集的土壤
中筛选分离到的,在NYDA固体培养基平板上28℃培养3d,进行形态学观察;已经对该菌株的5.8S rDNA

ITS区序列进行分析并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酵母菌株,现保藏于中国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7505,建议的分类命名为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podzolicus)Y3。此外,本专利技术所利用的菌株申请人已经申请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711183834.0,专利技术名称为:一株降解桔霉素的酵母菌及应用。
[0009]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1)配制菌悬液:将隐球酵母Y3接入NYDB培养基中,在28~30℃、180rpm震荡条件下,培养20~24h,进行活化,得到活化后的菌液;然后取活化后的菌液涂布于NYDA固体培养基,培养温度28℃~30℃,时间48

60h;然后,挑选NYDA固体培养基生长的隐球酵母Y3单菌落接种到PM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后经离心得到菌体,并用无菌蒸馏水清洗数次,清洗后再次离心,收集菌体用无菌水稀释成菌悬液;
[0011](2)取步骤(1)制备的菌悬液,接种于PM培养基中,在28~30℃、180rpm震荡条件下,培养20~24h,离心收集酵母菌体,无菌蒸馏水清洗后再次离心收集酵母菌体,然后加入液氮速冻菌体,进行研磨,得到粉末状的菌体;然后将粉末状的菌体加入Tris

HCl缓冲液(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50mM,pH 7.1)重悬,震荡后进行冰浴处理,处理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即为胞内粗酶液;
[0012](3)再将步骤(2)中得到的胞内粗酶液通过针孔滤膜过滤除菌,得到胞内酶溶液;在胞内酶溶液中加入赭曲霉毒素A,在避光环境下,震荡培养,即可实现快速降解赭曲霉毒素A的用途。
[0013]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离心的转速为7000r/min,时间为10min。
[0014]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NYDA培养基成分如下:以1000mL计,牛肉膏8g,酵母浸出物5g,葡萄糖10g,琼脂20g,余量为蒸馏水,115℃湿热灭菌15min。
[0015]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NYDB培养基成分如下:以1000mL计,酵母膏5g,葡萄糖10g,牛肉浸膏8g,余量为蒸馏水,pH自然,115℃湿热灭菌15min。
[0016]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PM培养基成分如下:麦芽糖2g,蔗糖10g,酵母浸5g,蛋白胨5g,一级蒸馏水1000mL,115℃湿热灭菌15min。
[0017]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单菌落接种到PM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温度为28℃~30℃,时间为48h。
[0018]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用无菌蒸馏水清洗数次具体为2~3次;所述菌悬液的浓度为1
×
108cells/mL。
[0019]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菌悬液接种于PM培养基中的接种量为1%~2%;即菌悬液为PM培养基体积的1%~2%。
[0020]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震荡的时间为1~2min;所述冰浴处理的时间为30~35min;所述离心的条件为:4℃,15~20min、11000
×
g。
[0021]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针孔滤膜的孔径为0.22μm,所述滤膜为有机滤膜;所述震荡培养的条件为:28℃,180rpm,时间0~3h。
[002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
[0023](1)本专利技术提供隐球酵母Y3的胞内酶可以高效快速降解赭曲霉毒素A,胞内酶与赭
曲霉毒素A混合后就能够即时降解,而且降解效果显著;在0h,针对OTA初始浓度为1μg/mL,降解率为83.2%;在OTA初始浓度提高为10μg/mL,在0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隐球酵母Y3胞内酶降解赭曲霉毒素A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配制菌悬液:将隐球酵母Y3接入NYDB培养基中,在28~30℃、180rpm震荡条件下,培养20~24h,进行活化,得到活化后的菌液;然后取活化后的菌液涂布于NYDA固体培养基,培养温度28℃~30℃,时间48

60h;然后,挑选NYDA固体培养基生长的隐球酵母Y3单菌落接种到PM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后经离心得到菌体,并用无菌蒸馏水清洗数次,清洗后再次离心,收集菌体用无菌水稀释成菌悬液;(2)取步骤(1)制备的菌悬液,接种于PM培养基中,在28~30℃、180rpm震荡条件下,培养20~24h,离心收集酵母菌体,无菌蒸馏水清洗后再次离心收集酵母菌体,然后加入液氮速冻菌体,进行研磨,得到粉末状的菌体;然后将粉末状的菌体加入Tris

HCl缓冲液重悬,震荡后进行冰浴处理,处理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即为胞内粗酶液;(3)再将步骤(2)中得到的胞内粗酶液通过针孔滤膜过滤除菌,得到胞内酶溶液;在胞内酶溶液中加入赭曲霉毒素A,在避光环境下,震荡培养,即可实现降解赭曲霉毒素A的用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离心的转速为7000r/min,时间为1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NYDA培养基成分如下:以1000mL计,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印魏美林张晓云杨其亚赵利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