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传输电路
各种实施例通常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电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电路,其被改进为能够根据选项的选择来支持适于接口或应用的数据传输模式。
技术介绍
通常,显示设备包括诸如定时控制器的数据传输电路和诸如源驱动器的数据接收电路。它们之间的数据发送方案可以根据接口或应用以各种方式来实现。作为数据发送方案,可以例示低电压差分信令(LVDS)方案和电流型逻辑(CML)方案。数据传输电路应该以数据接收电路可以接收发送数据的方案输出发送数据。例如,在作为数据接收电路的驱动器能够接收LVDS方案的传输数据的情况下,应该在LVDS方案中从数据传输电路输出传输数据。此外,在驱动器能够接收CML方案的传输数据的情况下,应该在CML方案中从数据传输电路输出传输数据。数据传输电路需要具有与接口或应用兼容的组合功能,需要设计成能够通过组合功能支持多种数据发送方案,并以选定的数据发送方案输出传输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各种实施例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电路,其可以以在根据所选择的选项的数据发送方案输出传输信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传输电路,包括:/n预驱动器,配置为通过使用第一差分数据信号和第二差分数据信号输出第一差分驱动信号和第二差分驱动信号;以及/n主驱动器,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第一差分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差分驱动信号输出第一差分传输信号和第二差分传输信号,/n其中,所述主驱动器通过使用由所述第一差分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差分驱动信号操作的第一高电平输出电路和低电平输出电路,执行对应于第一模式的高电平输出和低电平输出,/n其中,所述主驱动器通过使用利用内部终端电阻器的第二高电平输出电路和由所述第一差分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差分驱动信号操作的所述低电平输出电路,执行对应于第二模式的高电平输出和低电 ...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24 KR 10-2019-01171861.一种数据传输电路,包括:
预驱动器,配置为通过使用第一差分数据信号和第二差分数据信号输出第一差分驱动信号和第二差分驱动信号;以及
主驱动器,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第一差分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差分驱动信号输出第一差分传输信号和第二差分传输信号,
其中,所述主驱动器通过使用由所述第一差分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差分驱动信号操作的第一高电平输出电路和低电平输出电路,执行对应于第一模式的高电平输出和低电平输出,
其中,所述主驱动器通过使用利用内部终端电阻器的第二高电平输出电路和由所述第一差分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差分驱动信号操作的所述低电平输出电路,执行对应于第二模式的高电平输出和低电平输出,以及
其中,所述主驱动器包括电流源,所述电流源根据模式向由所述第一高电平输出电路和所述第二高电平输出电路共享的所述低电平输出电路提供具有不同电流容量的电流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电路,其中,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定义为需要不同电流容量的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电路,其中,所述第一模式是低电压差分信令LVDS模式,且所述第二模式是电流型逻辑CML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电路,其中,所述预驱动器包括:
第一模式预驱动器,对应于所述第一模式而启用,且配置为放大所述第一差分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差分数据信号以满足第一规范;以及
第二模式预驱动器,对应于所述第二模式而启用,且配置为放大所述第一差分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差分数据信号以满足第二规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电路,其中,所述第二高电平输出电路具有由所述内部终端电阻器确定的固定输出容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电路,其中,所述电流源包括:
第一电流源,配置为向所述低电平输出电路提供具有第一电流容量的第一电流路径;以及
第二电流源,在所述第二模式中启用,且配置为与所述第一电流源并行地向所述低电平输出电路提供具有第二电流容量的第二电流路径,
其中,根据所述第二电流源是否启用来提供具有不同电流容量的电流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电路,其中,所述主驱动器包括:
所述第一高电平输出电路,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施加有高电平输出电压,并且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差分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差分驱动信号执行高电平输出操作;
反馈电路,配置为反馈所述第一差分传输信号和所述第二差分传输信号,并且在反馈电压高于参考电压的所述第二模式中阻止所述高电平输出电压被施加到所述第一高电平输出电路;
所述第二高电平输出电路,具有在所述第二模式中被施加所述高电平输出电压的所述内部终端电阻器,并且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内部终端电阻器来执行高电平输出操作;
所述低电平输出电路,由所述第一高电平输出电路和所述第二高电平输出电路通过输出所述第一差分传输信号的第一节点和输出所述第二差分传输信号的第二节点共享,并且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差分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差分驱动信号执行低电平输出操作;以及
电流源,配置为对应于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向所述低电平输出电路提供具有不同电流容量的电流路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电路,
其中,所述反馈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根据比较所述反馈电压和所述参考电压的结果而导通;
其中,所述第一高电平输出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通过所述第一晶体管接收所述高电平输出电压并由所述第一差分驱动信号操作,且所述第三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并行地接收所述高电平输出电压并由所述第二差分驱动信号操作;
其中,所述第二高电平输出电路包括第一终端电阻器和第二终端电阻器,所述第一终端电阻器和所述第二终端电阻器在所述第二模式中被施加所述高电平输出电压,并且所述第一终端电阻器和所述第二终端电阻器并联连接;以及
其中,所述低电平输出电路包括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通过所述第一节点连接到所述第二晶体管和所述第一终端电阻器并由所述第一差分驱动信号操作,且所述第五晶体管通过所述第二节点连接到所述第三晶体管和所述第二终端电阻器并由所述第二差分驱动信号操作。
9.一种数据传输电路,包括:
预驱动器,配置为通过使用第一差分数据信号、第二差分数据信号和选项信号输出第一差分驱动信号、第二差分驱动信号和预加重控制信号;
主驱动器,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第一差分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差分驱动信号输出第一差分传输信号和第二差分传输信号;以及
预加重驱动器,配置为通过所述预加重控制信号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对所述第一差分传输信号和所述第二差分传输信号执行不同放大程度的预加重;
其中,所述主驱动器通过使用由所述第一差分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差分驱动信号操作的第一高电平输出电路和低电平输出电路,执行对应于所述第一模式的高电平输出和低电平输出,
其中,所述主驱动器通过使用利用内部终端电阻器的第二高电平输出电路和由所述第一差分驱动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尚勳,南政熏,文龙焕,
申请(专利权)人:硅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