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的支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5328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齿轮的支承结构。齿圈(32)的支承结构具有:与齿圈(32)花键嵌合的离合器鼓(6)、以及安装在离合器鼓(6)的周壁部(62)且支承齿圈(32)的第一卡环(38)及第二卡环(39)。第一卡环(38)在径向上与齿圈(32)不重叠。第二卡环(39)在径向上与齿圈(32)重叠。第一卡环(38)的径向长度(a1)比第二卡环(39)的径向长度a2大。度a2大。度a2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齿轮的支承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齿轮的支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已经公开一种结构,该结构作为齿圈(齿轮)的支承结构,形成为可将齿圈与鼓嵌合的形状,由两个卡环支承齿圈。
[0003]在该结构中,因为通过利用两个卡环而形成有空隙,所以能够相对于太阳齿轮及行星架的倾斜自动对准。
[0004]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在齿圈设有两个切口,在径向上与该切口重叠的位置配置卡环,缩短了卡环的径向长度。
[0005]然而,在防止齿圈脱落的意义上,优选使卡环的径向长度尽可能地长。
[0006]因此,需要抑制行星齿轮组的旋转轴方向的轴长,并且适当地支承齿圈。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抑制以齿圈为代表的齿轮的轴长,并且适当地对其支承。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

2737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齿轮的支承结构,具有:
[0012]支承部件,其与齿轮嵌合;
[0013]第一卡环及第二卡环,其安装在所述支承部件,并且支承所述齿轮;
[0014]所述第一卡环在径向上与所述齿轮不重叠,
[0015]所述第二卡环在径向上所述齿轮重叠,
[0016]所述第一卡环的径向长度比所述第二卡环的径向长度大。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
[0018]第二卡环具有与以往相当的支承能力,另一方面,第一卡环具有比以往更高的支承能力,所以能够提高总的支承能力。
[0019]当与使双方的卡环在径向上与齿轮不重叠的情况相比时,本支承结构的优势在于能够缩短轴长方向。
[0020]由此,利用第一卡环与第二卡环,能够抑制齿轮的旋转轴方向的轴长,并且适当地支承齿轮。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说明前进后退切换机构周边的图。
[0022]图2是说明前进后退切换机构的主要部分的图。
[0023]图3是说明前进后退切换机构的主要部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以车辆用带式无级变速器1的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所具有的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的情况为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0025]图1是说明带式无级变速器1所具有的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周边的图。
[0026]图2是说明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的主要部分的图。图2(a)是说明行星齿轮组3的结构的图。图2(b)是说明前进离合器4周边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a)中,为了便于说明,未图示后退制动器5周边。
[0027]图3是说明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的主要部分的图。图3(a)是说明离合器鼓6的行星齿轮组3的齿圈32的配置的主要部件放大图。图3(b)是图3(a)的A

A剖视图。
[0028]如图1所示,在带式无级变速器1中,发动机(未图示)的旋转驱动力经由液力变矩器(未图示)的输出轴(旋转传递轴9),向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输入。
[0029]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具有:行星齿轮组3、前进离合器4、以及后退制动器5。
[0030]在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中,当前进离合器4被联接时,从液力变矩器侧输入的旋转通过正向旋转向变速机构部(未图示)侧输出。当后退制动器5被联接时,从液力变矩器侧输入的旋转通过反向旋转向变速机构部侧输出。
[0031][后退制动器][0032]后退制动器5具有:在变速箱10侧的支承壁部101的内周花键嵌合的从动盘51、在离合器鼓6的周壁部62的外周花键嵌合的驱动盘52、以及在旋转轴X方向上进行冲程的活塞53。
[0033]在固定侧的部件即支承壁部101中,从动盘51在围绕旋转轴X的旋转被限制的状态下,在旋转轴X方向上可移动地进行设置。
[0034]在周壁部62中驱动盘52在围绕旋转轴X的周向上与离合器鼓6的相对旋转被限制的状态下,在旋转轴X方向上可移动地进行设置。
[0035]从动盘51与驱动盘52在旋转轴X方向上交替地配置。配置从动盘51与驱动盘52,以使从动盘51的内径侧与驱动盘52的外径侧重合。
[0036]在从从动盘51与驱动盘52观察时,在与活塞53相反的一侧(图中右侧)设有由卡环59定位的保持板58。
[0037]活塞53的按压部53a隔着波形弹簧57而与从动盘51和驱动盘52重合的区域对置。
[0038]变速箱10具有将收纳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的空间与收纳变速机构部的空间分隔的分隔壁部102。在该分隔壁部102的与活塞53的环状基部530的对置部形成有供给活塞53的工作油压的油室R1。
[0039]当向该油室R1供给工作油压时,活塞53对由弹簧保持器55支承的弹簧Sp1进行压缩,并且向远离分隔壁部102的方向(图中右方)位移。
[0040]这样,从动盘51与驱动盘52由活塞53的按压部53a进行按押,向保持板58侧位移。
[0041]由此,从动盘51与驱动盘52以对应于工作油压的压力,被夹持在按压部53a与保持板58之间。
[0042]然后,当从动盘51与驱动盘52不可相对旋转地联接时,后退制动器5处于联接状态,限制离合器鼓6的旋转。此外,在离合器鼓6的周壁部62的内周花键嵌合的齿圈32也另外间接地被限制旋转。
[0043][前进离合器][0044]前进离合器4具有:在离合器鼓6的周壁部62的内周花键嵌合的从动盘41、在筒状的支承筒342的外周花键嵌合的驱动盘42、以及利用油压在旋转轴X方向上进行冲程的活塞43。
[0045]支承筒342具有作为所谓的离合器毂的功能。
[0046]如图2(b)所示,在周壁部62中,从动盘41在围绕旋转轴X的旋转被限制的状态下,在旋转轴X方向上可移动地进行设置。
[0047]在支承筒342中,驱动盘42在围绕旋转轴X的周向上与支承筒342的相对旋转被限制的状态下,在旋转轴X方向上可移动地进行设置。
[0048]支承筒342的位于外径侧的花键山部342a与花键谷部342b在围绕旋转轴X的周向上交替地相连而形成,与后面叙述的行星架34的侧板部341一体地形成(参照图3(a))。
[0049]在支承筒342中,在花键山部342a的外周花键嵌合有驱动盘42。
[0050]如图2所示,从动盘41与驱动盘42在旋转轴X方向上交替地配置。配置从动盘41与驱动盘42,以使从动盘41的内径侧与驱动盘42的外径侧重合。
[0051]当从从动盘41与驱动盘42观察时,在与活塞43相反的一侧(图中左侧)设有由卡环49定位的保持板48。
[0052]活塞43的按压部43a隔着波形弹簧47而与从动盘51和驱动盘52重合的区域对置。
[0053]活塞43在离合器鼓6的底壁部61设置的环状凹部610内,在旋转轴X方向上可进退移动地进行设置。
[0054]在底壁部61的与活塞43的环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齿轮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承部件,其与齿轮嵌合;第一卡环及第二卡环,其安装在所述支承部件,并且支承所述齿轮;所述第一卡环在径向上与所述齿轮不重叠,所述第二卡环在径向上与所述齿轮重叠,所述第一卡环的径向长度比所述第二卡环的径向长度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环的轴向厚度与所述第二卡环的轴向厚度不同。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齿轮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具有:在轴向上开口的开口部、以及从所述开口部观察位于进深侧的底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沼田和也松下浩之神山晃胜山凉介椎野司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