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坐式被动声呐基阵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3873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潜坐式被动声呐基阵架,包括底部结构框架1、三角桁架以及棒状水听器,三角桁架水平设置在底部结构框架框架上,且与底部结构框架垂直;三角桁架同方向上固定有棒状水听器,三角桁架和棒状水听器之间通过若干弹性支座连接,其中弹性支座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过渡连接座、弹簧组件以及固定卡箍;在底部结构框架底部两端还设有呈“7”字型的可转动的弹性铰支支脚,底部结构框架和弹性铰支支脚之间通过重型合页连接,该装置不满足了多根超长棒状水听器串联装配的设计要求,避免损伤水听器,还能有效地提高了水下基阵架姿态的适应性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潜坐式被动声呐基阵架
本技术涉及基阵架
,尤其涉及一种潜坐式被动声呐基阵架。
技术介绍
水下多目标跟踪系统拟采用棒状水听器对水下目标进行跟踪,基阵由三根水听器棒组成,每根水听器棒长4m。水听器棒之间采用刚性连接,确保所有阵元间距一致。水听器棒由外部橡胶层、局部非金属连接结构件与压电陶瓷组成,内部无金属刚性支撑结构,过大的自重会使水听器棒外形产生永久变形。同时,如水听器棒体完全刚性固定,由桁架吊装时带来的外力作用会直接传导在棒体上、从而破坏阵元结构、影响性能。基阵工作于水深100米的环境、基阵架总长12m,不论是布放中对基阵位置、朝向的调整,或是日后维护对基阵的回收打捞,在工程实施方面存在较高的要求。基阵架易于打捞回收、结构轻量化是设计的基本要求。根据研究表明,由泥沙等混合物构成的水下底质(多为饱和或超饱和的含水结构)对潜坐式水下物体有巨大的吸附作用,吸附作用的大小主要与水下物体的重量、外形、表面积、在底质中的浸没深度、以及水下物体离底方式有关。其中水下物体的重量、外形是主要因素。目前,水下基阵主要采用被动回收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潜坐式被动声呐基阵架,包括底部结构框架(1)、三角桁架(2)以及棒状水听器(3),其特征在于:三角桁架(2)水平设置在底部结构框架(1)框架上,且与底部结构框架(1)垂直;三角桁架(2)同方向上固定有棒状水听器(3),三角桁架(2)和棒状水听器(3)之间通过若干弹性支座(4)连接,其中弹性支座(4)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过渡连接座(41)、弹簧组件(42)以及固定卡箍(43);在底部结构框架(1)底部两端还设有呈“7”字型的可转动的弹性铰支支脚(5),底部结构框架(1)和弹性铰支支脚(5)之间通过重型合页(5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坐式被动声呐基阵架,包括底部结构框架(1)、三角桁架(2)以及棒状水听器(3),其特征在于:三角桁架(2)水平设置在底部结构框架(1)框架上,且与底部结构框架(1)垂直;三角桁架(2)同方向上固定有棒状水听器(3),三角桁架(2)和棒状水听器(3)之间通过若干弹性支座(4)连接,其中弹性支座(4)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过渡连接座(41)、弹簧组件(42)以及固定卡箍(43);在底部结构框架(1)底部两端还设有呈“7”字型的可转动的弹性铰支支脚(5),底部结构框架(1)和弹性铰支支脚(5)之间通过重型合页(5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坐式被动声呐基阵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结构框架(1)和三角桁架(2)的连接处还设有固定架(6),且在固定架(6)上设有吊环(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坐式被动声呐基阵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水听器(3)首尾两端通过横截面为圆形的固定件(7)连接,其中固定件(7)两端的固定端口(71)与棒状水听器(3)尾部的第一凹槽(31)以及棒状水听器(3)头部的第二凹槽(32)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坐式被动声呐基阵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座(41)的底部中央设有圆形通孔(411),三角桁架(2)的顶栏(21)穿过圆形通孔(4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潜坐式被动声呐基阵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其煜刘惠李运周王文云丁明惠刘宝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零试验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