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余度毁钥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5086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双余度毁钥控制系统,包括毁钥输出模块和毁钥输入信号端,毁钥输入信号端包括自动毁钥路及手动毁钥路,毁钥输入信号端与毁钥输出模块之间设有双余度二极管保护电路模块,双余度二极管保护电路模块分别与自动毁钥路及手动毁钥路相连通,自动毁钥路及手动毁钥路具备接地路,并且任意接地路上设有TVS瞬态电压抑制保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双余度二极管保护电路模块和双余度继电器控制模块,能对现有毁钥控制系统进行优化改进,提高了毁钥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通讯安全性。适于旧系统改造,有效防止出现断电反流冲击元器件,延长有效使用寿命,确保毁钥信号输出可靠稳定,杜绝误毁钥及毁钥失败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余度毁钥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余度毁钥控制系统,属于航空通信系统的

技术介绍
目前航空设备上配备了很多重要数据的机载电子设备,当飞行失事或紧急情况下,需要将电子设备中的信息或数据进行擦除或物理破坏。一般情况下,飞行毁钥控制系统毁钥方式为两种,分别为手动毁钥和自动毁钥,为了确保两路毁钥路线不相互干扰,一般会在两路毁钥信号之间增加二极管选择模块,即二极管选择电路,保障两路信号的独立性,其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但这种方式在二极管出现故障时,容易出现毁钥信号反串或毁钥信号触发失败的后果。另外,需要毁钥的机载电子设备较多,多路毁钥信号一般通过继电器控制的信号进行分发,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一旦继电器损坏,通样会影响到毁钥信号的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现有毁钥控制系统在遇到紧急情况执行毁钥操作时不稳定,存在误毁钥和毁钥失败的问题,提出一种双余度毁钥控制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余度毁钥控制系统,包括毁钥输出模块和毁钥输入信号端,所述毁钥输入信号端包括自动毁钥路及手动毁钥路,所述毁钥输入信号端与所述毁钥输出模块之间设有双余度二极管保护电路模块,所述双余度二极管保护电路模块分别与所述自动毁钥路及所述手动毁钥路相连通,所述自动毁钥路及所述手动毁钥路具备接地路,并且任意所述接地路上设有TVS瞬态电压抑制保护。优选地,所述双余度二极管保护电路模块包括第一双二极管路和第二双二极管路,所述第一双二极管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自动毁钥路及手动毁钥路相连,所述第二双二极管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自动毁钥路及手动毁钥路相连,所述第一双二极管路的输出端和第二双二极管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毁钥输出模块相连。优选地,所述毁钥输出模块包括毁钥电源、信号分配模块、及双余度继电器控制模块,所述双余度继电器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毁钥电源及所述信号分配模块相连。优选地,所述双余度继电器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路和第二继电器路,所述第一继电器路和第二继电器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毁钥输入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路的输出端子分别与所述毁钥电源和所述信号分配模块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路的输出端子分别与所述毁钥电源和所述信号分配模块相连。优选地,所述毁钥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设有两路接地的续流二级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通过双余度二极管保护电路模块和双余度继电器控制模块,能对现有毁钥控制系统进行优化改进,提高了毁钥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通讯安全性。2.适于旧系统改造,有效防止出现断电反流冲击元器件,延长有效使用寿命,确保毁钥信号输出可靠稳定,杜绝误毁钥及毁钥失败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双余度毁钥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双余度毁钥控制系统中毁钥输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双余度毁钥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二极管选择电路的示意图。图5是现有技术中毁钥输出模块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余度毁钥控制系统。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一种双余度毁钥控制系统,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毁钥输出模块1和毁钥输入信号端2,毁钥输入信号端2包括自动毁钥路3及手动毁钥路4。毁钥输入信号端2与毁钥输出模块1之间设有双余度二极管保护电路模块5,双余度二极管保护电路模块5分别与自动毁钥路及手动毁钥路相连通。自动毁钥路3及手动毁钥路4具备接地路,并且任意接地路上设有TVS瞬态电压抑制保护6。具体地实现过程及原理说明:为了保障毁钥输入信号端的独立性同时提高毁钥可靠性,在毁钥输入信号端2与毁钥输出模块1之间增加了双余度二极管保护电路模块5,当一路二极管器件损坏时,不会影响毁钥信号的输出。同时,自动毁钥路3及手动毁钥路4的接地路上设有TVS瞬态电压抑制保护6,实现对两路毁钥信号输入防护,防止出现反向打坏器件。具体地,如图1所示,双余度二极管保护电路模块包括第一双二极管路和第二双二极管路,第一双二极管路的输入端分别与自动毁钥路及手动毁钥路相连,第二双二极管路的输入端分别与自动毁钥路及手动毁钥路相连,第一双二极管路的输出端和第二双二极管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毁钥输出模块相连。具体地说明,第一双二极管路和第二双二极管路共具备四个二极管,当第一双二极管路和第二双二极管路任意路出现单根二极管损坏时,依然满足手动和自动的信号输出,不会影响到信号输出,确保毁钥信号得到传输。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毁钥输出模块1包括毁钥电源7、信号分配模块8、及双余度继电器控制模块9,双余度继电器控制模块分别与毁钥电源及信号分配模块相连。具体地说明,双余度继电器控制模块具备两路通电输出,并且处于常闭状态,任意路均能实现通电输出,当出现一路继电器损坏时,不会影响到通电输出。具体地,双余度继电器控制模块9包括第一继电器路91和第二继电器路92,第一继电器路和第二继电器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毁钥输入信号端相连,第一继电器路的输出端子分别与毁钥电源和信号分配模块相连,第二继电器路的输出端子分别与毁钥电源和信号分配模块相连。具体地说明,第一继电器路91的两个输出端子分别与毁钥电源和信号分配模块相连,第二继电器路92的两个输出端子分别与毁钥电源和信号分配模块相连。即仅需要第一继电器路91和第二继电器路92中任意路有效即可保障毁钥信号正常输出,由信号分配模块进行分发后输出多路毁钥信号。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毁钥输出模块1的输入端设有两路接地的续流二级管10。其防止设备断电时反向打坏器件。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专利技术一种双余度毁钥控制系统,通过双余度二极管保护电路模块和双余度继电器控制模块,能对现有毁钥控制系统进行优化改进,提高了毁钥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通讯安全性。适于旧系统改造,有效防止出现断电反流冲击元器件,延长有效使用寿命,确保毁钥信号输出可靠稳定,杜绝误毁钥及毁钥失败情况发生。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描述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在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余度毁钥控制系统,包括毁钥输出模块和毁钥输入信号端,所述毁钥输入信号端包括自动毁钥路及手动毁钥路,其特征在于:/n所述毁钥输入信号端与所述毁钥输出模块之间设有双余度二极管保护电路模块,所述双余度二极管保护电路模块分别与所述自动毁钥路及所述手动毁钥路相连通,/n所述自动毁钥路及所述手动毁钥路具备接地路,并且任意所述接地路上设有TVS瞬态电压抑制保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余度毁钥控制系统,包括毁钥输出模块和毁钥输入信号端,所述毁钥输入信号端包括自动毁钥路及手动毁钥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毁钥输入信号端与所述毁钥输出模块之间设有双余度二极管保护电路模块,所述双余度二极管保护电路模块分别与所述自动毁钥路及所述手动毁钥路相连通,
所述自动毁钥路及所述手动毁钥路具备接地路,并且任意所述接地路上设有TVS瞬态电压抑制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余度毁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余度二极管保护电路模块包括第一双二极管路和第二双二极管路,所述第一双二极管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自动毁钥路及手动毁钥路相连,所述第二双二极管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自动毁钥路及手动毁钥路相连,所述第一双二极管路的输出端和第二双二极管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毁钥输出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英豪张杰李兵强刘光明郝亮张庆陆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长风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