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需求响应型城市轨道交通分时票价制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3968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需求响应型城市轨道交通分时票价制定方法。该方法包括:S1:提取多源自动售检票数据,建立基于数据挖掘的乘客出行目的辨识规则,提取现状高峰期客流需求分布特征;S2:构建高峰期乘客出发时刻与出行方式调整行为NL模型和随机用户分配模型,预测高峰期客流需求演变特征;S3:构建平衡运营企业收入、乘客出行费用和客流分布均衡度的城市轨道交通分时票价双层规划模型,动态调整所述双层规划模型的决策变量,输出最优分时票价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建立分时票价方案与乘客出行目的、选择行为间的互馈机制,克服了传统定价方法对乘客出行需求演变考虑不足的缺陷,综合利用高峰涨价和平峰降价两种策略,实现了对高峰期客流需求的精准诱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需求响应型城市轨道交通分时票价制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轨道交通需求管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需求响应型城市轨道交通分时票价制定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网络持续扩张,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很多城市出行系统的骨干。随着客流量的逐年攀升,客流需求与运能供给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客流时空分布不均衡加剧了高峰时段的供不应求,导致线网负荷压力过大,平峰时段的供大于求导致线网运能利用率低下。针对此现象,分时票价成为城市轨道交通高峰期客流需求管理的有效手段,通过对高峰和平峰的票价进行差异化设置,刺激乘客高峰出行需求向平峰转移。然而,分时票价策略的实施会直接影响乘客的出行成本,可能引发潜在的出发时刻调整和出行方式转移行为,进而造成宏观层面客流量的演化。现有分时票价制定方法往往假设客流需求相对固定,未能对分时票价实施后的客流需求演变做出主动响应,并将其融入到分时票价制定过程中,进而导致其所制定的方案难以达到预期的客流诱导效果。此外,城市轨道交通分时票价方案的实施与运营企业收入、乘客出行成本密切相关,如何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和最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需求响应型城市轨道交通分时票价制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S1:提取城市轨道交通多源自动售检票数据,建立基于数据挖掘的乘客出行目的辨识规则,根据所述多源自动售检票数据和乘客出行目的辨识规则,识别客流中乘客出行目的构成,获取现状高峰期客流需求分布特征;/n步骤S2:构建高峰期乘客出发时刻转变与出行方式选择行为NL模型,将所述NL模型嵌入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利用所述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和现状高峰期客流需求分布特征,预测不同分时票价方案下的高峰期客流需求演变特征;/n步骤S3: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收入、乘客出行费用以及客流需求分布均衡度目标函数计算模型,以所述目标函数计算模型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需求响应型城市轨道交通分时票价制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提取城市轨道交通多源自动售检票数据,建立基于数据挖掘的乘客出行目的辨识规则,根据所述多源自动售检票数据和乘客出行目的辨识规则,识别客流中乘客出行目的构成,获取现状高峰期客流需求分布特征;
步骤S2:构建高峰期乘客出发时刻转变与出行方式选择行为NL模型,将所述NL模型嵌入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利用所述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和现状高峰期客流需求分布特征,预测不同分时票价方案下的高峰期客流需求演变特征;
步骤S3: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收入、乘客出行费用以及客流需求分布均衡度目标函数计算模型,以所述目标函数计算模型作为上层模型,以所述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作为下层模型,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分时票价双层规划模型,动态调整所述双层规划模型的决策变量,输出平衡企业收入、出行费用和客流分布均衡度的最优分时票价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需求响应型城市轨道交通分时票价制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S11:融合普通票种刷卡数据和新票种刷卡数据为全票种刷卡数据,所述普通票种刷卡数据包括一卡通、月票和特种票,所述新票种刷卡数据包括金融IC卡和移动终端电子卡;
S12:建立基于数据挖掘的乘客出行目的辨识规则,根据所述全票种刷卡数据识别乘客的出行目的,所述出行目的包括通勤出行、通学出行、购物出行或休闲出行,所述辨识规则计算方法分为空间约束和时间约束,所述空间约束为乘客在早晚高峰的通勤出行在当日所有出行中的占比,所述时间约束为乘客在早晚高峰通勤出行时间在当日总出行时间中的占比;
S13:将不同起讫点(O-D,Origin-destination)下不同出行目的的乘客按照出发时刻进行集计,获取现状高峰期客流需求分布特征,所述出发时刻覆盖早、晚高峰的大客流时段,所述现状高峰期客流需求分布特征包括分时进站量和分时OD分布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需求响应型城市轨道交通分时票价制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S21:构建高峰期乘客出发时刻与出行方式调整行为的NL模型,所述NL模型的上层为出行方式转移层h,下层为出发时刻调整层g,所述NL模型上、下层共同组合出6种备选方案,所述备选方案包括“保持原地铁出行方式且提前出发时刻”、“保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恩建郇宁高巍郭东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