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连接器的晶片、正交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45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正交连接器的晶片、正交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晶片包括绝缘框架,设有信号差分对和接地端子,信号差分对包括两个信号端子;信号端子、接地端子均包括位于安装端的安装端子,信号端子包括位于配合端的信号触头,接地端子包括位于配合端的接地触头;信号端子、接地端子的安装端子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所述信号触头、接地触头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用于与适配连接器对插,信号触头、接地触头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所述信号触头、接地触头均相对于对应端子的本体部分垂直弯折,信号触头、接地触头相互平行;同一信号差分对中的两信号触头沿第三方向并列排布,第三方向同时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交连接器的晶片、正交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正交连接器的晶片、正交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正交连接器系统希望将两个相互垂直的电路板之间的信号连通,这就要求正交连接器系统中的两个连接器在连接过程中端子上有一个垂直翻转。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2176552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直角适配器,其中公开的连接器系统包括安装在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连接器、安装在第二电路板上的第二连接器,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相互垂直,还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适配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均为常规设计的弯折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中均包括至少两个晶片,两连接器中的晶片排布方向垂直,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中的端子(包括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相互垂直。为将两连接器进行导通,在适配器中设置端子阵列,端子阵列两端的端头相互垂直,分别与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中的端子对应插接。现有技术通过设置适配器,使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连接过程中的垂直翻折发生在适配器中,而两个连接器采用常规的设计就可以。但是由于增加了适配器,在连通时需要插接两次,而且,由于适配器为额外增设的部件,虽然节省了设计成本,但同样会增加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交连接器的晶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增加适配器进行转接后制造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使用该晶片的正交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正交连接器的晶片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正交连接器的晶片,包括:r>绝缘框架,设有信号差分对和接地端子,信号差分对包括两个信号端子,信号端子、接地端子均为弯式端子;信号端子、接地端子均具有用于安装到电路板上的安装端以及用于与适配连接器插装的配合端,信号端子、接地端子均包括位于安装端的安装端子,安装端子用于安装到电路板上,信号端子包括位于配合端的信号触头,接地端子包括位于配合端的接地触头,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均包括设于绝缘框架内的本体部分,本体部分实现安装端子至触头的垂直转换;信号端子、接地端子的安装端子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所述信号触头、接地触头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用于与适配连接器对插,信号触头、接地触头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所述信号触头、接地触头均相对于对应端子的本体部分垂直弯折,信号触头、接地触头相互平行;同一信号差分对中的两信号触头沿第三方向并列排布,且两信号触头在同一平面内,第三方向同时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信号触头进行垂直弯折,并使两信号触头沿第三方向并列排布,能够与适配连接器晶片中沿第三方向间隔排布的信号触头进行直接对插,完成信号导通,将接地触头进行垂直弯折,使接地触头与信号触头平行布置,在正交连接器和适配连接器对插后能够对信号差分对进行屏蔽,提高信号传输质量。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正交连接器中端子的弯折实现了换向对插,无需增加适配器进行转换,零部件数量更少,组装更加方便,且制造成本也更低。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信号端子、接地端子中的安装端均相对于对应端子的本体部分弯折布置,其弯折方向为所述第三方向,通过弯折安装端来保证与相邻晶片的安装端子在第三方向上间距。本方案的效果在于,布置多个晶片后,为保证输出质量,需保证相邻晶片安装端子的垂直间距大于相邻晶片中接地触头的垂直间距,通过弯折端子的安装端来保证这一对比关系,本专利技术中,弯折安装端而非配合端的原因在于,接地端子的带宽有限,沿第三方向的垂直弯折距离有限。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绝缘框架上对应于各安装端子均设有加强凸起,加强凸起位于对应安装端子的沿第三方向的一侧。本方案的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加强凸起,对安装端子处进行局部加强,增加安装端子根部的稳固性,防止压接跪脚。本专利技术正交连接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正交连接器,包括:壳体;晶片,设于壳体上,晶片包括:绝缘框架,设有信号差分对和接地端子,信号差分对包括两个信号端子,信号端子、接地端子均为弯式端子;信号端子、接地端子均具有用于安装到电路板上的安装端以及用于与适配连接器插装的配合端,信号端子、接地端子均包括位于安装端的安装端子,安装端子用于安装到电路板上,信号端子包括位于配合端的信号触头,接地端子包括位于配合端的接地触头,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均包括设于绝缘框架内的本体部分,本体部分实现安装端子至触头的垂直转换;信号端子、接地端子的安装端子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所述信号触头、接地触头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用于与适配连接器对插,信号触头、接地触头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所述信号触头、接地触头均相对于对应端子的本体部分垂直弯折,信号触头、接地触头相互平行;同一信号差分对中的两信号触头沿第三方向并列排布,且两信号触头在同一平面内,第三方向同时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信号触头进行垂直弯折,并使两信号触头沿第三方向并列排布,能够与适配连接器晶片中沿第三方向间隔排布的信号触头进行直接对插,完成信号导通,将接地触头进行垂直弯折,使接地触头与信号触头平行布置,在正交连接器和适配连接器对插后能够对信号差分对进行屏蔽,提高信号传输质量。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正交连接器中端子的弯折实现了换向对插,无需增加适配器进行转换,零部件数量更少,组装更加方便,且制造成本也更低。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晶片沿所述第三方向依次排布有至少两个;相邻两晶片中至少一个晶片的信号端子、接地端子的安装端均相对于对应的本体部分弯折布置,其弯折方向为所述第三方向,以使得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任意相邻两晶片的安装端子之间的间距大于对应两晶片之间接地触头的间距。本方案的效果在于,布置多个晶片后,为保证输出质量,需保证相邻晶片安装端子的垂直间距大于相邻晶片中接地触头的垂直间距,通过弯折端子的安装端来保证这一对比关系,本专利技术中,弯折安装端而非配合端的原因在于,接地端子的带宽有限,沿第三方向的垂直弯折距离有限。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晶片沿所述第三方向依次排布有至少两个;任意相邻两晶片中其中一个晶片的成对信号触头与另一个晶片的成对信号触头沿所述第二方向错位布置,晶片中成对的信号触头与相邻晶片中的接地触头沿所述第三方向并排排布在一条直线上。本方案的效果在于,通过使任意相邻的两晶片中成对信号触头沿第二方向错位布置,能够用相邻晶片的接地触头对信号触头进行屏蔽,提高信号传输质量。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同一晶片中所述接地触头与其中一个所述信号触头沿所述第二方向正对布置。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晶片沿所述第三方向依次排布有至少两个;正交连接器包括:屏蔽网,装配在壳体上,屏蔽网上对应于各信号触头均设有信号触头穿孔,对应于各接地触头设有接地触头穿孔;成对的信号触头由信号触头穿孔中穿过且与不同对的信号触头对应的信号触头穿孔的孔壁相间隔,接地触头由接地触头穿孔中穿过且与接地触头穿孔的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交连接器的晶片(200),其特征在于:包括:/n绝缘框架(203),设有信号差分对和接地端子(205),信号差分对包括两个信号端子(204),信号端子(204)、接地端子(205)均为弯式端子;/n信号端子(204)、接地端子(205)均具有用于安装到电路板上的安装端(201)以及用于与适配连接器插装的配合端(202),信号端子(204)、接地端子(205)均包括位于安装端(201)的安装端子,安装端子用于安装到电路板上,信号端子(204)包括位于配合端(202)的信号触头(2041),接地端子(205)包括位于配合端(202)的接地触头(2051),信号端子(204)和接地端子(205)均包括设于绝缘框架(203)内的本体部分(207),本体部分(207)实现安装端子至触头的垂直转换;/n信号端子(204)、接地端子(205)的安装端子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所述信号触头(2041)、接地触头(2051)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用于与适配连接器对插,信号触头(2041)、接地触头(2051)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n所述信号触头(2041)、接地触头(2051)均相对于对应端子的本体部分(207)垂直弯折,信号触头(2041)、接地触头(2051)相互平行;/n同一信号差分对中的两信号触头(2041)沿第三方向并列排布,且两信号触头(2041)在同一平面内,第三方向同时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交连接器的晶片(2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框架(203),设有信号差分对和接地端子(205),信号差分对包括两个信号端子(204),信号端子(204)、接地端子(205)均为弯式端子;
信号端子(204)、接地端子(205)均具有用于安装到电路板上的安装端(201)以及用于与适配连接器插装的配合端(202),信号端子(204)、接地端子(205)均包括位于安装端(201)的安装端子,安装端子用于安装到电路板上,信号端子(204)包括位于配合端(202)的信号触头(2041),接地端子(205)包括位于配合端(202)的接地触头(2051),信号端子(204)和接地端子(205)均包括设于绝缘框架(203)内的本体部分(207),本体部分(207)实现安装端子至触头的垂直转换;
信号端子(204)、接地端子(205)的安装端子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所述信号触头(2041)、接地触头(2051)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用于与适配连接器对插,信号触头(2041)、接地触头(2051)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
所述信号触头(2041)、接地触头(2051)均相对于对应端子的本体部分(207)垂直弯折,信号触头(2041)、接地触头(2051)相互平行;
同一信号差分对中的两信号触头(2041)沿第三方向并列排布,且两信号触头(2041)在同一平面内,第三方向同时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连接器的晶片(200),其特征在于:信号端子(204)、接地端子(205)中的安装端(201)均相对于对应端子的本体部分(207)弯折布置,其弯折方向为所述第三方向,通过弯折安装端(201)来保证与相邻晶片的安装端子在第三方向上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交连接器的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框架(203)上对应于各安装端子均设有加强凸起(208),加强凸起(208)位于对应安装端子的沿第三方向的一侧。


4.一种正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
晶片(200),设于壳体(100)上,晶片(200)包括:
绝缘框架(203),设有信号差分对和接地端子(205),信号差分对包括两个信号端子(204),信号端子(204)、接地端子(205)均为弯式端子;
信号端子(204)、接地端子(205)均具有用于安装到电路板上的安装端(201)以及用于与适配连接器插装的配合端(202),信号端子(204)、接地端子(205)均包括位于安装端(201)的安装端子,安装端子用于安装到电路板上,信号端子(204)包括位于配合端(202)的信号触头(2041),接地端子(205)包括位于配合端(202)的接地触头(2051),信号端子(204)和接地端子(205)均包括设于绝缘框架(203)内的本体部分,本体部分实现安装端子至触头的垂直转换;
信号端子(204)、接地端子(205)的安装端子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所述信号触头(2041)、接地触头(2051)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用于与适配连接器对插,信号触头(20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中原杨兆振林杨潘波程喜乐史有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