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熔纺纤维应用的聚丙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79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包含丙烯聚合物组合物的熔纺纤维、包括该熔纺纤维的纺粘非织造布、生产所述纺粘非织造布的方法、包括所述熔纺纤维和/或所述纺粘非织造布的制品,以及所述丙烯与乙烯共聚单体单元和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熔纺纤维应用的聚丙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丙烯与乙烯共聚单体单元和C4-C12α-烯烃共聚单体单元的三元共聚物的熔纺纤维(单成分/双成分),包含所述熔纺纤维的纺粘非织造布,制备所述纺粘非织造布的方法和包含所述熔纺纤维或纺粘非织造布的制品。
技术介绍
当今,聚丙烯纤维或聚丙烯非织造布的应用非常广泛,包含过滤介质(过滤器)、尿布、卫生用品、卫生巾、内裤衬里、成人失禁用品、防护服材料、绷带、手术披、手术衣、手术服和包装材料。通常,对于纺粘非织造布的生产,其重点在于原料在纺丝过程中的流动性、所形成的长丝不断裂的拉伸性、织物中的纤维结合质量以及纺丝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还有一个重点为在生产纺粘非织造布及其层压材料时使用的聚合物,其应在宽的加工条件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这是因为这种纺粘非织造布通过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表征。目前认为,为了获得具有良好机械性能例如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纺粘非织造布,应当使用具有足够结晶度和高熔融温度的丙烯聚合物。WO2004/029342A1公开了由纤维制成的纺粘非织造布,其纤维包括具有熔融温度为至少153℃的丙烯均聚物组合物或丙烯共聚物组合物(A)。WO2017/118612A1公开了由纤维制成的纺粘非织造布,其纤维包括具有熔融温度为至少150℃的丙烯均聚物组合物。尽管近年纤维的机械性能有一些进步,但仍然具有不断的改进需求,以令产量进一步增加和更细的纤维例如有助于降低厚度(gaging)或柔软度。在这方面,对于纤维系织物和纺粘非织造布,改善的纺丝过程稳定性和改善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是非常期望的。根据前述的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丙烯系纺粘非织造布,其具有良好的加工性以及优异的机械和物理性能。本专利技术中令人惊讶的发现,含如下聚丙烯组合物的熔纺纤维显示出优异的纺丝性能与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低结合温度之间改善的平衡:该聚丙烯组合物具有低于153℃的低熔融温度,包括丙烯与乙烯共聚单体单元和C4-C12α-烯烃共聚单体单元的三元共聚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丙烯聚合物组合物的熔纺纤维,所述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包含丙烯与乙烯共聚单体单元和C4-C12α-烯烃共聚单体单元的三元共聚物,其中所述丙烯聚合物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230℃,2.16kg)为10至200g/10min,熔融温度低于15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包含所述如上或如下限定的熔纺纤维的纺粘非织造布。仍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如上或如下限定的所述纺粘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包括丙烯与乙烯共聚单体单元和C4-C12α-烯烃共聚单体单元的三元共聚物的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其熔体流动速率MFR(230℃,2.16kg)为10至200g/10min,熔融温度低于153℃;和通过在最大舱内气压为3000Pa至10000Pa的条件下使用纤维纺丝流程纺粘所述丙烯聚合物组合物。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如上或如下限定的所述熔纺纤维或纺粘非织造布的制品。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丙烯与乙烯共聚单体单元和C4-C12α-烯烃共聚单体单元的三元共聚物在丙烯聚合物组合物中的用途,用以提高熔纺纤维的可纺性,其中丙烯聚合物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230℃,2.16kg)为10至200g/10min,熔融温度小于153℃。仍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丙烯与乙烯共聚单体单元和C4-C12α-烯烃共聚单体单元的三元共聚物在丙烯聚合物组合物中的用途,用以提高纺粘非织造布的机械性能,其中丙烯聚合物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230℃,2.16kg)为10至200g/10min,熔融温度小于153℃。定义丙烯无规共聚物为丙烯单体单元和共聚单体单元的共聚物,其中共聚单体单元在聚丙烯链上无规分布。由此,丙烯无规共聚物包括不溶于二甲苯的级分—二甲苯冷不溶物(XCU)级分—以丙烯无规共聚物的总量为基准计,所述二甲苯冷不溶物级分为至少70wt%,更优选至少80wt%,仍更优选至少85wt%,最优选至少88wt%。因此,丙烯无规共聚物不包含分散于其中的弹性聚合物相。丙烯无规三元共聚物是丙烯无规共聚物的特殊形式,其中两种不同的共聚单体单元例如乙烯和1-丁烯共聚单体单元在聚丙烯链上无规分布。丙烯均聚物是基本由丙烯单体单元组成的聚合物。由于杂质(特别是在工业聚合工艺时的杂质),丙烯均聚物可包括最高为0.1mol%的共聚单体单元,优选最高为0.05mol%共聚单体单元,最优选最高为0.01mol%共聚单体单元。以下,除非另有说明,含量由重量百分比(wt%)表示。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专利技术例IE1和对比例CE2从初始卷曲速度到其最大卷曲速度的卷取速度范围内的纤维韧度性能对比。图2示出了专利技术例IE1和对比例CE2从初始卷曲速度到其最大卷曲速度的卷取速度范围内的纤维伸长率对比。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丙烯聚合物组合物的熔纺纤维,该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包含丙烯与乙烯共聚单体单元和C4-C12α-烯烃共聚单体单元的三元共聚物,其中所述丙烯聚合物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230℃,2.16kg)为10至200g/10min,熔融温度低于153℃。丙烯与乙烯共聚单体单元和C4-C12α-烯烃共聚单体单元的的三元共聚物以下,丙烯与乙烯共聚单体单元和α-烯烃共聚单体单元的三元共聚物被简称为丙烯三元共聚物。丙烯三元共聚物包括乙烯共聚单体单元和C4-C12α-烯烃共聚单体单元。优选地,C4-C12α-烯烃共聚单体单元选自1-丁烯、1-己烯和1-辛烯,更优选选自1-丁烯或1-己烯,最优选为1-丁烯。优选地,丙烯三元共聚物为丙烯/乙烯/1-丁烯三元共聚物。以丙烯三元共聚物的总重量为基准计,丙烯三元共聚物的共聚单体单元总量优选为2.3wt%至15.0wt%,更优选为3.5wt%至12.5wt%,仍更优选为5.0wt%至10.0wt%,最优选为7.5wt%至9.0wt%。以丙烯三元共聚物的总重量为基准计,丙烯三元共聚物的乙烯共聚单体单元总量优选为0.3wt%至5.0wt%,更优选为0.7wt%至4.0wt%,仍更优选为1.0wt%至3.0wt%,最优选为1.5wt%至2.5wt%。以丙烯三元共聚物的总重量为基准计,丙烯三元共聚物的C4-C12α-烯烃共聚单体单元总量优选为2.0wt%至10.0wt%,更优选为3.5wt%至9.0wt%,仍更优选为5.0wt%至8.0wt%,最优选为6.0wt%至7.5wt%。优选地,丙烯三元共聚物中的乙烯共聚单体的重量含量低于C4-C12α-烯烃共聚单体单元的重量含量。应当理解,乙烯共聚单体单元(C2)与C4-C12α-烯烃共聚单体单元(C4-12)的重量比[C2/C4-12]的范围为1/100至低于1/1,更优选为1/10至1/2,仍更优选为1/6至1/2.5,最优选为1/5.5至1/3。丙烯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熔纺纤维,其包括丙烯聚合物组合物,所述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包含丙烯与乙烯共聚单体单元和C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21 EP 18195978.41.一种熔纺纤维,其包括丙烯聚合物组合物,所述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包含丙烯与乙烯共聚单体单元和C4-C12α-烯烃共聚单体单元的三元共聚物,
其中所述丙烯聚合物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230℃,2.16kg)为10至200g/10min,根据ISO11357-3测量的熔融温度小于1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纺纤维,其中以所述丙烯与乙烯共聚单体单元和C4-C12α-烯烃共聚单体单元的三元共聚物的总重量为基准计,所述丙烯与乙烯共聚单体单元和C4-C12α-烯烃共聚单体单元的三元共聚物中的乙烯共聚单体单元含量为0.3至5.0wt%,C4-C12α-烯烃共聚单体单元的含量为2.0至1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纺纤维,其中所述丙烯三元共聚物中乙烯共聚单体单元(C2)与C4-C12α-烯烃共聚单体单元(C4-20)的重量比[C2/C4-20]为1/6至1/2.5。


4.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熔纺纤维,其中所述丙烯与乙烯共聚单体单元和C4-C12α-烯烃共聚单体单元的三元共聚物为丙烯与乙烯共聚单体单元和1-丁烯共聚单体单元的三元共聚物。


5.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熔纺纤维,其中,所述熔纺纤维在2kg/h的恒定吞吐量下的最大卷曲速度大于4000m/min。


6.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熔纺纤维,其中,所述熔纺纤维在1000m/min的卷曲速度下的韧度大于2cN/Dtex,在4000m/min的卷曲速度下的韧度大于3cN/Dtex。


7.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熔纺纤维,其中,所述熔纺纤维在1000m/min的卷曲速度下的伸长率不高于250%,在4000m/min的卷曲速度下的伸长率不高于125%。


8.一种纺粘非织造布,其中,所述纺粘非织造布包括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熔纺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纺粘非织造布,其中,所述纺粘非织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亨克·范·帕里丹贝尔特·博若德斯
申请(专利权)人:北欧化工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奥地利;A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