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及其管式相变散热控制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987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空调器及其管式相变散热控制盒,其中管式相变散热控制盒包括控制盒和管式换热器;所述管式换热器包括热管、热管安装板和翅片;所述热管两端密封,内部设有相变工质;所述热管经过至少一次折弯后,形成不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散热段和吸热段,且散热段高于吸热段;所述热管的吸热段固定在热管安装板上,散热段设有若干翅片;所述热管的吸热段或者所述热管安装板的上端面与控制盒内的发热元件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设计热管、热管安装板和翅片的结构,能够对控制盒进行非常好的散热。热。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及其管式相变散热控制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室外机及其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管式相变散热控制盒。

技术介绍

[0002]空调器一般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外机,包括外壳、换热器、风机和电机安装板、中隔板、压缩机、控制器和管路;外壳包括前面板、侧板、底板和顶板,前面板设有出风口。外壳与中隔板、换热器共同构成空气流道,使空气在风机作用下从换热器的外侧穿过换热器,从前面板的出风口流出。控制器设于外壳内部的压缩机侧,或穿过中隔板设于换热器侧与压缩机侧之间。控制器包括控制器盒体、线路板和电器元件;电器元件包括发热器件,例如功率器件、芯片等发热器件;发热器件安装在线路板上,和/或安装在控制器盒体上。
[0003]对于变频空调来说,其控制器广泛应用IGBT等功率模块,发热量很大。现有变频控制器通常安装在室外机内部、外壳顶板的下方,采用带有肋片的铝型材作为散热器。铝型材的一侧是平面,与功率器件等发热元件或导热板贴装;另一侧带有肋片,以提高散热能力。铝型材尽量设于换热器前方的室外机风道腔内以实现通风。但由于受到控制器和散热器安装位置的限制,通风和散热条件较差,随着芯片和功率模块发热量的增大,散热能力不足而导致热量累积,器件温升超过设计要求,严重影响控制器的寿命和可靠性。因此,改进变频空调控制器的散热结构,增强散热性能,是提高变频空调寿命和可靠性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空调器及其管式相变散热控制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控制盒散热方案不够理想的技术问题
[0005]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管式相变散热控制盒,包括控制盒和管式换热器;所述管式换热器包括热管、热管安装板和翅片;所述热管两端密封,内部设有相变工质;所述热管经过至少一次折弯后,形成不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散热段和吸热段,且散热段高于吸热段;所述热管的吸热段固定在热管安装板上,散热段设有若干翅片;所述热管的吸热段或者所述热管安装板的上端面与控制盒内的发热元件直接或间接贴合,热管的散热段位于控制盒的外部。通过合理的设计热管、热管安装板和翅片的结构,能够对控制盒进行非常好的散热。
[0006]作为管式相变散热控制盒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盒的底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热管安装板固定在控制盒底面的第一通孔下方;所述控制盒内的发热元件穿过控制盒底面的第一通孔与热管安装板的上端面或者所述热管的吸热段贴合。在本方案中,采用将热管安装板的吸热段从控制盒底部与发热元件接触的方式进行降温,结构合理,易于实现。
[0007]作为管式相变散热控制盒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盒的侧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热管的吸热段从所述第二通孔伸入控制盒内部,所述控制盒内的发热元件与热管安装板的上端面或者所述热管的吸热段贴合。在本方案中,采用将热管的吸热段从所述第二通
孔伸入控制盒内部,从而使得吸热段与控制盒的发热元件接触进行降温,效果好,而且节省空间,受干扰少,稳定性好。
[0008]为了很好的放置热管,所述热管安装板上设有与热管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热管设置于第一凹槽内后,其上端面与所述热管安装板的上端面处于同一平面。也即热管刚好嵌入热管安装板上的凹槽内,既不突出于热管安装板,也不下陷,这样能确保与发热元件的面接触,从而确保导热效果。
[0009]所述热管安装板的上端面设有铝板;所述铝板上设有能够匹配控制盒内的发热元件的第二凹槽;并将所述控制盒内的发热元件容置于第二凹槽内。设置铝板能够采用铝板来与发热元件接触,接触面积大,而且也能降低对热管安装于热管安装板后上表面平整的工艺要求。
[0010]为了增强传热能力,所述热管的吸热段包括至少一个迂回部;所述热管相对所述热管安装板一进一出形成一个所述的迂回部。迂回部可以是折弯成U型,也可以是方波形或者其他形状,只要是一进一出增大与发热元件的接触面积就可以了。
[0011]所述热管的吸热段所处的平面与散热段所处的平面相互平行或者相交。当相交时,优选所述热管的吸热段所处的平面与散热段所处的平面垂直。采用相交这样的形式,翅片的迎风面积增加,散热效果更好。
[0012]所述热管为金属管。更优选的是采用铜管,一方面导热效果好,另一方面使用寿命长。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空调器,包括由壳体、冷凝器、风机形成的风道腔,以及前述管式相变散热控制盒;所述管式换热器的热管的散热段设于所述风道腔内的,并位于所述冷凝器的出风侧。
[0014]为了提高连接的稳定性,空调器还包括风机支架;所述风机及热管的散热段均固定在风机支架上,并且热管的散热段位于风机上方。
[0015]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设计热管、热管安装板和翅片的结构,能够对控制盒进行非常好的散热。
[0016](2)本专利技术的管式换热器与控制盒的接触方式有多种,同时,管式换热器也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灵活方便。
[0017](3)本专利技术的热管设置于第一凹槽内后,其上端面与所述热管安装板的上端面处于同一平面,也即热管刚好嵌入热管安装板上的凹槽内,既不突出于热管安装板,也不下陷,这样能确保与发热元件的面接触,从而确保导热效果。
[0018](4)本专利技术为了增强传热能力,所述热管的吸热段包括至少一个迂回部;所述热管相对所述热管安装板一进一出形成一个所述的迂回部。迂回部可以是折弯成U型,也可以是方波形或者其他形状,只要是一进一出增大与发热元件的接触面积就可以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0019](5)本专利技术热管的吸热段所处的平面与散热段所处的平面相交,比如垂直,采用相交这样的形式,翅片的迎风面积增加,散热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2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
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正视图。
[0022]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立体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俯视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立体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正视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俯视图。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立体图。
[0029]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中的标号为:
[0031]控制盒1、发热元件11;
[0032]管式换热器2、热管21、热管安装板22、散热翅片23;
[0033]铝板3、第二凹槽31;
[0034]壳体4;
[0035]冷凝器5;
[0036]风机6;
[0037]风机支架7。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管式相变散热控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盒(1)和管式换热器(2);所述管式换热器(2)包括热管(21)、热管安装板(22)和翅片(23);所述热管(21)两端密封,内部设有相变工质;所述热管(21)经过至少一次折弯后,形成不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散热段和吸热段,且散热段高于吸热段;所述热管(21)的吸热段固定在热管安装板(22)上,散热段设有若干翅片(23);所述热管(21)的吸热段或者所述热管安装板(22)的上端面与控制盒(1)内的发热元件(11)直接或间接贴合,热管(21)的散热段位于控制盒(1)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相变散热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1)的底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热管安装板(22)固定在控制盒(1)底面的第一通孔下方;所述控制盒(1)内的发热元件(11)穿过控制盒(1)底面的第一通孔与热管安装板(22)的上端面或者所述热管(21)的吸热段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相变散热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1)的侧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热管(21)的吸热段从所述第二通孔伸入控制盒(1)内部,所述控制盒(1)内的发热元件与热管安装板(22)的上端面或者所述热管(21)的吸热段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相变散热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安装板(22)上设有与热管(21)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峰涂志龙刘飞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恒创热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