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羊肉加工用排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5051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肉类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牛羊肉加工用排酸装置,包括底框,所述底框的顶部四周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等距离设有若干个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顶部四周边角处等距离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且该圆形通孔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插销,所述插销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杆体处安装有承载框,所述承载框的正面开设有圆形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导管能够与集水盒进行连接,从而使得排出的血水可以顺利地进行搜集,不会对牛羊肉造成污染,有利于牛羊肉后期的食用,而通过设置的滑轮配合设置的底框能够使得整个装置方便的进行移动。设置的底框能够使得整个装置方便的进行移动。设置的底框能够使得整个装置方便的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羊肉加工用排酸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肉类加工
,具体为一种牛羊肉加工用排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排酸肉是活牲畜屠宰,经自然冷却至常温后将其送入到冷却间,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风速下将肉中的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酒精然后挥发掉。同时细胞内的大分子三磷酸腺苷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纤维物质,经过排酸后的肉,口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味道鲜嫩,肉的酸碱度被改变,新陈代谢产物被最大程度的分解和排出,从而达到了无害化,也改变了肉的分子结构,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和消化。
[0003]牛羊肉的排酸加工处理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排酸前生肉预处理阶段 (分割处理)、生肉冷冻分解阶段、排酸后处理阶段(解冻排液),而排酸后处理阶段即冻肉解冻,经过冷冻处理之后,牛羊肉的乳酸能够被最大限度的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酒精,因此在进行自然解冻时,牛羊肉内部存在的血水能够与乳酸分解后产生的水一同流出,直至完全恢复肉的弹性,而现目前排酸后处理,就是将牛羊肉悬挂起来,使得的牛羊肉中的血水能够逐渐的滴落,使得其内部的物质能够得到转化。在这一个过程中,牛羊肉滴落的血水溅落在地面上容易造成污染,使得牛羊肉被污染,同时血水的滴落也容易使得地面出现污渍不易清洗,并且,采用悬挂滴液的方式,在此过程中废液通常是从上而下滴落,在牛羊肉上滞留时间较长,需要消耗较多时间,效率较慢,导致牛羊肉的周转效率较慢,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牛羊肉加工用排酸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牛羊肉加工用排酸装置,具备能够方便地使得牛羊肉进行排酸,且能使得牛羊肉在排酸的过程中呈倾斜状态,有利于血水的排出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对于牛羊肉有排除的血水不方便收集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牛羊肉加工用排酸装置,包括底框,所述底框的顶部四周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等距离设有若干个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顶部四周边角处等距离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且该圆形通孔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插销,所述插销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杆体处安装有承载框,所述承载框的正面开设有圆形通孔,且该圆形通孔处插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管体外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块,且所述密封块的外侧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若干卡块,且该卡块与承载框的框体底部固定相连,所述导管与固定框的底部贯穿相连,所述底框的底部四周边角处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开设有两组圆形凹槽,该圆形凹槽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底框的框体处开设有两个凹槽,且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固定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点,通过设置的圆形凹槽能够配合固定柱,使得整个固定板能够方便的固定在底框的上方。
[0006]本技术的牛羊肉加工用排酸装置,其中两组连接板互相远离,且每组连接板
至少有两个,且该连接板的底部等距离开设有若干圆形凹槽,该圆形凹槽处安装有滑轮,且所述滑轮呈环状排布,通过设置的滑轮能够配合设置的连接板,使得整个装置在连接稳定之后可以方便的进行移动。
[0007]本技术的牛羊肉加工用排酸装置,其中底框与支撑板之间滑动连接有集水盒,该集水盒的顶部与导管的底部相连通,所述集水盒的正面开设有两个圆形通孔,且固定连接有提环,通过设置的集水盒能够配合设置的导管可以使得血水经由导管进入到集水盒中,便于后期的清理,同时也不会对肉制品造成污染。
[0008]本技术的牛羊肉加工用排酸装置,其中固定框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圆形通孔,且该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空心筒,所述空心筒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块体正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凸起,且该空心筒呈斜向排布,通过设置的空心筒配合设置的连接凸起,可以对肉制品进行承接,且空心筒呈倾斜排布,能够使得血水方便的进行导出。
[0009]本技术的牛羊肉加工用排酸装置,其中固定框的正面开设有两个条形凹槽,且该固定框的条形凹槽处固定连接有卡槽,且该卡槽位于两个插销之间,所述固定框的顶部设有盖板,而该盖板的顶部开设有两组螺纹通孔,且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栓,通过设置的插销配合设置的卡槽,能够使得盖板方便的固定在固定框的顶部。
[0010]本技术的牛羊肉加工用排酸装置,其中承载框侧内侧开设有导流槽,该导流槽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且所述底板的底部与导管贯穿相连,且导流槽的内侧平面与导管连通处呈倾斜状设置,通过设置的导流槽能够配合设置的导管使得血水可以更加方便地经过导流槽进入到集水盒中。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导管能够与集水盒进行连接,从而使得排出的血水可以顺利地进行搜集,不会对牛羊肉造成污染,有利于牛羊肉后期的食用,而通过设置的滑轮配合设置的底框能够使得整个装置方便的进行移动,且通过设置的多组的固定框之间的配合,能够使得不同的牛羊肉可以分门别类的进行存放,避免出现肉与肉之间串味的现象,有利于整个肉制品的卫生安全,并且本技术将生肉采用斜置方式再配合整个承载框的结构设计,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废液在生肉上的滞留时间,极大缩短了解冻排液时间,同时在此过程中,能够迅速的将牛羊肉从冷库中进行周转,能够降低牛羊肉的排酸等待时间,提高了整体排酸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4]图1为本技术固定框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固定框底部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固定框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固定框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承载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01、底框;02、连接柱;03、承载框;04、固定框;05、连接螺栓;06、盖板;07、定
位点;08、连接杆;09、导管;10、推杆;11、固定柱;12、连接板;13、集水盒;14、滑轮;15、密封块;16、卡块;17、插销;18、连接块;19、连接凸起;20、空心筒;21、卡槽;22、导流槽;23、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1]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羊肉加工用排酸装置,包括底框(0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01)的顶部四周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02),所述连接柱(02)的顶部等距离设有若干个固定框(04),所述固定框(04)的顶部四周边角处等距离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且该圆形通孔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插销(17),所述插销(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08),所述连接杆(08)的杆体处安装有承载框(03),所述承载框(03)的正面开设有圆形通孔,且该圆形通孔处插接有导管(09),所述导管(09)的管体外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块(15),且所述密封块(15)的外侧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若干卡块(16),且该卡块(16)与承载框(03)的框体底部固定相连,所述导管(09)与固定框(04)的底部贯穿相连,所述底框(01)的底部四周边角处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柱(11),所述固定柱(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开设有两组圆形凹槽,该圆形凹槽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底框(01)的框体处开设有两个凹槽,且活动连接有推杆(10),所述固定框(0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点(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羊肉加工用排酸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连接板(12)互相远离,且每组连接板(12)至少有两个,且该连接板(12)的底部等距离开设有若干圆形凹槽,该圆形凹槽处安装有滑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海麟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开泰农牧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