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式双刹车钳车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314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盘式双刹车钳车桥,包括车轴、制动轴、刹车盘、滚珠轴承、轴头螺母和轴头盖,刹车盘经滚珠轴承固定于车轴上。刹车盘的外侧固定有刹车片,刹车片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刹车的圆弧形的上刹车钳和下刹车钳;车轴上固定有支架,支架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固定有导向板,导向板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与上刹车钳的一端相铰接,第一连接轴与下刹车钳的一端相铰接;制动轴穿过支架的另一端与上刹车钳的另一端相铰接,支架上固定有固定轴,固定轴与下刹车钳的另一端相铰接。盘式双钳式刹车增大刹车效率,减小制动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盘式双刹车钳车桥
本技术涉及一种刹车系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盘式双刹车钳车桥。
技术介绍
良好的刹车系统是决定行车安全的关键因素,对于载重货车来说,装载货物后重量可达到数十吨,遇到急刹或下坡路段,常常出现刹车制动距离长,刹车制动系统的温度升高,制动系统温度升高又降低了制动性能,严重时造成交通事故,甚至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盘式双刹车钳车桥。本技术的盘式双刹车钳车桥,包括车轴、制动轴、刹车盘、滚珠轴承、轴头螺母和轴头盖,刹车盘经滚珠轴承固定于车轴上,轴头螺母经螺纹连接固定于滚珠轴承外的车轴上,轴头盖的外螺纹与刹车盘的内螺纹相连接。刹车盘的外侧固定有刹车片,刹车片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刹车的圆弧形的上刹车钳和下刹车钳;车轴上固定有支架,支架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固定有导向板,导向板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与上刹车钳的一端相铰接,第一连接轴与下刹车钳的一端相铰接;制动轴穿过支架的另一端与上刹车钳的另一端相铰接,支架上固定有固定轴,固定轴与下刹车钳的另一端相铰接。本技术的盘式双刹车钳车桥,第一连接轴的末端和第二连接轴的末端之间设置有轴连扳,上刹车钳与下刹车钳经轴连扳相铰接。本技术的盘式双刹车钳车桥,制动轴与上刹车钳之间设置有连接块,制动轴与上刹车钳经连接块相铰接。本技术的盘式双刹车钳车桥,上刹车钳和下刹车钳的侧面均开设有用于行驶过程中散热的横向的刹车钳通孔。本技术的盘式双刹车钳车桥,上刹车钳和下刹车钳的外侧面均设置有用于防止刹车产生热量传输给轮胎的隔热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盘式双刹车钳车桥,通过设置上刹车钳和下刹车钳盘式双钳式刹车,增大制动时与刹车片的接触面积,增大刹车效率,减小制动距离。上刹车钳和下刹车钳的侧面设置刹车钳通孔,在行使过程中刹车钳通孔通风带走热量,保护刹车钳和刹车片不受高温影响。上刹车钳和下刹车钳侧外侧设置隔热层,阻隔刹车钳将制动热量传输给轮胎,造成轮胎磨损或爆胎,造成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有益效果显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盘式双刹车钳车桥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盘式双刹车钳车桥的仰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盘式双刹车钳车桥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沿图3中A-A线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盘式双刹车钳车桥的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盘式双刹车钳车桥的右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刹车钳,2支撑板,3车轴,4轴连扳,5轴头盖,6刹车盘,7刹车钳通孔,8上刹车钳,9制动轴,10支架,11固定轴,12连接块,13第一连接轴,14第二连接轴,15导向板,16隔热层,17第一导向孔,18第二导向孔,19刹车片,20滚珠轴承,21轴头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给出了本技术的盘式双刹车钳车桥的结构示意图,图4给出了本技术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图5和图6分别给出了本技术的盘式双刹车钳车桥的左视图和右视图,所示的盘式双刹车钳车桥包括车轴3、制动轴9、刹车盘6、滚珠轴承20、轴头螺母21和轴头盖5,刹车盘6经滚珠轴承20固定于车轴3上,轴头螺母21经螺纹连接固定于滚珠轴承20外的车轴3上,轴头盖5的外螺纹与刹车盘6的内螺纹相连接,刹车盘6用于固定轮胎。刹车盘6的外侧固定有刹车片19,刹车片19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刹车的圆弧形的上刹车钳8和下刹车钳1,上刹车钳8和下刹车钳1与刹车片19同轴。车轴3上固定有支架10,支架10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上固定有导向板15,导向板15上设置有倾斜设定角度的第一导向孔17和第二导向孔18,第一导向孔17和第二导向孔18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轴13和第二连接轴14,第二连接轴14与上刹车钳8的一端相铰接,第一连接轴13与下刹车钳1的一端相铰接。制动轴9穿过支架10的另一端的末端铰接有连接块12,连接块12又与上刹车钳8的另一端相铰接,支架10上固定有固定轴11,固定轴11与下刹车钳1的另一端相铰接。刹车制动时,制动轴9转动,带动上刹车钳8向右移动,挤压刹车片19,上刹车钳8带动第二连接轴14向右移动,第二连接轴14在第二导向孔18内移动到第二导向孔18的最右边缘,在上刹车钳8在挤压作用下,刹车片19受到上刹车钳8的压力,同时挤压与下刹车钳1之间的刹车片19,受压力下刹车钳1向右移动,下刹车钳1带动第一连接轴13向右移动,第一连接轴13移动到第一导向孔17的最有边缘,实现双钳式刹车,增加了上刹车钳8和下刹车钳1与刹车片19之间的刹车面积,提高了刹车效率。第一连接轴13的末端和第二连接轴14的末端之间设置有轴连扳4,上刹车钳8与下刹车钳1经轴连扳4相铰接。轴连扳4在第二连接轴14向右移动时带动第一连接轴13向右同时移动,加快下刹车钳1与刹车片19之间的挤压,加快刹车制动时间,提高刹车效率。刹车完成起动车子时,松开脚刹,制动轴9反方向转动,制动轴9带动上刹车钳8向左移动,第二连接轴14向左移动到第二导向孔18的最左边缘,上刹车钳8松开刹车片19,由轴连扳4带动第一连接轴13向左移动,第一连接轴13向左移动到第一导向孔17的最左边缘,下刹车钳1与刹车片19同时松开,车子起动行走。上刹车钳8和下刹车钳1的侧面均开设有用于行驶过程中散热的横向的刹车钳通孔7,刹车时产生较大的热量,开设刹车钳通孔7,在行使中刹车钳通孔7用于通风,行驶中的高风速带走热量,保护刹车片19和刹车钳不受高温影响而损坏。上刹车钳8和下刹车钳1的外侧面均设置有用于防止刹车产生热量传输给轮胎的隔热层16,轮胎在行驶过程中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过高容易造成爆胎而影响人身安全,隔热层16有效阻隔了刹车时产生的热量传输给轮胎,保护人车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盘式双刹车钳车桥,包括车轴(3)、制动轴(9)、刹车盘(6)、滚珠轴承(20)、轴头螺母(21)和轴头盖(5),刹车盘(6)经滚珠轴承(20)固定于车轴(3)上,轴头螺母(21)经螺纹连接固定于滚珠轴承(20)外的车轴(3)上,轴头盖(5)的外螺纹与刹车盘(6)的内螺纹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刹车盘(6)的外侧固定有刹车片(19),刹车片(19)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刹车的圆弧形的上刹车钳(8)和下刹车钳(1);车轴(3)上固定有支架(10),支架(10)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上固定有导向板(15),导向板(15)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孔(17)和第二导向孔(18),第一导向孔(17)和第二导向孔(18)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轴(13)和第二连接轴(14),第二连接轴(14)与上刹车钳(8)的一端相铰接,第一连接轴(13)与下刹车钳(1)的一端相铰接;制动轴(9)穿过支架(10)的另一端与上刹车钳(8)的另一端相铰接,支架(10)上固定有固定轴(11),固定轴(11)与下刹车钳(1)的另一端相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式双刹车钳车桥,包括车轴(3)、制动轴(9)、刹车盘(6)、滚珠轴承(20)、轴头螺母(21)和轴头盖(5),刹车盘(6)经滚珠轴承(20)固定于车轴(3)上,轴头螺母(21)经螺纹连接固定于滚珠轴承(20)外的车轴(3)上,轴头盖(5)的外螺纹与刹车盘(6)的内螺纹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刹车盘(6)的外侧固定有刹车片(19),刹车片(19)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刹车的圆弧形的上刹车钳(8)和下刹车钳(1);车轴(3)上固定有支架(10),支架(10)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上固定有导向板(15),导向板(15)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孔(17)和第二导向孔(18),第一导向孔(17)和第二导向孔(18)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轴(13)和第二连接轴(14),第二连接轴(14)与上刹车钳(8)的一端相铰接,第一连接轴(13)与下刹车钳(1)的一端相铰接;制动轴(9)穿过支架(10)的另一端与上刹车钳(8)的另一端相铰接,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振
申请(专利权)人:巨野铭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