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角点网格一体化构建局部复杂断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4083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角点网格一体化构建局部复杂断层的方法,包括:对目标范围内的地形起伏变化进行角点网格预建模处理,获得地形点数据;通过勘探点获得目标范围对应的断层数据;根据断层数据与地形点数据,获得全局插值后拟合点数据;插值拟合点数据包括:插值断层盘线数据;通过对比插值断层盘线数据和所述地形点数据,选取拟合逻辑线和元胞数组;根据选取的拟合逻辑线和元胞数组,进行断层拟合,并设置缓冲区;输入断层破碎带属性或断距数据,拟合完成断层一体化表达。该方法可根据所需拟合的断层数据和预处理的角点网格数据,直接生成地形关系并直接表达出断距破碎带的位置,可以直接对断距或是上下盘赋予属性,以达到所需要的工程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角点网格一体化构建局部复杂断层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质建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角点网格一体化构建局部复杂断层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地质工程活动中,为了更加明确地展现地下地质情况,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迅速发展,同时也衍生出许多不同的模型构建方法。从建模效率、准确性以及地质构造间的空间属性关系表达方面来看,还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建模过程繁琐,所需数据量大:目前的建模技术大体上分为显性建模与隐性建模,前者需求大量的数据支持,通过大量实测地形数据来进行地形以及构造体拟合,数据量决定拟合的精确程度;后者通过测算地下地质体某一相同属性,使用属性构建地质体边界,具有良好的属性连通性,内部属性关系严谨,然而同样需要勘探的数据足够准确,对数据依赖性大。(2)局部建模准确性差距大,不够严谨:对于显性建模方法,具有拟合精度高的优点,但是对于断层等地质体需要进行分块化建模,在上下盘属性关系方面容易出错,且缺乏对断距破碎带的处理,断距破碎带内往往无属性关系填充;对于隐形建模,由于过于依赖通过演算所得出的数据,在建模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角点网格一体化构建局部复杂断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对目标范围内的地形起伏变化进行角点网格预建模处理,获得地形点数据;所述地形点数据包括:上下盘的横、纵、深度矩阵以及网格数据的所有交点坐标矩阵;/nS2、通过勘探点获得所述目标范围对应的断层数据;根据所述断层数据与地形点数据,获得全局插值后拟合点数据;所述插值拟合点数据包括:插值断层盘线数据;/nS3、通过对比所述插值断层盘线数据和所述地形点数据,选取拟合逻辑线和元胞数组;/nS4、根据选取的拟合逻辑线和元胞数组,进行断层拟合,并设置缓冲区;输入断层破碎带属性或断距数据,拟合完成断层一体化表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角点网格一体化构建局部复杂断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目标范围内的地形起伏变化进行角点网格预建模处理,获得地形点数据;所述地形点数据包括:上下盘的横、纵、深度矩阵以及网格数据的所有交点坐标矩阵;
S2、通过勘探点获得所述目标范围对应的断层数据;根据所述断层数据与地形点数据,获得全局插值后拟合点数据;所述插值拟合点数据包括:插值断层盘线数据;
S3、通过对比所述插值断层盘线数据和所述地形点数据,选取拟合逻辑线和元胞数组;
S4、根据选取的拟合逻辑线和元胞数组,进行断层拟合,并设置缓冲区;输入断层破碎带属性或断距数据,拟合完成断层一体化表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角点网格一体化构建局部复杂断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S31、通过对比所述插值断层盘线数据和所述地形点数据,确定网格向断层拟合方向、拟合逻辑线、拟合逻辑线序号和缓冲区范围;
S32、根据所述拟合逻辑线、缓冲区范围、断层拟合方向,对所述地形点数据进行切块操作,获得元胞数组;所述元胞数组包括:多个依据横纵坐标方向顺序排列的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过角点网格一体化构建局部复杂断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
S41、根据所述元胞数组、插值断层盘线数据、断层拟合方向、拟合逻辑线编号和插值后拟合点数据,将预处理网格向断层拟合,处理结束后将元胞数组返回为未处理的矩阵状态;
S42、通过所述影响范围、缓冲区范围,以及输入的断层破碎带内部属性和实测地形数据和地层内部属性,对所述地形点数据进行再处理,将所需表达的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鹤龄刘星熊玖琦贾娒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