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压力容器排污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3373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压力容器排污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筒体、分流器、换热组件和清理组件;筒体:其外弧面下端设有等角度分布的支腿,其侧壁下端设有第一进液管,其侧壁上端设有第一出液管;分流器:设置于筒体的上表面中部,分流器包括外箱体、内箱体、第二出液管和第二进液管,换热组件:等角度设置于分流器的下端;清理组件:设置于筒体的内部;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固定连接于筒体的外侧面上端,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该锅炉压力容器排污余热回收装置,增加了与污水的接触面积,将换热管表面聚集的杂质沉淀刮除,避免影响换热管的导热效率,提高热能的回收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压力容器排污余热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装置
,具体为一种锅炉压力容器排污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锅炉是利用燃料或其他热能的热能把水加热成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锅的原义是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是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热门生活提供所需要的热能,在锅炉压力容器排污时,需要对其余热进行回收,充分的利用热能,现有的锅炉压力容器排污余热回收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余热的利用率有待提高,并且余热对水的加热效率较低,因此不能满足要求,另外,锅炉压力容器排污余热回收装置内部的换热导管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累积杂质,在成换热导管的导热性能下降,严重影响换热效率,造成余热回收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锅炉压力容器排污余热回收装置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锅炉压力容器排污余热回收装置,增加了与污水的接触面积,将换热管表面聚集的杂质沉淀刮除,避免影响换热管的导热效率,提高热能的回收利用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压力容器排污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筒体、分流器、换热组件和清理组件;筒体:其外弧面下端设有等角度分布的支腿,其侧壁下端设有第一进液管,其侧壁上端设有第一出液管;分流器:设置于筒体的上表面中部;换热组件:等角度设置于分流器的下端;清理组件:设置于筒体的内部;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固定连接于筒体的外侧面上端,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换热管为波形结构且呈圆周阵列分布,增加了与污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热交换的速率,增加了余热的回收利用率,刮片将换热管表面聚集的杂质沉淀刮除,避免影响换热管的导热效率,提高热能的回收利用率。进一步的,所述分流器包括外箱体、内箱体、第二出液管和第二进液管,所述外箱体固定连接于筒体的上表面中部,内箱体通过支撑块与外箱体的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出液管设置于外箱体的侧壁底端,第二进液管设置于内箱体的顶板中部,第二进液管的外弧面与外箱体顶板中部的通孔内壁固定连接,对水进行分流和汇拢,便于热能的充分回收利用。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组件包括导流管和换热管,所述导流管的外弧面顶端与内箱体底板等角度设置的圆孔内壁固定连接,换热管的顶端外弧面与筒体顶板等角度设置的通孔内壁固定连接,换热管延伸至筒体的内部底端,换热管的底部为封闭结构,导流管插接于换热管的内部且延伸至换热管的底端,换热管的底端,对污水中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减少热能的浪费,节约能源。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为波纹换热管,导流管为绝热导流管,增大热交换速率,提高余热回收的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清理组件包括电机、第一齿轮、支撑柱、第二齿轮和刮片,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筒体的底板下表面,电机的输出轴与筒体底板中心设置的通孔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于电机的输出轴顶端,支撑柱的底端与筒体的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柱的顶端与对应的换热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齿轮通过轴承与支撑柱的外弧面中部转动连接,第一齿轮分别第二齿轮啮合连接,刮片的下端与第二齿轮的上表面外沿固定连接,刮片的内侧面与换热管的外表面贴合,刮片的顶端与换热管的上端外弧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对换热管外表面积累的杂质刮除,避免影响换热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一种锅炉压力容器排污余热回收装置,具有以下好处:1、锅炉压力容器排出的废水由第一进液管进入筒体,然后从第一出液管排出,将用于余热回收的冷水从第二进液管注入内箱体,经过内箱体的分流后由导流管进入换热管的底端,然后向上蔓延,冷水向上蔓延过程中通过换热管的侧壁与外部污水进行热量交换,然后汇集外箱体的内部,由第二出液管向外部输送,换热管为波形结构且呈圆周阵列分布,增加了与污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热交换的速率,增加了余热的回收利用率。2、通过PLC控制器内置的定期器定时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通过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刮片围绕换热管的外弧面转动,使刮片将换热管表面聚集的杂质沉淀刮除,避免影响换热管的导热效率,提高热能的回收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筒体、101第一进液管、102第一出液管、2支腿、3PLC控制器、4分流器、41外箱体、42内箱体、43第二出液管、44第二进液管、5换热组件、51导流管、52换热管、6清理组件、61电机、62第一齿轮、63支撑柱、64第二齿轮、65刮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锅炉压力容器排污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筒体1、分流器4、换热组件5和清理组件6;筒体1:其外弧面下端设有等角度分布的支腿2,其侧壁下端设有第一进液管101,其侧壁上端设有第一出液管102;分流器4:设置于筒体1的上表面中部,分流器4包括外箱体41、内箱体42、第二出液管43和第二进液管44,外箱体41固定连接于筒体1的上表面中部,内箱体42通过支撑块与外箱体41的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出液管43设置于外箱体41的侧壁底端,第二进液管44设置于内箱体42的顶板中部,第二进液管44的外弧面与外箱体41顶板中部的通孔内壁固定连接,对水进行分流和汇拢,便于热能的充分回收利用;换热组件5:等角度设置于分流器4的下端,换热组件5包括导流管51和换热管52,导流管51的外弧面顶端与内箱体42底板等角度设置的圆孔内壁固定连接,换热管52的顶端外弧面与筒体1顶板等角度设置的通孔内壁固定连接,换热管52延伸至筒体1的内部底端,换热管52的底部为封闭结构,导流管51插接于换热管52的内部且延伸至换热管52的底端,换热管52的底端,换热管52为波纹换热管,导流管51为绝热导流管,将用于余热回收的冷水从第二进液管44注入内箱体42,经过内箱体42的分流后由导流管51进入换热管52的底端,然后向上蔓延,冷水向上蔓延过程中通过换热管52的侧壁与外部污水进行热量交换,然后汇集外箱体41的内部,由第二出液管43向外部输送,换热管52为波形结构且呈圆周阵列分布,增加了与污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热交换的速率;清理组件6:清理组件6包括电机61、第一齿轮62、支撑柱63、第二齿轮64和刮片65,电机61固定连接于筒体1的底板下表面,电机61的输出轴与筒体1底板中心设置的通孔内壁通过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压力容器排污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分流器(4)、换热组件(5)和清理组件(6);/n筒体(1):其外弧面下端设有等角度分布的支腿(2),其侧壁下端设有第一进液管(101),其侧壁上端设有第一出液管(102);/n分流器(4):设置于筒体(1)的上表面中部;/n换热组件(5):等角度设置于分流器(4)的下端;/n清理组件(6):设置于筒体(1)的内部;/n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3),所述PLC控制器(3)固定连接于筒体(1)的外侧面上端,PLC控制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压力容器排污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分流器(4)、换热组件(5)和清理组件(6);
筒体(1):其外弧面下端设有等角度分布的支腿(2),其侧壁下端设有第一进液管(101),其侧壁上端设有第一出液管(102);
分流器(4):设置于筒体(1)的上表面中部;
换热组件(5):等角度设置于分流器(4)的下端;
清理组件(6):设置于筒体(1)的内部;
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3),所述PLC控制器(3)固定连接于筒体(1)的外侧面上端,PLC控制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压力容器排污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4)包括外箱体(41)、内箱体(42)、第二出液管(43)和第二进液管(44),所述外箱体(41)固定连接于筒体(1)的上表面中部,内箱体(42)通过支撑块与外箱体(41)的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出液管(43)设置于外箱体(41)的侧壁底端,第二进液管(44)设置于内箱体(42)的顶板中部,第二进液管(44)的外弧面与外箱体(41)顶板中部的通孔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压力容器排污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5)包括导流管(51)和换热管(52),所述导流管(51)的外弧面顶端与内箱体(42)底板等角度设置的圆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飞刘长征范多山胡冰王强强傅家宝李亚玮潘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阜阳安固锅炉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