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背面电极和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435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背面电极和制备方法,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背面电极,包括铝主栅、铝副栅和背银电极,所述铝主栅由间隔分布的环型铝主栅以及连接相邻环型铝主栅的直通型铝主栅组成,背银电极位于环型铝主栅内部并与其电性相连,所述直通型铝主栅由中心区直通铝主栅及位于中心区直通铝主栅上方的外围区直通铝主栅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背面电极图形设计,并采用分步印刷工艺,从而可以在对背面遮光面积、浆料耗量无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实现背面电极对载流子收集效果的大幅提升,从而提升了电池片的效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背面电极和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背面电极和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多主栅(MBB,Multi-Busbar)和双面电池技术已成为目前晶硅电池的主流技术,并已大规模推广应用。其中,MBB技术通过电池片主栅数量的增加、单条主栅宽度变窄以及焊点的设计,同时实现了遮光面积的下降和电流收集能力的大幅提升,从而使电池转换效率提升0.3%,银浆单耗也降低10mg以上。双面电池技术由于具有仅需对现有的单面电池及组件生产线进行少量改动即可进行生产,可比单面电池组件产品增加5%-25%的系统发电收益等优势,也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应用。目前,现有MBB双面电池的背电极结构通常如图1所示,单条主栅上一般采用6分段的背银电极11,且用铝副栅10代替PERC电池的全覆盖铝层,铝副栅10通过激光开槽与硅基体相连,实现电流收集;然后铝副栅10收集电流传输到铝主栅9上,最后通过背银电极11导出。另外,与背银电极11区域直接相连接的铝主栅采用环型设计,连接两个背银电极11之间的铝主栅采用直通设计(即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电极,包括铝主栅(9)、铝副栅(10)和背银电极(11),其特征在于:所述铝主栅(9)由间隔分布的环型铝主栅(9-2)以及连接相邻环型铝主栅(9-2)的直通型铝主栅(9-1)组成,背银电极(11)位于环型铝主栅(9-2)内部并与其电性相连,所述直通型铝主栅(9-1)由中心区直通铝主栅(9-1-1)及位于中心区直通铝主栅(9-1-1)上方的外围区直通铝主栅(9-1-2)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电极,包括铝主栅(9)、铝副栅(10)和背银电极(11),其特征在于:所述铝主栅(9)由间隔分布的环型铝主栅(9-2)以及连接相邻环型铝主栅(9-2)的直通型铝主栅(9-1)组成,背银电极(11)位于环型铝主栅(9-2)内部并与其电性相连,所述直通型铝主栅(9-1)由中心区直通铝主栅(9-1-1)及位于中心区直通铝主栅(9-1-1)上方的外围区直通铝主栅(9-1-2)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银电极(11)的高度与中心区直通铝主栅(9-1-1)的高度相对应,且其高度小于外围区直通铝主栅(9-1-2)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区直通铝主栅(9-1-2)位于中心区直通铝主栅(9-1-1)的上方两侧,且其内部宽度小于中心区直通铝主栅(9-1-1)的宽度;所述外围区直通铝主栅(9-1-2)的内部宽度W4为0.4-1.4mm,中心区直通铝主栅(9-1-1)的宽度W3为0.5-1.5mm;所述环型铝主栅的内部长度大于背银电极(11)的长度,其内部宽度小于背银电极(11)的宽度;所述环型铝主栅的内部长度H2为1.7-5.8mm,其内部宽度W2为1.0-2.1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电极,其特征在于:与同一条铝主栅(9)对应的背银电极(11)的分段数量为8-50个,单个背银电极(11)的宽度W1为1.2-2.2mm,长度H1为1.5-5.5mm。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铝主栅(9)的数量大于等于9条,所述铝副栅(10)与铝主栅(9)垂直且均匀间隔分布,其宽度为60μm-200μm,间距为0.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智夏伟冉东侯林均徐涛张林顾峰翟绪锦谢泰宏
申请(专利权)人: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通威太阳能安徽有限公司通威太阳能眉山有限公司通威太阳能金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