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制造线圈部件的方法,已知有将磁性体片材按压到线圈导体的上部及下部而进行一体化的方法。
[0003]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模制线圈,在利用模制树脂密封绕组的模制线圈中,在绕组终端的至少一部分成形有截面变大的导体,上述导体的至少一部分与绕组电连接,并且导体形成部的至少一部分埋设于模制线圈内的模制线圈成形体中,导体形成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外部电极电连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模制线圈通过压缩使下部成形材料绕组以及上部成形材料进行一体化从而形成。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
‑
3761号公报
[0005]在利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的方法制造线圈部件的情况下,要求提高构成线圈部件的基体的下部成形材料和上部成形材料的接合强度。另外,还要求抑制在线圈部件内的线圈导体的位置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成基体的磁性体部的接合强度较高,并且线圈导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部件,是包括基体和设置在所述基体内部的线圈导体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是大致矩形,并具有在所述线圈导体的卷绕轴方向上相互对置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在与所述卷绕轴正交的方向上相互对置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以及、在与所述卷绕轴正交且与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平行的方向上相互对置的第三侧面及第四侧面,所述基体包括含有第一磁性粒子的第一磁性体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磁性体部的主面且含有第二磁性粒子的第二磁性体部,所述线圈导体具备卷绕部、和被引出到所述基体的任一个侧面的第一引出部及第二引出部,所述第一磁性体部在所述主面,具有设置在所述卷绕部的外侧的外侧凸部、和设置在所述卷绕部的内侧的内侧凸部,所述外侧凸部仅在所述基体的一个侧面或邻接的两个侧面露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出部或所述第二引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埋设于所述外侧凸部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体部在所述主面具有多个所述外侧凸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体部具有四个所述外侧凸部,第一外侧凸部仅在所述基体的所述第一侧面露出,第二外侧凸部仅在所述基体的所述第二侧面露出,第三外侧凸部仅在所述基体的所述第三侧面露出,第四外侧凸部仅在所述基体的所述第四侧面露出,所述第一引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埋设于所述第一外侧凸部,所述第二引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埋设于所述第二外侧凸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体部具有四个所述外侧凸部,第一外侧凸部仅在所述基体的所述第一侧面以及所述第三侧面露出,第二外侧凸部仅在所述基体的所述第二侧面以及所述第四侧面露出,第三外侧凸部仅在所述基体的所述第二侧面以及所述第三侧面露出,第四外侧凸部仅在所述基体的所述第一侧面以及所述第四侧面露出,所述第一引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埋设于所述第一外侧凸部,所述第二引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埋设于所述第二外侧凸部。6.一种线圈部件,是包括基体和设置在所述基体内部的线圈导体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是大致矩形,并具有在所述线圈导体的卷绕轴方向上相互对置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在与所述卷绕轴正交的方向上相互对置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以及、在与所述卷绕轴正交且与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平行的方向上相互对置的第三侧面及第四侧面,所述基体包括含有第一磁性粒子的第一磁性体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磁性体部的主面且含有第二磁性粒子的第二磁性体部,
所述线圈导体具备卷绕部、第一引出部、以及第二引出部,所述第一磁性体部在所述主面具有设置在所述卷绕部的外侧的四个外侧凸部,第一外侧凸部仅在所述基体的所述第一侧面露出,第二外侧凸部仅在所述基体的所述第二侧面露出,第三外侧凸部仅在所述基体的所述第三侧面露出,第四外侧凸部仅在所述基体的所述第四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