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图像适配VI环境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401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图像适配VI环境的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原始图像确定待处理图像,进行灰度处理得到第一图像;调节第一图像的对比度和颜色曲线,使得第一图像的颜色趋近于白色得到第二图像;获取目标图像,根据待处理图像对目标图像进行透视变形处理得到第三图像;对第三图像以第一图像作为置换图进行扭曲置换得到第四图像;将第四图像与第二图像进行混合处理,得到第五图像;将第五图像作为上层图像、原始图像作为下层图像进行混合,输出最终图像。本发明专利技术对不同的VI环境,通过截取特定区域,进行灰度、饱和度等处理,使图片能够比较自然平滑地贴合到目标区域,保留了VI环境中褶皱、透视、光影等特性,提升了图片整体性、真实性的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图像适配VI环境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图像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图像适配VI环境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端设备和移动终端应用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普及,以及随着手机算力的提升与移动端技术的日渐成熟,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图像领域编辑处理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但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图片编辑类应用,在处理多张独立图片进行纵向的图层叠加操作时,容易出现图片之间互相遮挡、边界感突兀、图层间融合不自然、丢失图片原有的纹理、褶皱和光影等的问题。相关技术中,市场上的图片编辑类应用中,用户可以导入自定义图片在不同VI环境下,进行多张图片的叠加,或以一定的混合模式进行组合,从而将多张图片合成一张图片,达到更丰富的表达效果。但是,在现有的该类图片编辑类应用中,一部分只能实现图片的普通叠加,即上层图片遮挡下层图片。这种方式导出的图片,各个区域是棱角分明的,边界感非常的强,并且上层图片完全没有融合到下层图片的VI环境中,整体效果不自然。另一部分虽然实现了图片之间的混合模式,以达到相互融合、提升整体感的效果,但是单一的混合模式会造成色彩的损失,在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图像适配VI环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原始图像,根据所述原始图像确定待处理图像,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灰度处理,得到第一图像;/n调节所述第一图像的对比度和颜色曲线,使得所述第一图像的颜色趋近于白色,得到第二图像;/n获取目标图像,根据所述待处理图像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透视变形处理,得到第三图像;/n对所述第三图像以第一图像作为置换图进行扭曲置换,得到第四图像;/n以所述第四图像作为输入,将其与第二图像进行混合处理,得到第五图像;/n将所述第五图像作为上层图像、所述原始图像作为下层图像进行混合,输出最终图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图像适配VI环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原始图像,根据所述原始图像确定待处理图像,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灰度处理,得到第一图像;
调节所述第一图像的对比度和颜色曲线,使得所述第一图像的颜色趋近于白色,得到第二图像;
获取目标图像,根据所述待处理图像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透视变形处理,得到第三图像;
对所述第三图像以第一图像作为置换图进行扭曲置换,得到第四图像;
以所述第四图像作为输入,将其与第二图像进行混合处理,得到第五图像;
将所述第五图像作为上层图像、所述原始图像作为下层图像进行混合,输出最终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原始图像确定待处理图像,包括:
以闭合曲线标记待处理区域并抠取,将抠取出的图像确定为待处理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待处理图像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透视变形处理,得到第三图像,包括:
选取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用作变形的4个顶点和待处理图像的外接矩形,确定所述4个顶点的坐标以及外接矩形的宽和高;
通过顶点的坐标和外接矩阵的宽和高进行形变计算,得到变换矩阵;
将所述变换矩阵作为形变参数输入到片段着色器中,通过所述片段着色器中对目标图像进行3D矩阵变换,输出第三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顶点的坐标和外接矩阵的宽和高进行形变计算,得到变换矩阵,包括:
将4个顶点的坐标分别除以所述外接矩阵的宽和高,将得到的结果转换为0-1的归一化坐标;
根据所述归一化坐标计算变换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三图像以第一图像作为置换图进行扭曲置换,得到第四图像,包括:
将所述第三图像的纹理和第一图像的纹理输入到片段着色器中;
遍历所述置换图的每个像素点,用R分量及G分量计算所述第四图像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偏移量再乘以置换比例,将得到的结果转换为0-1的值;
将当前纹理坐标的值与转换为0-1的偏移量进行求和,得到目标坐标点;获取所述目标坐标点的颜色作为当前坐标点的颜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青山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光锥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